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3》被叫停,总决赛取消,网友:该管管了,70吨牛奶啊

宇哥情感 2021-05-10 10:30:57

今年的青年节,在大多数青年人欢声笑语中,夹杂着一小部分青年的唉声叹气。这一小部分的人是谁?想必就是参加了奇异果台《青春有你》的选手们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青春有你3》这档吃了3年成团红利的综艺,本来计划在5月8日进行总决赛的直播,3个月的录制有甜蜜有心酸。不管决赛结果如何,每个少年都将有一段完整的选秀经历。

然而,北京广播电视剧的突然公文,叫停了《青你3》这档节目,甚至影响了最后一场总决赛的录制。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大厂里面辛苦训练的练习生们,也回到了自家的经纪公司。《青你3》选秀在微博里面的超级话题,也悄无声息地关闭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是内娱选秀的第一次!《青你3》如此声势浩大,在最后成团直播的紧要关头,被有关部门勒令停播,不仅是奇异果内部的高层乱了阵脚,打投的粉丝们也不知所措。但是面对这次选秀停播事件,绝大多数网友都在拍手叫好!送奇异果两个字:活该!

《青春有你3》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就凸显了很多选手问题。

其中问题最大的选手,莫过于余景天了。有知情网友爆料:余景天的父母是KTV的老板,他家的歌厅涉嫌违法。在这件事情爆出之后,余景天的母亲发布了澄清声明,但是声明上的内容并不能让大众信服。根据余景天母亲在声明中的描述,08年的时候,KTV就已经不在她的名下了。但是根据天眼查显示,08年之后,KTV的所有人并没有变更过。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也就是说,KTV的实际掌权人依旧是余景天的母亲,狠狠地反驳了声明中余景天母亲说没有参与KTV经营的言论。

除此之外,余景天还被扒出了双重国籍的事情。在参加韩国选秀的时候,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的国籍是加拿大,现在回到国内又说自己是中国人。不管是他的粉丝还是吃瓜群众,都等着他对自己的国籍事件做一个解释,但他始终沉默。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余景天事件”顶多算是选手个人问题,不会连累到整个节目的崩塌。《青你3》有今天这个下场,是因为这档节目真正惹怒了每一个关心食品浪费问题的人。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1年4月29日,我国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法规一公布,倾倒酸奶的食品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爷大妈们一箱一箱的,往下水道里倾倒刚刚上市不久的酸奶。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让人联想到,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牛奶工也是大量倾倒新鲜牛奶,甚至把河流变成了乳白色。

但是那时候的倾倒和我们视频看到的倾倒情况不同。现在倾倒大量酸奶,是因为这种酸奶滞销么?当然不是,并且充满戏剧性的是,这种酸奶是因为赞助了《青你3》卖得太好导致的倾倒,是不是想不通?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酸奶的赞助商某牛和《青你3》的节目组达成了赞助协议,他们规定在每瓶酸奶的瓶盖上面印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的话可以获得给自己心仪的选手额外的投票机会。

选手们的粉丝坐不住了,为了能让自己喜欢的哥哥们出道成团,为了把投票效果最大化,她们与各个选手的粉丝后援会抱团,一次性购置大量酸奶,为的只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扫描瓶盖中的二维码给哥哥投票。这种“疯狂购奶”的粉丝们会将买回来的奶快速开封扫码投票,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竞争激烈,一个落后,可能就前功尽弃。但是那么多奶怎么能在24小时之内全部喝完?于是,粉丝们只管拧下一瓶瓶酸奶的瓶盖,抛弃酸奶本体。

编辑搜图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知情人士爆料:“有的时候我们一天就能倒掉几千件酸奶,30号的时候最多,足足倾倒了3000件,市场价格高达130万元。”这只是冰山一角,有多少散粉在倒奶?这样的浪费让人愤怒。

