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研发过两种超远程空空导弹,一种采用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即PL17,另一种则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即PL21。PL21类似于欧洲的“流星”空空导弹,其腹部配备一个进气道。
与采用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PL12中程空空导弹相比,PL21的冲压发动机能够提供几乎持续不断的动力。然而,其缺点在于只有一个腹部进气道,导致在大过载机动时可能出现进气不良的情况。更为关键的是,PL21很难通过高抛弹道来延伸射程,只能通过增加燃料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其尺寸远大于PL12。
而PL17通过双脉冲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固体火箭工作时间短、末段速度低的问题。最重要的是,PL17可以采用高抛滑翔弹道,充分利用地球重力来延伸射程。最终,PL17在尺寸小于PL21的情况下,达到了与之相当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