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布衣而统一天下的帝王,其身上难免带有不可忽视的优缺点,但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更不能忽视其自身优秀的品质。
因此,我们在评价刘邦的时候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走出《史记》“谤书说”的局限。
通过刘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来索求真相,力求公正、客观地评价汉代的第一位开国皇帝、汉文化的缔造者。
那么,在史书中刘邦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三国时期对刘邦的评价《史记》在魏晋时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人们更加容易地研读到《史记》,同时,《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解读。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宦官当权,外戚乱政,所以导致政局的混乱不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较之东汉末年都有较快的发展,而三国鼎立,文化发展的局面,也使得对刘邦的评价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三国时期共存有文献 288种,但是,流传到现代的并不多,关于刘邦的评价,现在多见于《三国志》以及刘邵的《人物志》。
三国时期,人们对于刘邦的评价还是很多的,一方面是因袭了汉朝以来人们对刘邦大加赞扬的时代风气。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处于三国争立的局面,政治上的争斗使得各位君主和人臣需要在前代王朝的发展中寻找可以借鉴的道路,而刘邦从一介平民起兵,到后来建立了西汉王朝。
既有显赫的功绩,也有值得后代去探讨的地方,因此政治上的需求使他们不得不通过刘邦来寻求建国之道。
三国时期对刘邦的赞美汉朝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臣,在汉帝国内部只手遮天,独揽朝政,后来称魏王,建立魏国。
曹操建立功业,常常以刘邦作为榜样,并将自己比作为汉高祖刘邦,常常将自己的臣下比作张良、萧何等西汉时期围绕在刘邦身边的贤良之臣。
曹操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一样建立伟大的功业。如曹操说道:“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汉之异姓入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曹操还常常将自己比作刘邦,希望像刘邦那样来封赏自己的臣下。
建安十二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封自己的谋臣荀攸为尚书令,其言曰:“今天下事略已定矣,孤愿与贤士大夫共享,高祖使张子房择邑三万户,今孤亦欲君自所封焉。”
荀攸为曹操手下的五谋臣之一,将荀攸比作张良那样的贤臣,可见曹操对他的器重,曹操认为,要治理荒乱的朝政,要首先使用合适的刑法。
因此,他认为刘邦在占领咸阳之后,先让萧何除去秦朝的苛刻法律,建立新的律令,是明智的选择,以此来勉励自己:“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是以舜流四凶族,皋陶作士,汉祖除秦苛法,萧何定律,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建安前期,徐州牧陶谦病死,曹操因此想要出兵徐州,然后再平吕布。
大臣荀彧以为此事不可冲动,于是以高祖、光武事迹来劝阻曹操:“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根深固败,以制天下。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拜,而终济大业。”希望曹操不要因一时意气,而丢失创建的大业。应先消灭吕布,然后再取徐州。
到了魏文帝时期,文帝曹不对《史记》更加熟悉,多次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刘邦,在《与于禁诏》中提到:“昔汉高祖脱衣以衣韩信,光武解绶以带李忠,诚皆人主当时贵敬功劳效心之至也。今赐将军以魏王时自所佩朱炜及远游冠。”
曹不以汉高祖、光武帝自比,显示出自己对于老将于禁樊城之败的宽怀大度,并且拜于禁为安远将军。