一瓶某牛酸奶有多少?一瓶大概250ml,3000件这样的酸奶,总量大大13.5万斤,加上那些自己买奶投票的散粉,保守估计每天浪费的酸奶量高达70吨。

选手的粉丝买酸奶回来投票,但是转头又花钱雇人把酸奶倒掉,真的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但是这样吃饱了撑的的疯狂行为,远不止倾倒牛奶。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现在的明星很多都是流量明星,没什么实力但是粉丝还是硬捧。这些流量明星对时尚资源极其看重。“为什么要磨练演技,还不如多蹬几本时尚杂志。”于是为了增加自己喜欢的“流量”在时尚界的知名度,粉丝们纷纷掏钱购买杂志,甚至形成了销量攀比。每当这些人登上杂志封面的时候,粉丝们就会大量集资为杂志充销量。杂志社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流量”挑起封面大梁,还不是粉丝舍得花钱!

杂志这种东西,一个人买一本就足够了,为什么要大量集资成千上万的购入呢?是在收废品么?这些粉丝要的不是杂志本身,而是销量,这一点杂志社也心知肚明。于是他们似乎达成了一种“双赢共识”-买杂志不运回。

“不运回”就是粉丝虽然以买杂志的名义掏钱了,但是杂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志社不用影印这么多杂志。这不就是杂志社变相集资么?

这种神奇操作,正常人看了是不是满头的黑人问号?杂志社变相集资,粉丝还心甘情愿地交钱,周瑜打黄盖,咱有什么办法。

除此之外,音乐平台专辑销量也是类似操作。

为了让自己的偶像专辑大卖,为了给自己的哥哥送钱,他们可以重复购买同一张专辑,甚至是一个人购买成百上千张。音乐平台为了自己盈利,真是连脸都不要了,刻意引导粉丝疯狂砸钱,例如用粉丝等级和排行的方式,让人越陷越深。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那些流量明星表面上的“千万销量”,实际购买人数也就几十万。

什么时候,偶像的排名大小成为了满足粉丝虚荣心的一种手段?真的是令人费解。

影视圈也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在粉丝身上大赚一笔的机会。前两天《维和防暴队》官宣了王一博与张哲瀚的加入。他们两个“新老流量”同台表演,势必会进行对比,两家流量的粉丝哪一个会忍受自己的偶像败下阵来?在电影开拍前,两家粉丝就开始了“番位对峙”,电影上映时更会掀起腥风血雨。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家粉丝觉得对家人气太低,平时微博下面控评买赞不少;而另一家粉丝拒不承认,双方粉丝破口大骂。此事还登上了热搜榜单,这狗血抓马的剧情,谁看了不说一句:“秒啊!这不比电影燃!”

一些人可能觉得,在意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因为人家花的自己的钱,凭什么别人要指指点点?

但是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都像是在互联网进行“裸奔”,普通人都没什么隐私了,明星又能藏住多久的秘密呢?现在越来越多曾经的流量明星崩塌的“前赴后继”-有父母是老赖的,有代孕弃子的,有偷税漏税的……为什么流量明星崩塌的那么快?那些都是什么人?还不都是每天粉丝疯狂买数据的那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他们风光优秀的形象让粉丝为之疯狂,但是他们的优秀是经纪公司精心为粉丝设计的圈套,这样光鲜亮丽的人设都是假的,但是依旧有大量粉丝砸钱,甚至出现“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象。

倾倒无瓶盖酸奶、杂志不运回、砸钱买专辑销量这些事,也只是饭圈文化的冰山一角。现在疯狂粉丝的追星,已经不是在为自己寻找榜样了,他们就像以后的韭菜,茁壮地等待资本家来割,被割的时候还不忘大喊:“我是为哥哥而死!我是最幸福的!”最后,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流量们笑嘻嘻输钱,韭菜们努力长出新一茬。

消费是自己的事情,你可以选择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花钱,但是要清楚,花完钱之后自己会得到什么,为社会又做了些什么。

什么时候,“理智追星”四个字变成了痴人说梦?

0 阅读:8
宇哥情感

宇哥情感

不死就别拿自己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