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补充:
我二年级开始练球,现在高二想走特长生。进过区队和俱乐部。踢过中青,希望杯,学区联赛,区联赛。中青赛就是替补,不怎么上场。我除了门将都可以打。速度比较慢,头球不太好,不太强壮。如果想要达到北京市市队的水平都需要做些什么?
正文:
题主这个描述其实没有描述到具体的问题:
速度比较慢,头球不太好,不太强壮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看到的显性问题,但是除了显性问题之外,还有很多隐性问题。
【1】定位实际问题比方说技术动作当中:
停球距离,停球消耗的时间,左右脚停球的差异,这点至关重要,很多普通球迷就只认为突突突才能展现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其实在绝大部分职业赛场上,停球的优先级都高于Dribble Past(过人)。第二个技术动作就是传球,传球搭配的视野,选择,传球精度,准确率,10米内无干扰传球那是普通的足球爱好者都没问题,但是如果是30米?50米?长传的姿势,触球位置,弧线,球速等都需要考虑,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则是受压迫状态下的技术动作是否会变型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大量且重复练习的。这些平时在青年队训练的时候教练应该有提到的正脚背,身体倾斜程度,支撑腿,摆动幅度等问题,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当然还有进攻选位,接应性出球点选位,防守选位,防守不要过早交出重心,保持多大的距离,侧身防守,留多少的启动速度等等,都是细节。
如果想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个心理预估的话,个人比较建议委托家人帮忙统计一下技术动作,大概的指标类似于这样的。
传球方面,统计触球位置,传球次数,成功率,三区纵深传球成功率。
身体对抗方面,统计一下地面和空中对抗次数,成功率。
防守方面看拦截位置,抢断位置,抢断成功率,一对一成功率等等。
这些所有的细微的数据最终汇总会成为一个你目前水平的报告,帮助你判断自身的真实情况,而并非只有一个“速度比较慢,头球不太好,不太强壮"的概念。
【2】身体劣势训练而这些身体上的这些问题,在17岁这个区间都很常见,特别如果对比成年队球员来说是很正常的,其实要练起来不算难。
速度和对抗这两项,主要关联的是肌肉强度。
只要是肌肉强度,那么基本上就是和无氧相关,饮食方面因为我不知道你的身高体重,体脂率和骨骼肌比例,所以我没法给你定制食谱和具体的训练量。
但是至少我个人建议你可以饮食和无氧同时开始。
饮食方面:牛肉+鸡蛋+牛奶+蔬菜,少油少盐少糖,蛋白质摄入要充分。
具体的配比要看具体的训练强度和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定,可以查询一下各类食物的蛋白配比。
训练上:对抗方面的平衡对身体大部分肌群都有调动,上肢的胸背,中间的腰腹核心力量,下肢的重心和稳定性,这个可以参考拳击训练的无氧,大概一个月左右开始见效。(这里可以去健身房咨询一下教练,会给定制给训练计划的)
速度和爆发力主要关联的是臀肌、腘绳肌、核心肌群、腓肠肌等肌群,大概的位置是这些:
常规的折返跑或者跑步训练都是有氧训练,对增肌的效果不算强。
可以通过一些深蹲、负重训练来达到,这里具体就不展示了。
这里的关键是增肌,增肌,增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写在最后但是中青赛替补不怎么上场的根源原因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直接问教练,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教练的选材标准是什么,自己如何提高等等。
因为现代足球是个多方面,如果光是靠身体,那田径运动员就可以取代足球运动员了。
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如果确定要走市队和特长生,那么此后的所有饮食都需要注意,并且绝对不能熬夜,每天需要保持至少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不过.....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现在再开始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因为,人体的客观生长规律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