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走丢被荷兰夫妻收养,30年后回四川认亲,叔叔还给留着拆迁款

陈志华观天下 2025-01-24 15:52:17

苟永明从记事起就感觉和周围的人不太一样。

他的养父母是荷兰人,头发是金色的,而他却是黑头发,长相也完全不同。

直到十岁那年,养父母才告诉他真相:他是被领养的。

1996年,马丁斯夫妇因为没有孩子,决定领养一个孩子。

他们在成都的一家福利院遇到了四岁的苟永明,觉得这个小男孩特别乖巧,很快就办理了领养手续。

之后,苟永明跟着养父母定居在荷兰。

由于当时年纪太小,他对之前的事情几乎没有记忆。

养父母对苟永明非常宠爱,不仅给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还经常带他去各地游玩。

苟永明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考入了荷兰最著名的学府——莱顿大学。

后来,他又前往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前途一片光明。

养父母对他十分满意,也为他的未来感到骄傲。

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后,苟永明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找到亲生父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遗弃。

养父母非常支持他,鼓励他继续寻找。

2007年,养父母带着苟永明回到成都旅游,顺便寻找当年的孤儿院。

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原来的福利院早已搬迁,找不到任何线索。

这次旅行让苟永明有些失落,但养父母承诺会继续帮助他寻找。

为了方便交流,从2008年开始,苟永明开始学习中文。

他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钱,希望多攒些钱用于寻亲。

几年下来,他已经能够看懂很多汉字,也能和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他还通过网络找到了中国的寻亲网站,并进行了登记。

志愿者们很快注意到了他的情况,纷纷伸出援手。

根据苟永明提供的信息,志愿者们找到了一些相似的家庭,但经过核实后发现都不是。

2012年,苟永明再次回到成都,仍然一无所获。

不甘心的他在2016年带着四岁时养父母为他拍摄的一段视频再次回到成都。

视频中,他用流利的四川话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甚至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然而,这次依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直到2023年,志愿者们采集了苟永明的血样,经过多次失败的对比,终于在10月份找到了匹配的DNA。

原来,苟永明的原名叫高庆松,他的亲生母亲是四川人,父亲则是江苏人。

1994年,高庆松跟随父母从徐州出发去四川探亲。

中途转车时,母亲让父亲照看孩子,自己去换票。

没想到回来后,父子俩都不见了。

母亲以为父亲带着孩子回了江苏,便回到了娘家。

几天后,她才知道儿子走丢了。

父亲在车站附近找了三天,但始终没有找到。

高庆松的父母一直活在愧疚中,他们觉得自己将孩子弄丢了,一直在寻找,但都没有结果。

1994年12月6日,高庆松被送到了福利院。

那时候是狗年,福利院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苟永明。

在福利院住了快两年后,他被马丁斯夫妇领养。

与此同时,高庆松的亲生父母因为找不到孩子,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他的父亲在2009年因精神失常去世,母亲也陷入了深深的抑郁。

2023年11月,志愿者告诉苟永明,他的DNA匹配成功了。

然而,这时他的养母因为生病已经去世一个月了。

今年2月,苟永明终于踏上了回国认亲的旅途。

当他见到亲生母亲时,母亲激动得大哭起来,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随后,苟永明还去祭拜了自己的生父。

父亲一方的亲人见到他时,也非常高兴。

他的叔叔还拿出了五万七千元钱,这是苟永明的亲生父亲留下的拆迁补偿款。

叔叔一直保存着这笔钱,希望能亲手交给苟永明,也算是一个念想。

苟永明说自己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他走丢了,让亲生父母为此伤心了一辈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很好的养父母。

2023年,苟永明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找到了女朋友。

他说,以后他会两边家庭都照顾到,每年都会回中国一趟,去看看他的亲妈和弟妹。

苟永明的亲生母亲在丈夫去世后,重组了家庭,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苟永明非常开心,因为他不仅有了两对对自己很好的父母,还有了弟弟妹妹。

同时,他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庭团圆。

这次认亲的经历让苟永明深刻体会到,亲情是无法割舍的。

尽管他与亲生父母分离了三十多年,但血浓于水的情感依然存在。

他的亲生父母虽然未能亲眼看到他长大成人,但他们的心愿却通过叔叔和其他亲人传递给了他。

这笔拆迁款不仅是物质上的补偿,更是家人对他的一种牵挂和爱。

对于苟永明来说,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他知道,无论是养父母还是亲生父母,他们都为他的成长付出了很多。

未来,他会努力平衡两边的家庭,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他的关爱。

同时,他也会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找到自己的根。

在这个过程中,苟永明也意识到,人生充满了意外和变数。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只要心中有爱,总能找到新的希望和方向。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方,亲情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7
陈志华观天下

陈志华观天下

黄浩淼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