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面像小沈阳哲学人生却各有不同

邓如山 2024-10-28 13:23:29

新哲学的相对性原理揭示了一切事物效用或效应的相对性,事物效用或效应的相对性能够给人们带来“心安理得”的內心体验和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做的过程和结果或者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者是没有更好,只有最好。更好或最好是相对于更差或最差而言的,反之,更差或最差是相对于更好或最好而言的,事物在相互比较中显示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哲学或心理哲学的“有用性”之一是人们能够从哲学的学习和应用中获得正确的客观认识和愉悦的主观感验,人生的认识和实践只是一个过程,永远也达不到绝对的认知和全善的美好,总有持续完善的空间和必要,这体现了新人生哲学的相对性原理。

比如:哲学文风的图文在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属于小众阅读的内容,大众哲学对照小众阅读,似乎成了当代社会文化某种必然出现的现象,除非今日头条等网媒平台对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制定专门的流量扶持计划,否则难以出现哲学社会科学流量的“风口”。

当我收到“头条编辑部”发来的500万阅读量的通报时,对不高不低的阅读量产生了“还算过得去”的内心感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国式“自我安慰”挺好的,凡事都要想得开,但要心怀感念,尽量不要放弃改革开放的宏伟时代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人生出彩的机会,我把哲学创新看成是呼应时代之声的“干事创业”。

有大众哲学和专业哲学的两种研究和撰写方式,我选择了大众哲学的“研究方向”和书写方式,没有在诸如:《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论浊研究》、《哲学分析》、《科学技术哲研究》等哲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即使发了几篇专业性论文,估计只有几十个、几百个阅读量,既没有“存在感”,也没有文化影响力,到头来只能“写给自己看”。

“刀郎现象”给人带来的启发之一是每个音乐人不一定非得走专业性的音乐人生之路,刀郎的非音乐专业之路收到奇效,广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和赞颂,创造了流行音乐的巅峰时刻和华语乐坛的盛典。我不是大众哲学领域的“刀郎”,也创造不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刀郎现象”。

虽然喊出了“从哲学浙江走向哲学中国”的口号,但仅用于哲学人生的自我鼓励。人有自知自明,500万的阅读量只是网络大V和各路明星人物的“一个零头”,但我不至于“灰心丧气”,毕竟在头条的“成就感”已超过了过去在新华网取得的“业绩”。不比大V和明星的流量,比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行。

刀郎以业余的大众的音乐方式创造了流行乐坛无人能及的辉煌,我以业余的大众的哲学方式为当代的哲学家园带来了“一抺清香”、“一股清泉”、“一朵鲜花”。“我的哲学目标”比较灵活,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可紧可松,“一个大的目标”是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科学思想中挖掘和创建出一门新科学哲学、新哲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建构一门“新解释哲学”。

“一个小目标”是学点哲学、用点哲学,如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栽点花、养点鸟、写点字、画点画、弹点琴一样,哲学和天文学、旅行和拍照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业余爱好。很多网友发现刀郎的音乐作品包含了个人成长经历、他的禅思和哲理,由此可以把刀郎先生称为“歌唱家中的哲学家”或“音乐家中的哲学家”。不知刀郎如何创作出几十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他在巡回演唱会上从几百首自创的歌曲中挑选出经典的几十首,我的“哲学专栏”的原创灵感有时来源于旅途见闻,“行走的哲学”灵性有点像“行吟的诗人”。

0 阅读:1
邓如山

邓如山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弘扬科学文化,传播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