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球还狂赚5000万,国足的钱为何如此好赚?

追风小狗 2025-03-28 09:40:58

文|追风小狗

编辑」追风小狗

前言

昨晚在杭州,国足又一场“生死战”落下了帷幕,没有任何奇迹出现,国足还是跟之前一样输掉了比赛。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这一场比赛,足协赚了5000万!看到这种结果,不禁令人想问:输球还能狂赚5000万,国足的钱为何如此好赚?

国足输球夜 足协成最大赢家

3月25日,杭州奥体中心的“大莲花”体育场被挤得水泄不通,足足有70588名球迷涌进现场,直接刷新了中国足球史上的最高上座纪录。

虽说国足0∶2输给了澳大利亚队,但比起比赛结果,这场比赛的吸金能力才更让人惊掉下巴——单场门票收入就接近5000万,这些钱都进了中国足协的腰包。

在这70588张门票背后,球迷经济的疯狂一面展露无遗。据统计,现场7万观众里,差不多有4万人是从外地专门赶过来的。

他们早早订好机票、抢购酒店,还费劲心思买球票,很多人带着家人,甚至请年假跨越省份来看比赛。

按每人平均花费3000元来算(门票平均700元,再加上住宿、交通和餐饮费用),这场球赛直接给杭州带来至少1.2亿的消费增长。

比赛当天,奥体中心周边的酒店价格翻了一倍,餐馆里人满为患,地铁也延长了运营时间,就连路边卖国旗的小贩,都赚得盆满钵满。

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国足在场上的表现,和球迷的热情形成了巨大反差。开场才15分钟,国足就丢球了,门将还出现低级失误,又让对方进了一球。

整场比赛,国足只有1次射正,进攻组织得一塌糊涂。即便如此,看台上球迷的助威声始终没停过,“中国队加油”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澳大利亚队球迷的声音。

其实综合来看,国足“吸金”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原文刊载于极目新闻2025-03-25关于“0比2输了!7万球迷摇旗呐喊,国足还是辜负了!”

国足“吸金”三大玄学

当地助力:争抢承办国足赛事

世预赛国足主场承办权,那可是香饽饽,一点不赔钱。报名的城市都想拿下承办资格,最后杭州成功抢到了对阵澳大利亚的这场关键比赛。

为了办好这场比赛,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从去年12月开始,就拒绝了所有商业活动,就连周杰伦演唱会都得给国足比赛让步。

场馆团队更是下足功夫,用北斗系统精心修剪草皮,把草皮平整度控制在毫米级。可国足在场上传接球技术粗糙,和这精心打理的草皮形成鲜明反差。

比赛前几天,杭州大街小巷都在宣传国足。全城339块户外大屏不停地播放国足宣传片,地铁站里张贴着球员的大幅海报。

虽然门票收入全归足协,但当地还是能收获了“体育名城”的城市名片。

就算主角是经常输比赛的国足也没关系,因为比赛能吸引全国媒体的关注,还能带动旅游消费,怎么算都划算。

流量效应:国足越被骂越有价值

比赛当天,超过800名记者报名采访,创下近20年国足赛事媒体申请的最高纪录。由于场地容纳人数有限,最后只有400人拿到了采访证件。

场外还有上百个自媒体主播,举着手机进行直播。他们拍的内容,很多都不是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而是球迷愤怒摔喇叭、高喊“退钱”的场景。

范志毅在直播间批评国足单后腰战术的片段,播放量突破了千万。网友把王大雷出现失误的画面做成表情包,半天时间转发量就超过了一万。

国足就像自带话题,成绩越差,引发的话题就越多。在社交媒体时代,骂声也能带来流量,而流量就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情感寄托:中国球迷的执着付出

明明知道国足胜算不大,还是有7万人买票走进赛场。这些球迷中,有人穿着2002年世界杯的纪念T恤,有人举着“此生不悔入国足”的横幅。

他们心里清楚,国足在附加赛出线只有理论上的可能,但就像买彩票的人总想着“万一中奖了呢”,中国球迷总是愿意为那一点点希望,付出全部的热情。

当7万人一边齐声说国足,一边又齐声为国足加油,当原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因为支持同一个球队勾肩搭背,比赛的输赢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国足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情绪宣泄出口,在这里,球迷们的愤怒、失望、期待都能得到回应。这种情感价值,可能比世界杯门票更珍贵。

各方在这场国足赛事中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至于球场上的比赛结果,在整个商业运作中,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部分。

那么国足这钱赚了,接下来又该如何呢?

原文刊载于凤凰网体育2025-03-25关于“国足这么差,怎么还那么多人看?”

钱赚了,然后呢?

国足在比赛里输了,可中国足协却赚得盆满钵满,一下子入账5000万门票收入,成了这场失利背后最大的赢家。

不过,足协赚得这么多,国足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让人忍不住思考:靠这种方式营造出来的“繁荣”,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6月份,国足将迎来和印尼队的生死对决。要是这场比赛再输了,国足就彻底没机会参加2026年世界杯了。

到那时,还会有7万人愿意花钱去看一场大概率会让人失望的比赛吗?球迷的耐心可不是无穷无尽的。

过去几年,中超联赛现场观赛人数越来越少,这就说明,球迷光有情怀还不够,球队得拿出好成绩,大家才愿意持续支持。

有意思的是,成年国家队比赛老是输,可U22和U20青年队却接连传来好消息。U22队在比赛中绝杀韩国队,U20队在亚洲杯上踢得积极主动,充满攻击性。

19岁的国青小将王钰栋,还在这场比赛中迎来了国家队首秀。年轻球员们在赛场上充满斗志,和成年队球员的消极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青年梯队比成年一队还强”的奇怪现象,反映出中国足球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商业开发方面,大家热情高涨,可在足球基础建设上,却一直没什么进展。

目前,国足所谓的商业成功,靠的是球迷出于情感因素的消费,但这种模式肯定没办法长久维持。

当“支持国足”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情怀,而变成了一种商业考量,当年轻球迷更愿意为青年队的拼搏精神欢呼,而不是为成年队的失利买单时,现在看似火爆的足球市场,还能持续下去吗?

要不了多久,答案可能就会揭晓。

原文刊载于2025-03-25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国足顶住压力,在超7万人面前输掉比赛”

结语

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当中,国足能够争点气,给球迷一个满意的表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
追风小狗

追风小狗

总有人要赢的,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学习篮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