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华总部再裁员!
失业君小编 | 文网络 | 图
3月20日,诺华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声明,宣布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东汉诺威的总部将实施一项裁员计划,预计从6月中旬起至10月底,共计有427名员工将受到影响。此次人员调整的重点集中在其心血管业务领域的商业化团队,而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其主打药物Entresto(通用名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专利权即将于2025年年中到期,届时将面临仿制药进入市场所带来的激烈竞争。
诺华公司强调,此番举措旨在通过“精简并强化”与客户的合作机制,更加高效地调配资源,从而灵活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
具体到受裁员影响的部门,主要是负责心血管药物销售与运营的团队。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诺华首次进行此类调整,早在2024年11月,公司便已裁减了139名专注于Xolair(奥马珠单抗)以及肿瘤药物联合疗法的销售人员,这一连串动作透露出诺华正逐步剥离成熟产品线,以优化业务结构的战略意图。
尽管诺华发布的2023年财报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长10%,达到454.4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实现了62%的显著增长,达到85.72亿美元,然而,其旗舰产品Entresto正面临专利悬崖的严峻考验。2024年,Entresto的全球收入达到了78.22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40.5亿美元,但随着Torrent、瑞迪博士实验室等公司的仿制药相继获得批准,Entresto的市场独占地位将不复存在,其收入极有可能遭受大幅削减,跌幅或达50%。
为了弥补这一潜在的收入缺口,诺华正在积极加速新一代心血管药物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其中,Leqvio(英克司兰钠)作为全球首款siRNA长效降脂药,在2024年实现了销售额的迅猛增长,增幅高达114%,达到7.54亿美元,并且其适应症已经扩展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中低危患者群体。此外,Pelacarsen作为一种靶向Lp(a)的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目前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5月完成全部试验。诺华寄望于通过这两款创新药物的推广,能够有效缓解Entresto专利悬崖带来的市场压力。
此次裁员行动不仅意在通过成本控制来优化财务状况,更深刻地体现了诺华公司将资源重新配置到创新研发管线的战略导向。诺华已明确规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多达15款新药,覆盖心血管、免疫学、肿瘤等多个关键治疗领域,这一举措彰显了其坚定不移地“以创新药物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在员工安置问题上,诺华采取了相对柔和的方式,鼓励被裁员工积极申请公司内部的空缺职位,然而,对于具体的赔偿方案,诺华并未明确提及。与之相对,默沙东中国近期的裁员行动则采取了“N+3”的赔偿标准,而BMS、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则是以销售模式转型或项目终止为理由进行岗位调整。尽管诺华的安置政策看似较为温和,但由于缺乏明确的保障措施,仍可能加剧员工对于职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对医药从业者的影响方面,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诺华裁员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全球制药业的两大核心趋势:
首先,是专利悬崖所引发的结构性变革。随着Entresto等“利润奶牛”型药物的专利保护期相继到期,那些专注于成熟产品销售的团队成为了裁员的主要对象。这一变化预示着,医药从业者需要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将目光投向创新药研发、数字化营销等新兴领域,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其次,是研发与商业化模式的深刻革新。诺华通过一系列收购行动,例如对MorphoSys的pelabresib的收购,和合作项目,如与Ionis在ASO技术上的合作,加速了其药物管线的布局。这一战略调整要求医药从业者具备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以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研发环境。
综上所述,诺华的裁员事件可以被视为制药行业应对市场变革的一个缩影。一方面,诺华通过精简成熟业务的团队,释放了更多资源用于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潜在风险。对于医药从业者而言,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我、把握机遇的契机。他们需要不断提升在基因疗法、AI药物发现等新兴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应对行业从“销售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变。
此外,诺华的裁员事件也为其他制药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专利悬崖逼近的关键时刻,企业需要提前布局多元化的药物管线,并优化成本结构,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业绩下滑风险。在未来,如何平衡短期的裁员压力与长期的创新投入,将成为全球制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议题。
议
网友热议
@LiamWang(IP京):
头部药企精简成熟产品团队已成医药行业的重要趋势了……
@李查得Richard(IP沪):
资本歌舞升平,销售和运营利用殆尽……

@青屿落雾者(IP闽):挺好的,话说诺华CEO去年还因业绩增长获得“涨薪”。
@牛Sir007(IPHK):
药企现在玩的不一样了,一边砍管线,一边并购引进,换来对市场新趋势的适应和竞争力。

@唐秋晨006(IP粤):
现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遇冷,融资总金额进一步萎缩,这些药企也扛不住了而已!
@晓灿熙Xaviera(IP苏):
仿制药压力无解,只能硬裁啊!


最后一条,硬着头皮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