同时曹不在《策命孙权九锡文》中提到,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初,能够按照功德来划分土地,封赏有功之人,这是后代君王应该借鉴学习的典范。
其文曰:“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
这一时期,名臣桓范向皇帝上疏推荐徐宣曰:“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故晋文行舅犯之计,而赏雍季之言;高祖用陈平之智,而托后于周勃也。”
桓范指出帝王在用人的时候,是根据所处时代的不同而选取人才:争夺天下之时,要用智谋取胜;而安定天下,就要取忠义之士了。
因此,刘邦能够在汉初采纳陈平的计谋,而把辅佐安定汉朝的责任放在周勃身上。这些前代帝王的用人之道是值得后世君主去不断学习和效仿的。
曹操的另一儿子曹植,颇具备诗赋才华。在《汉高祖》(题画之赞)中对刘邦大加赞赏,认为他俘虏了秦王子婴,战胜霸王项羽,他的功业是超过商汤王、周武王的。其赞曰:“吞月斩蛇,灵母告祥;朱旗既抗,九野披;擒婴克羽,扫灭英雄;乘机帝世,功著汤武。”
魏明帝时期,大臣孙资在回答明帝所问万年之后应该怎么办时,指出作为帝王能够知人善任是聪明的举动,但又是非常不易的,而这只有高祖刘邦能够做得到。
并在文章《对明帝诏问万年后记》中说道:“臣闻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圣,凡所进用,明试以功。陈平初事汉祖,绛灌等谤平有受金盗嫂之罪。周勃以吹箫引强,始事高祖,亦未知名也;高祖察其行迹,然后知可付以大事。”
孙资指出当年陈平初归汉时,刘邦能够信而不疑:周勃虽然跟随刘邦时并不知名,但是刘邦能看出他的才能,以周勃代曹参,安刘氏天下。由此他认为,刘邦作为一代帝王能够这样做是非常不易的,是值得后代帝王去效法的。
这一时期的另外一名大将-一杜恕,对于刘邦采纳臣下的建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谋臣之士的,但是一位聪明的君主对于臣下的觐见,在于听取的精不精,是否加以考虑:“凡有国之主,不可谓举国无深谋之臣,阖朝无智策之士也;在听察所考,精与不精,审与不审耳。何以验其然乎?在昔汉祖者,聪听之主也。纳陈恢之谋,则下南阳;不用娄敬之计,则困平城。由此观之,汉祖之听,未必一暗一聪也。在于精与不精耳。”
刘邦就是一位聪明的国君,他能够积极听取臣下的意见:而以刘邦为榜样的魏明帝更应该向刘邦学习,认真听取并积极采纳对国家发展有利的意见。
史书中刘邦形象文学家刘邵所著《人物志》是我国研究人事制度的早期著作,在《英雄》第八一篇中刘邵对刘邦和项羽进行了比较,。
了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原因:“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
刘邵对刘邦时期的人事制度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胜负给出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刘邦和项羽虽然都能够之为英雄。
但是,在治国方面,刘邦能够聚集天下雄俊豪杰,反秦、胜楚,建立汉朝,这是长于项羽之处。
刘备在受封汉中王时,上表汉献帝曰:“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刘备认为刘邦在帝王兴起的时候,平定叛乱,分封子弟。
当是时,曹操正发兵起义,大下大乱,而自己却受汉献帝的封赏,受国厚恩,以此表达自己尽力为国效力的决心。
蜀国大臣费诗为人耿直敢言,公元 221年(章武元年),群臣商议想要推举刘备称帝,费诗上疏反对道:“昔高祖欲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退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也。”
费诗作为蜀国的谏议大夫,他的职责就是要直言进谏,向皇帝提意见的,当时,费诗认为刘备还不宜称帝,因此想要用刘邦之事来劝说,但是却没有得到刘备的认可,反而因此违背了刘备的心意,被贬官为永昌郡从事。
刘备亦于同年四月称帝,诸葛亮在建兴六年十一月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上表刘备请求出兵进攻,其言曰:“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诸葛亮时任刘备的丞相,有辅佐刘备强大其政治的职责,因此他对蜀国及吴国的政治局势有清晰的认识,他以刘邦为例,认为刘邦在反秦、灭楚的过正中屡受艰辛。
而刘备尚不及高祖,臣子也不如张良、陈平,要谋求长远发展的计谋是不可能的。因此劝刘备尽快出兵,快速取得战役的胜利,巩固自己的政权。这一时期大臣彭认为刘邦能够知人善任,接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