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命论有三个阶段: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国际革命的不断性。托洛茨基认为,俄国的民主革命“必然要由工人阶级通过建立自己的阶级专政来领导、完成”,并持续发展。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托洛茨基开始不断地宣传不断革命思想,回到彼得格勒后,他立即发表了讲话,将社会的革命方向转到了社会主义方向。在当时,托洛茨基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列宁。一名政治学家评价:“在托洛茨基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的影响下,在他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不少接近托洛茨基的人都有认为他是俄国革命的头号领袖的倾向。”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是人类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诞生,这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发展方向,还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毛主席曾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18年3月,托洛茨基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负责组建和指挥红军抵御侵略者。在此期间,托洛茨基不断游走于俄国各个战区,他发表的演讲激励了俄国军民,为红军队伍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红军的缔造者、领袖和组织者”。到了1919年,红军队伍的人数已经在他的号召下,从30万迅速增长到了300万,为取得内战胜利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919年2月至1921年3月,苏俄与波兰两国由于领土问题产生了分歧,并爆发了战争。最终,这场战争以苏俄的失败画上句号,这给整个苏俄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使得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对于苏俄接下去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分歧。托洛茨基主张搞世界革命,通过夺取西方强国的力量来发展布什尔维克的革命;而斯大林则认为应该注重国内的工业发展,先强大自身再考虑对外策略。
列宁曾说:“托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部问题上反对中央的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随着他的离世,托洛茨基遭到了斯大林派的联合打压。
1925年至1926年,托洛茨基继续发表对于“不断革命论”的看法,要求世界各地的各条战线,都朝着无产阶级的目标不断发动革命,他始终坚持世界革命理论,但这种政策已经被社会所放弃。党内的大部分人员更为支持,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说到社会地位,托洛茨基是远远高于斯大林的,但他对于革命理论的激进,让他失去了政治领域上的支持者。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遭到了暗杀,离开了人世。美国一名托派领袖曾说:“托洛茨基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的运动、新的教条,而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再生,就像它在俄国革命和第三国际初期所表现的和实践的一样。”
托洛茨基的思想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并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国情,如果是他执掌了苏联,苏联在国内建设上的发展大概率是比不上斯大林所执政时期的。
沉吟入画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