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
古代的人们对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其中蝗灾更是让人头疼,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全部变成了虫子的口粮,百姓们则无粮可食,饿殍遍野。
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现代人都已经把他们搬上餐桌,不止蝗虫,还有蜈蚣,蟑螂... ...
可古人为什么饿了宁愿吃树皮也不吃蝗虫?
小小蝗虫又是怎么泛滥成灾,造成大灾害的呢?
神奇昆虫,团结力量大蝗虫也俗称蚂蚱,种类众多,在我国就有1000多种,主要分为两类:飞蝗和土蝗。
蝗虫喜欢在白天行动,晚上休息,夏秋季节则是蝗虫的繁殖期。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旱灾和蝗虫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古人说“旱极而蝗”,就是指每逢大旱就会有蝗灾肆虐,这与蝗虫的习性有关。
温暖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蝗虫的发展。一只雌蝗虫可以每两周产一次卵,每次大约可产50粒。繁殖速度快,生长速度也快,它从卵到幼虫,再发育为成虫也只需要40天左右。
旱灾使气候干燥,土壤中的水含量降低,蝗虫的产量更是会爆炸式增长。最可怕的是,如果气候不适,蝗虫的卵也不会死掉,它可以蛰伏数年,直到气候适宜再进行孵化。
生命力极强的蝗虫其实是独居动物,生性胆小。不过干旱使他们种族壮大,可草木稀疏食物紧缺,饥饿让他们不得不团结在一起,成群地迁徙觅食。
蝗虫是一个神奇的昆虫,他有两条奇妙的后腿,一直戳蝗虫的后腿部位,则会让温和的蝗虫变得极具攻击性。
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不同。
左边是草里经常能抓到的,右边是变异后的蝗虫。
气候使蝗虫泛滥,数量激增。相互碰撞后的蝗虫会发动被动技能,本能的聚集在一起去寻找食物,留下的粪便中也会散发一种雌激素叫黄醇,这些信息素进入温顺的散居型蝗虫体内,也会迅速让它们变得喜欢群居且暴躁。
变异状态下的蝗虫会改变形态,颜色变得鲜艳,繁衍的后代个头更大,颜色更深,大量的聚集迁徙令人生畏,身处其中,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须,也是决定国家存亡的根本。
古代社会中,农民的收成好不好,还是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土地贫瘠,全靠人力,农民一年到头都在田里劳作,没有现在的科技播种收割或是化肥农药。每亩土地的产量很低,还要上交朝廷的赋税,蝗虫的光顾则会将百姓逼上绝路。
古代蝗害的爆发次数频率较高。在明朝的徐光启所写的《农政全书·除蝗书》中,记录了春秋时期发生的所有蝗灾,234年中共发生了111次,约等于平均2年发生一次。
蝗虫爆发这么频繁,古人为什么不吃?一.古人的迷信
久旱必有蝗。干旱发生,蝗虫大军必定来袭,是不好的预兆。
当时人们普遍觉得,蝗虫是上天派来神虫,只能驱赶,否则会受到天神的惩罚。所以眼睁睁看着庄稼被一点点啃食殆尽,也不敢上前驱赶,反而烧香拜佛。
在民间各地有建造蝗虫庙,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庙内祭祀的神就叫"蚂蚱神”,到了夏秋季节,农民都会来烧香跑拜,祈求神灵保佑,免受虫灾,岁岁丰收。
二.蝗虫的必杀技
话说自然界中的生物圈有着完整且相对平衡的食物链,虫吃草,鸟吃虫。
蝗虫增多,为什么鸟不吃蝗虫呢?再说村民家里养的鸡鸭放出去吃虫,既能解决虫灾,又能让鸡鸭吃饱长肉,不是一件美事吗?
