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侠的小卖部被第五牧业大队经过扫货,货都卖光,张凤侠要进城去进货,于是,张凤侠带着文秀奶奶和文秀一老一少进城去了。
文秀趁着这个机会,到网吧去投稿,文秀让摊主帮忙照看奶奶,投稿完后下来一看,奶奶不见了,这可吓死文秀了。
张凤侠来找文秀,文秀赶紧跟母亲说,奶奶不见了。张凤侠第一反应并没有骂文秀,而是说老太太年纪大,走不远,然后两母女一起去找。
发现奶奶在找车站回沈阳,张凤侠灵机一动,借了别人摊子的小旗,假装自己是售票员,说她的车要回沈阳了,奶奶就乖乖地跟着她们走。
奶奶是一个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的老人。她患了阿兹海默症,大部分的时间,在别人面前,奶奶是不清醒的,奶奶一直在吃东西。奶奶这个角色很可爱,就像一个小孩子,像个老顽童。
其实奶奶这个角色,很多人都觉得迷你剧本身不应该把原著里面的外婆改成奶奶。在作者李娟的散文集里面,外婆也是非常可爱的,而且跟李娟感情很好,李娟和妈妈、外婆三个人相依为命。
有一段时间,李娟在城里工作,把外婆接到城里,这时候的外婆和剧中的奶奶很像,年纪很大了,记不住事情,李娟白天上班,需要把外婆反锁在家,外婆不清醒的时候,就会喊叫,李娟特别难受,觉得如果自己不用出去上班,而是看着外婆,外婆就不会这么难受,可是那时候的李娟和大家一样,都需要去赚必须赚的钱,过必需过的日子,只好让外婆这样过着被反锁的日子。
李娟的外婆一生艰苦,没有享受过舒适的日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最后和女儿张凤霞一起生活,张凤霞在外乡做着这点小卖部的生意,外婆跟女儿和外孙女在一起,物质生活也许没有多舒适,但至少没有那么孤独。
李娟有时候觉得外婆也是孤独的,但是好像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样的孤独。
在改编的迷你剧里,李文秀的奶奶,张凤侠的婆婆,和原著里面李娟外婆的处境差不多,不同的是,奶奶和张凤侠只是婆媳关系,可是张凤侠这么多年还是一直带着奶奶过日子。
奶奶和原著里面的外婆一样,都有一颗思归的心。李娟的外婆离开家乡以后跟着女儿过日子,到最后还是没能回到故乡去,而奶奶在剧里面也是,清醒的时候,奶奶跟文秀说以前在沈阳捡垃圾的日子,奶奶是想回去的,可是却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去了。
奶奶年纪很大了,一个人回去沈阳,也没办法过日子,而张凤侠不可能因为婆婆要回去她的故乡而陪着一起回去。
孤独的奶奶,如果张凤侠和文秀都在店里,她还有人说说话,如果两个人都有事出门了,奶奶就自己一个人,她其实很孤独,可这就是大部分老年人的现状。
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年轻人忙着赚钱,而老人有时候想跟年轻人说说话,年轻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又或者说,即使他们有时间了,也未必有耐心去听老人家说话。
剧中的奶奶,真实地跟原著里面外婆的生存状态重合了,描绘了一个老人在晚年的生活状态,孤独却无奈,而日子还在继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