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的经验:晚年生活的好坏,50岁左右就已经注定

鲤鱼两条 2024-01-30 23:49:34

作者丨窗台

一个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提前经营的。尤其是当自己还有相应能力和选择的时候,越是提前开始为晚年布局的话,真正到了生命的某个时刻,自己的话语权也就越多,能够拥有的幸福感也就越多。

这一个事实绝对不容忽略。

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把养老可能想得比较简单。生活中,我以前就听到不少的人在感慨,认为自己只要有孩子的话,老了就一定有相应的保障,到时候依靠孩子就是。

事实上,这个结论一定成立吗?

我想谁都不敢保证,很多事实也证明这个道理。

如果,在养老的时候完全把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里,那么此时考验的就是孩子的良心和孝顺程度,说个实在话,风险比较大。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下意识高估亲情,其实任何关系都禁不起过多的消耗,也没那么无坚不摧,其中也包括亲情。这话可能听起来有点扎心,但却是绝对的事实。

我认识的一个78岁老人,他说:其实晚年生活的好坏,50岁左右就已经注定。

这个老人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还不错,周围的老人都比较羡慕他,认为他孩子都孝顺,每天都有孩子来看望他,今天这个儿子来,明天那个女儿来,反正家里很少有冷清的时候,他也并不孤单。

为什么老人说晚年生活的好坏,在50岁左右就已经注定?

第一,在这个年纪,孩子基本已经都已经长大,并且大致定性,孩子是什么性格,以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年轻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会有叛逆期,看不出来长大以后真实的性格,但是父母走到50岁的话,已经能够看出来个七七八八。而孩子孝顺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晚年生活的质量。

甚至说得现实一点,真正在遇到事需要帮忙的时候,比如生病住院,此时孩子的作用,往往比金钱的作用还大。

这个时候,就算你手里有钱,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和震慑能力,都不一定能够找到尽心竭力去照顾你的护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孩子始终多了一层关心,血缘亲情赋予不一样的情感,会让孩子照顾起来也更心甘情愿。

老人说,他自己自从70岁以后经常住院,每次都是孩子们在医院细心照顾他。有次他摔倒了,一个人爬不起来,他也只能给自己孩子打电话。

当生命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此时依靠孩子是被动的,年轻的时候当他身强体壮,他也认为自己不需要依靠孩子。但是后来他真切体会到了那句病来如山倒,很多事由不得他自己,他不想依靠也得依靠,当他只是轻轻摔了一跤,就必须只能坐在轮椅上被孩子推着去医院的时候,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力感。

而他的5个孩子都孝顺,这一点他在即将进入老年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老去。

第二,人到了50岁左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事业上的成就已经可见端倪,除开少部分真正优秀的人,普通人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进步。

此时,有两点就很重要,第一是手里有没有相应的存款,以此来应对晚年生活的一些意外,第二是自己有没有社保,或者一定的退休工资。

如果一个人到了50岁的年纪,手里还没任何存款,退休后也没任何收入来源的话,那么晚年幸福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虽然孩子对于养老,肯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生活中多数孩子也都是孝顺的,但是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孩子,纯粹手心向上的日子,绝对受到相应束缚。孩子小的时候,必须要找父母要钱,很多人会小心翼翼,同理当父母老了以后,如果只能纯粹靠着孩子的话,肯定也免不得有时要看孩子的脸色。

老人自己年轻的时候,一直和老伴省吃俭用,所以手里攒了一些钱,他的孩子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他也没有说,只是知道他的手里有钱。

再者就是,他在40岁的时候,就开始买社保,老了每个月也能有一定的收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也在增长,这也给了他一定的底气。所以当自己步入老年以后,他靠着每个月的进账依旧在不断攒钱。

而这笔钱,让他的晚年相对来说更体面。

至少他生病的时候,如果花钱不多,他基本不要孩子们出钱,而是坚持自己出钱,虽然他的孩子们并不介意平摊,但是归根结底,自己拿得出来钱,说话做事肯定都更有底气。

这和孩子孝顺与否无关。

老人很早就看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他明白自己的孩子比较孝顺,但还是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多攒点钱,在经济上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于是老了以后的他,才能不慌不忙。

老去这件事,不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公平的,谁都无法避免,但是关于如何老去,还有晚年生活的质量,很大一部分却是由着自己决定的,也是可以提前经营的。因此,有时多一个心眼并不是坏事。

-END-

1 阅读:180

鲤鱼两条

简介:想让你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