鸡鸭吃虫,早期的蝗灾还可以,真要把它们放到漫天飞蝗那种环境,完全是杯水车薪。
鸟不吃是因为成群结队的蝗虫有毒。
鸟很爱吃散居蝗虫,群居的蝗虫会散发出一种信息素保护自己——苯乙腈。
鸟类不喜欢闻这个味道,大量苯乙腈气体对人类也有害,吸入后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如果非要吃,蝗虫受到攻击后会转化出有毒的物质-氢氰酸,鸟类食用后虽不致死,但会很难受。
再加上有的蝗虫本身就有毒,又携带了大量的细菌,人体不能很好的分解毒性,冒然食用毒虫,即使不饿死,也有可能因为身体受感染或得了某种疾病而去世。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泛滥成灾后,不会有大量天敌过来捕食的原因。
虽然加热可以减少毒性,使氢氰酸挥发,进行食用,但“野味”不能多吃,现在我们吃的炸蝗虫、烤蝗虫基本都是人工养殖或散居的。
三.暴躁的蝗虫食量也会变大
一只成年蝗虫,每天可以吃掉比自己身体重量大三倍的食物。1平方米的蝗虫,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
闹蝗虫的景象是什么样儿呢?
如前方有一块玉米地,远处密密麻麻飞来一大片蝗虫落在地里,啃食的声音咔哧咔哧响,没过一会儿时间,一起升空飞向远方。等人钻到田里一看,就只剩玉米杆儿了。它们进食就是如此迅速,人们这时再想抓虫都没有了。
蝗虫还是个杂食动物。
据史料记载,蝗虫“入人家舍,损噬书衣”不仅吃地里的庄稼,甚至飞到家中,把屋里的书皮都吃了。“唼啮群豕,豕困顿不能御之,皆为所杀。”就连屋外的牲口都惨死在蝗群之下。在明崇祯年间,更记载了多件蝗虫吃人事件:蝗虫来袭迅猛,一个孩童误入虫群,蝗虫贴在孩童身上啃食皮肉,没多久就只剩下了尸骨。
蝗虫杀伤力如此强,普通百姓也十分惧怕。
四.抓不到,吃不饱
蝗灾前,连续的旱灾已经使粮食收成大减,甚至可能颗粒无收,此时的劳动人民就已经饥肠辘辘,后续蝗虫的到来还要将剩下的农作物根茎叶都啃食干净。
这一套自然灾害组合拳,打的百姓苦不堪言,可也别无他法,蝗灾的来临至少要断粮半年,为了活下去,古人也会吃虫。
明朝的徐光启在《除蝗书》里记载过:农民会烹食蝗虫当小吃,城市的居民呢还会互相赠送,还有人卖蝗虫,有吃剩的,大家还会把它存起来作为冬储,说它吃起来与干虾无异。
古人知道不是什么蝗都能吃,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可以食用,入药,单用或配药使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蝗虫能飞能跳,铺天盖地的蝗虫数量虽多,人们冲进去后,蝗虫也会立即散开,想要抓住也不容易。在当时本就饥饿的百姓,为了抓蝗虫,耗费自己的体力,抓的几只还不够塞牙缝,这简直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亏本买卖,像《唐砖》里吃蝗虫的情节设定完全是不合理的。
要么生吃,要么火烤,小小的蝗虫,不好处理,稍不注意就会焦掉,没有调味品也不好吃。
对人体能量最重要的还是碳水化合物,虫的蛋白质虽然高,吃蝗虫也只可以抵一时的饥饿,这么麻烦倒不如吃树皮,还能带来饱腹感。
自然灾害带来的苦楚,让百姓只能举家迁徙,前往寻找可以活下去的地方。
一路上吃树皮,吃土,但这些人体没法消化,吃多了无法排泄,活活胀死。
是岁饥,人相食。
饥荒时代,难民们大批大批的饿死,迁徙路上尸横遍野。
难到蝗灾人们只能干看着,没有解决办法吗?
