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是小寒了,这是全年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今年的小寒是腊月初三,二九第七天。
小寒有三个物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qú)。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自打冬至一阳生,阳气的生发被鸟类感受到了,虽然温度还在降低,但是以这几种鸟类为代表,某些先知先觉的动物们,开始变活跃了。
哎?我咋感觉这鸟儿们刚飞走没多久,这就又准备往回走了?
科学家曾经在一些北京雨燕的身上放置了定位装置,跟踪它们的飞行轨迹,结果会颠覆你的认知。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燕子们,几乎是不停地飞行,穿越欧亚大陆,一直进入非洲,南下远达南非!
我不由得对自然又一次肃然起敬!
这些小小的燕子,一路上要经历多少?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它们跨越山河大海,也穿越人山人海?
而来年春天,它们总是会奔赴万里,回到我们身边。
鸟儿们,什么都记得!
我也想起了记忆里的冬天。
小时候啊,冬天总是会下很大的雪,每次下了雪,总是会在第二天早上早早地起来,跑到院子里去踩第一脚雪,那时的雪很厚,很白,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深的时候能把脚脖子整个埋进去。树上也挂满了雪,用力踢一脚,雪纷纷落下来,掉到脖子里,不由得打个寒战。
去上学,走过一个大坡,看到一辆黑豹汽车轰塌了油门都爬不上去,司机师傅下车招呼路过的孩子们都上后边斗子里去,压住,就能上去了,师傅再给把孩子们都送到校门口,这个画面,至今回想起来,都温馨而浪漫。
课间休息,满操场都是跑着的同学,男生女生,笑着,闹着,堆雪人,打雪仗,老师们在办公室端着热水休息一下,偶尔有老师出来和大家一起堆雪人。
放学回到家,家里生的炉子上,茶壶里的水在微微地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过去的老年间,烧炉子的家庭,都爱在火盘上坐一个茶壶,现在想来,真的是民间的智慧啊。既利用了热量,能有热水用,还起到了加湿空气的作用,而且听水的声音,就能判断火的状态,要不要添点炭进去,这可不是什么独门绝学,这是烧炉子的基本技能哦。
我家里喜欢在炉子上烤几片花卷或者是馒头,那个味道,是任何烤箱、饼铛都没有的。小时候还有一种是我们当地叫作“擦抹贡(读音guì)献”的,就是花贡,拿火炉子烤上,那叫一个好吃啊。写到这里忍不住肚子都饿了。
在外面玩儿回来,鞋子里的鞋垫、袜子都湿透了,掏出来鞋垫,晾到火炉子的下边,那时候,好多人家都会拿铁丝窝成一个架子,勾在火炉上,能够搭毛巾。
我有好几次因为脚冷,穿着冻僵的袜子,直接把脚贴在火炉偏一点的位置,好几次把袜子烧个大洞,现在想来,我的脚总是安然无恙,也真是个奇迹。
家里养的狗在雪地里撒欢儿,打滚儿,看见人,爬起来抖一抖身上的雪,欢快地扑过来摇着尾巴围着腿转。我看见现在养宠物的人给狗织毛衣、穿羽绒马甲、穿鞋子,就想笑。当然,没有别的意思,宠物狗和以前的狗,那待遇肯定是不一样了。
现在的冬天,和记忆里的冬天,不太一样了。
但我不会忘了记忆里的冬天,也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够寻回那些记忆里的,冬天……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笑看红尘 信笔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