连载|房产边界之战——五十五、对簿公堂
广大业主一致呼吁要打官司,把这狗日的开发商告的血本无归。
牛哥很欣慰:一旦决定了,我们就义无反顾走下去。谁有律师这方面的资源,尽量牵下线。否则越拖越久,脾气和性气都磨平了,还干什么?
一个群里面总有那么几个看起来很屌的业主,遇到事情一开口就狠话连篇:我认识某电视台的记者;我认识某某部门的官员;我的哥们就在某某要职部门……需要用人尽管开口。这一次,有几个业主也说认识不少律师,牛哥一听自然高兴。等了几天,牛哥一追问,这几个屌毛遮遮掩掩:我认识的律师已经不干了,还有一个特别诚恳,自己太忙了,把律师的电话号码发给让牛哥联系。
牛哥一拨打。对方一脸不屑,你们找错人了吧,我这里律师专门打离婚案的,对物业管理这块条例不太熟悉……
转了一圈,牛哥一拍脑门猛然想起小草也是律师。只是这一段时间,小草没有在眼前晃来晃去,大家都忽视了。牛哥一追问,才知道小草升职,不是出差就是各种汇报,每天忙的屁颠屁颠,拉屎的功夫都没有。
牛哥把王晓能叫到一边,两人面色凝重。一口气好不容易聚在胸口,现在莫名其妙要泄,牛哥长叹了一口气,专业的律师不好找啊,这样吧,我把之前帮我打官司的沈律师约出来坐坐吧,沈律师擅长打房产方面的官司。咋们尽量多叫几个人去听听,大伙思维发散一下。牛哥让王晓能准备了一堆资料,例如售房合同,开发商之前发的宣传单等等详细资料。
这还是几年前,牛哥装修发现房屋有裂缝,联合几户有裂缝的业主把这开发商告上法庭。这些年牛哥一直津津乐道于这一“战绩”,很多人都惧怕开发商,结果放弃了,我们坚持下来的都拿到了补偿,坚持越久,拿到的补偿就越多。
牛哥与沈律师约在咖啡馆,陪伴的业主也只有王晓能。梅艳华本来也想去,一听说见大律师,吓的就吐舌头:你们谈的都是大事,这些道理我不太懂,就不去添乱。
两人见面首先紧紧把手握在一起,落座之后进一步寒暄,王晓能也插不上话。
牛哥说,我们又遇到麻烦,上次找您打赢官司之后这黑心开发商不敢乱动,我们平安几年。现在他们卷土重来,为了赚黑心钱把小区的规划改的乱七八糟。买房的承诺都没有兑现……我们想请你帮忙,打这场官司……
沈律师个子不高,皮肤白净,斯斯文文,显得清秀,戴副眼镜,不苟言笑,看起来就几分专业、几分严肃。沈律师不管牛哥在一旁巴拉巴拉,慢慢翻看王晓能递交过来的资料,偶而配合牛哥的“声讨”点一点头。沈律师也提出几个问题,问得相当专业。
王晓能也觉得满意,这律师懂行,比我们干了几年都懂。
三个人交流完毕,沈律师信心十足,打赢这官司问题不大。毕竟证据太充分了,你们一告一个准。
最关键一项是收费,沈律师要价比较高,需要一次性付清。
牛哥摸摸刚过收割的短发茬,笑呵呵回应:我们都是业主,虽然是代表业委会跟您谈这个官司,目前能筹集到多少款项,还是未知数,但是肯定没这么高。您这边能否当公益来做,适当收取一点辛苦费。大家合作开这么一个先河,打赢这场官司,您的口碑和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沈律师说,这官司要打,内容很丰富,我还可以帮你们把固定车位和电梯费用等公共费用都拿回来。你们现在没钱,很快就有钱了。你们前期可以先交五万元律师费用,等官司打赢了,收取开发商和物业赔偿金额的10%作为后期费用。
牛哥心里没底,这样吧,我们几个人商议下给您答复。
回来的路上,两人相视无语。牛哥打破沉默,打官司这一事,可以告知业主,方便筹款,但具体内容,我们不能透露太多,要打开发商一个措手不及。当然,沈律师也是一个选项,如果有其他业主推荐更便宜、更专业的律师,我们也要见见,筹钱和见律师两手准备吧。
王晓能算了一笔账,这些年物业欠了我们大概200多万,打赢这笔官司,律师就要提20万,这成本也真高。
牛哥说,专业的人士收费就这么高,不专业的还打不赢。现在几个律师懂物业服务这个行业呢?只要能收回这笔钱,这算什么呢?
王晓能点头称是。
下一步,就是筹款了。
平时几个活跃的业主说,公布账号吧,我们打款。
业委会还没有公共账号,牛哥建议王晓能清空了一个个人账户,专门用来收这笔业主款项。
公告发出去了,每半分钟都有款项打进来,大多数100左右,有些业主备注了房号,也有一些业主没有备注房号,单独发来信息,把自己的捐款信息补充了完整。
群内开始活跃,总有几个人时刻关注捐款进展,都谁捐款了,捐了多少钱,能公布下么?
牛哥说,暂时先不公布,留一点神秘感。
有一位业主质疑,请问业委会代表谁在打这场官司,打赢了有钱分么?如果代表全体业主,有人捐款,有人不捐款,这不公平么呀?如果业委会代表个体,那我愿意捐这笔钱。如果代表全体,我建议挨家挨户收钱。
群内一堆人点赞,大概有些人本来就想质疑,但是不好得罪人。有人说了,于是伸手点个赞。
牛哥解释,我们也不知道目前能筹集多少钱,打官司肯定是需要钱,如果打不了这场官司,钱肯定会退还给大家。至于打官司的具体内容,第一时间会跟大家商议。挨家挨户收钱肯定不现实,搭便车这事肯定没法排斥……大家就当做公益吧,自愿交钱。
质疑者不再说话。
稀稀拉拉,捐款的人又多了几个人,10、50、20、200都有……
王晓能苦笑,打发乞丐都不止这点钱吧。
牛哥想起一件事,我们业委会成员先把钱交了,我们都不交,其他人咋看。牛哥掏出300元。牛哥反反复复叮嘱,现在是筹款关键时刻,群内只要有不和谐的声音,我们都要压制住,否则大家都觉得可捐可不捐,我们还咋搞?
一整天,王晓能一边应付工作,一遍在电脑上制作图表,把款项和业主名称进行汇总。梅艳华也忙,有些上了年纪的业主带着现金,表示一定支持业委会打赢这一次官司。
晚上,牛哥问王晓能,还有几位业委会成员没捐款?
王晓能看看登记,说有一位没交,没在小区住。
牛哥摇摇头,这不行,电话她让尽快交,我们宁可帮她垫付也好。否则影响太坏了。
王晓能有些为难,这不逼捐么。
牛哥摆摆手,干什么事情,优柔寡断不行,总要有些策略。
王晓能试探问,能否把捐款名单公布了。
牛哥说,公布吧,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下。
终于公布捐款名单中,三天筹款两万多元。业委会的名单摆在前面,很多人捐款五块钱赫然在列,看起来异常醒目……大家哈哈大笑。
这种方式立竿见影,很多人加快了捐款速度,这一天,王晓能账户就收到了一万多元。
第四日,王晓能账户收到最大一笔款项2000元,没有备注房号。
梅艳华也惊呼,哪位大款的钱呢?
王晓能问牛哥,这钱咱能收下么?
牛哥挠挠头,肯定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房号留下,这没有关系。
十天,五万元凑齐。
牛哥宣布,捐款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