古代治蝗方法一、人工捕捉
《汉书·平帝本纪》中有记载了最早的一次人民治蝗大行动。在西汉元始二年,全国大旱,山东青州一带爆发了蝗灾,政府开仓放粮救济灾区,在王莽的倡议下,朝廷官员拿出俸禄,用来奖励捕杀蝗虫的农民,按斤给钱。这也是,史书记载的我国最早的治蝗法令。
人们在深夜或是黎明出动,用扫帚围布捕虫网等工具进行抓捕。
群众组织在一起,敲锣打鼓。拿着火把驱赶蝗虫,把他们赶到事先准备的合适位置,许多的幼虫会因受惊而掉落,人们则用木板把聚集的蝗虫拍到地面。
二、深夜火烧
到了唐代,宰相姚崇发明了火烧灭蝗法。蝗虫有趋光性。人们在夜间烧起一堆堆明火,火堆旁边挖坑,等虫靠近火堆烧伤掉下来就地掩埋,一晚就能消灭许多。
三、翻土灭种
在经历多次与蝗虫的交战后,人们也意识到蝗虫的繁殖能力也是造成其源源不断的根本原因。见到有虫有成灾的苗头,百姓们就会团结起来,对多虫之地进行翻土深挖,将虫卵覆盖致死,同时也能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四、生物治蝗
培育蝗虫的天敌可以有效避免蝗灾的泛滥。
宋代人十分保护蛙类,北宋的沈括,沈从文或是南宋宋高祖,都是“护蛙使者”。宋朝还颁布了禁止私自捕蛙的法令。
明万历年间,福建人陈经纶在安徽推广番薯种植,在此期间,他也领略到了蝗虫的可怕,安徽地区适合养鸭,于是他发明了“畜鸭治蝗”,在蝗虫长出之前,放出鸭群,让鸭群在田间啄食。这个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缺点就是只能对付幼虫,成虫会飞,鸭子对成虫的杀伤力并不大。
陈经纶还写了一本《治蝗笔记》,他的后代也继承了先祖的智慧,走在治蝗的前线。
在2000年来的治蝗斗争中,一代又一代勤劳坚韧的中国人民路血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渐发展,如今田间多使用化学药物大面积喷洒,直接杀死虫类。灾害的发生也可以提前预知,及时防范。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出现蝗灾的消息,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小范围的蝗灾一直存在,尤其是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区。我们仍要时刻重视,保持警惕,守护好来之不易的治蝗成果。
砖家叫兽不让焚烧秸秆,说是污染环境。但是农药化肥不仅贵,而且病毒残留很难降解。不知道是害还是坏
树皮都被人吃了,哪来的蝗虫?
[得瑟] 养鸡场打开帐篷,鸡快乐坏了。
让专家去吃可以灭蝗。
主要是蝗虫又不是长期有,吃不了几天。庄稼没有了,饿一年!
蝗虫成群之后会产生毒素的 不信可以去查查
2020年5月,印度那边有过一次蝗灾。
我这边最贵的一种我们叫小红腿,很小个,褐色的有黑色点点,腿是红色的,收购价360一斤[呲牙笑]
因为没油啊。
鸡特别喜欢吃蝗虫。
扯蛋。古人不吃的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现代食用油。氢氰酸沸点26度,微加热就可以去除,苯乙腈沸点233度,正好在食用油油炸高温区,古人哪来那么多现代食用油?现代养殖蝗虫加工温度不够一样中毒!
前几年蝗虫都到了印度了,愣是没敢来中国,怕被吃绝了
蝗灾的蝗虫是有毒的呀,而且还会飞
大旱必有蚁、黄之灾…
虫子从来没有被战胜过
标题带?可直接或略,标题带俩个?可直接拉黑,哪怕标题再具诱惑力,点开你就输了了,但能看到这条评论也不错。
蝗虫都有得吃的季节,你会挨饿吗?
可能是吃蝗虫犯法和现在禁令一个原理[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