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晏婴治齐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2-21 00:19:09

齐桓公在位43年,死后,五公子争位引起了连年战乱,齐国丧失了霸主地位。至第二十五代国君齐景公在位时,齐国出了位其貌不扬、身材矮小,被人讥讽为“东夷之子”的贤相晏婴。晏婴,字平仲,谥号平,又称晏平仲,世称晏子,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事齐灵、庄、景三公,为景公相。敢于犯颜直谏,纠正国君的错误。提倡节位并且自己能身体力行。下面几个关于晏婴的小故事能够说明他的政绩:

智谏省刑,因齐景公滥用刖(yue)刑,无数入被割砍去了脚,使临淄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鞋子很便宜,都卖不出去,受过刖刑的人所穿的鞋子(踊鞋)很贵,却买不到,叫做“踊贵履贱”。晏婴借齐景公为他迁府之机,机智地向景公进谏,去掉了刖刑。

赈济灾民,由于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而出现了人民劳动所得公室征去2/3,只剩下1/3供老小食用。国库的粮食腐烂生虫而老百姓受灾冻饿而死。一年临淄连降几天大雨,晏婴先把自己家中粮食分给灾民,并三次进谏齐景公开仓济民。

力行廉洁,晏婴身为三朝宰相,竟始终过着清贫生活,穿粗衣,吃粗粮,居陋室,骑劣马,景公给他新房,他拒绝搬迁;给他金银裘皮、好车好马,他坚持不收;景公见他的妻子又老又丑,想把自己年轻漂亮女儿赐给他,晏婴更是婉言谢绝。晏子拒赐成为千古美谈。也许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才使后来的司马迁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文化愿补不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