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七龙珠》的时候,我就想着要是我有天也能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许愿那该多好啊!可是到后来我就发现,根本没有龙珠和神龙……
虽然没有龙珠和神龙,但“明珠”倒是有不少,特别是工业领域。先给大家讲个段子:大家知道怎样才能算“发达国家”吗?答:必须能制造打火机垫片以及赛博养殖!这个段子当然不是真的,是用来讽刺某些人的,但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还真拿到了不少“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比如在造船工业领域,我们国家就已经集齐了3颗“明珠”:航空母舰、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豪华邮轮,我们全都能造了!而且前两样我们已经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设计到制造“一条龙”服务,中国工业体系全给包圆了。
至于“爱达·魔都”号,其实从公开信息中也能看到,设计过程是有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参与的,注意是“参与”!而实际建造过程则是全部由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完成,看过纪录片《超级工程》的同志们应该能理解,豪华邮轮的建造过程本身就是极难的,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从零开始,因此说它是国产首艘豪华邮轮完全没问题。
再说说人民海军的福建舰,她终于把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全露出来了!8万吨的“大美人”啊,眼看着她就要展开海试了,“大猪蹄子”们的心愿可算是了却了一部分。从用处来讲,LNG船以及豪华邮轮,是能够给我们国家赚钱的,而航空母舰,则是让世界各国保持“体面”,与我国一起和谐共处的,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此这三种船舶,我认为都属于高附加值船舶。
中国造船工业现在集齐了这三颗“明珠”,就等于是把赚钱的工具,和让世界保持“体面”的工具,全攥在手里了,四舍五入,算不算召唤出了“神龙”?不开玩笑,中国造船工业走到现在,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把我们的军用和民用造船技术,与国外顶级造船技术的总体差距缩小到肉眼可见,甚至局部实现反超的地步,是相当不容易的。
要论历史的话,中国造船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这要是讲起来篇幅恐怕就不够了。而从我国晚清时期,到上世纪中后期高附加值船舶大量出现之前,全世界的造船产业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之后,其造船业快速萎缩,再也无法重现二战时一星期下水一艘护航航母的盛况了?原因就是这个产业在当时确实不太挣钱,具体到船厂工人身上也是如此。
于是二战后以及冷战期间,美国的造船业就开始转移到欧洲。不管老布鲁塞尔正27星旗们以前有多么看不上大洋对岸的这群“暴发户”,在那时候都得老老实实承接这帮老华盛顿正星条旗不要了的造船产业,全都进厂打螺丝去,毕竟只有先填饱了肚子,才能琢磨怎么当老爷小姐。
后来欧洲经济复苏,也就只留下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业,即建造豪华邮轮、LPG(液化石油气)船以及LNG船的产业链,剩下的造船产业链也都开始向东亚转移,这也是在冷战时代发生的现象。最先承接欧美造船业转移的亚洲国家,自然是跟欧美关系较好,并且廉价劳动力充足、有较高工业水平的日本,再到后来,韩国也承接了一些从日本转移的造船业,最后就是我们中国了。
至此,中日韩这三大卷王就开始了在世界造船业舞台的精彩表演,到现在,一说起造船业就必须得提中日韩,因为单论造船能力来说,全世界除了这三位卷王,其他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更别提三大卷王也是靠优秀的造船技术才登顶的。
现如今中日韩造船业已经基本瓜分完了全球民用造船市场,并且中国已经拔得头筹,我列一组数据,在2023年全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为4149万修正总吨(CGT),韩国不愧为东亚怪物房三卷王之一,造船业接单量高居世界第二,占比“高达”24%,仅次于世界第一!而这个世界第一,造船业接单量占比达到59%,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嘛!这是哪个国家就不用说了吧?首先排除蒙古国。
看到成绩之余我们还是应该正视现状,我们东亚三卷王虽然在民用造船市场“三足鼎立”,LNG船的主要制造商也都在中韩,但是,同属高价值船舶的大型豪华邮轮,欧美依旧保持领先地位,我们中国这才建成了第一艘国产豪华邮轮,打破了欧美垄断地位的确不假,可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而日韩则更加坎坷,日本的三菱重工以前也承接过10万吨以上豪华邮轮的建造订单,但是建造过程中意外不断,2002年,正在长崎三菱重工造船厂建造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突发火灾,因火灾受损面积达到40%,导致原定于2003年6月的首航,被推迟到了2004年。
后来三菱重工仍旧不死心,在2011年继续承接2艘大型豪华邮轮的建造订单,结果因为2012年国际上发生了严重的大型邮轮海难事故,导致相关建造标准变更,这直接导致三菱重工必须对已开工的邮轮进行大幅改建,延长了交付期,建造成本快到原定合同价的3倍了,从此日本就再也不碰10万吨以上的豪华邮轮订单了。
韩国用的则是收购欧洲大型造船厂的方式,结果造船厂经营不善,也没能成功。现在东亚三卷王里面唯一能对欧美豪华邮轮产业发起冲击的,就只有成功建造排水量达13万吨的“爱达·魔都”号的我国了。
我相信有人对这种大型豪华邮轮存在两个“刻板印象”,第一种是这种船舶终归是民用船,高科技程度和建造难度不会比大型军舰高;第二种是这种船舶是有钱人的高端消费场所,跟平头百姓没有关系。
第一种“刻板印象”,要反驳的话就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如果豪华邮轮真的好造,那为什么我国是在续建1艘自建1艘航母之后,才开始建造的呢?豪华邮轮建造之难,就在于这种船舶不是用来装货的,更不是拉去打仗的,而是载着数千名游客和船员在海上歌舞升平,享受生活的。
我这么一说大家想到了什么?其实就是三个字“个性化”,这就是邮轮与军舰、货轮在设计时最大的不同。军舰不光要在抗沉性方面下足功夫,还要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舰艇,在现代海战中的角色定位,但归根结底,军舰设计要满足战争需要,这是最核心的;货船就是根据运输货物种类的不同来展开设计。
但是邮轮需要满足的就很多了,舒适且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人员居住舱室、美味的各种口味餐厅、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的娱乐以及购物场所,甚至还要在上层甲板配备大型游泳池和游乐、观光设施,同时远洋船舶的基本设计要求也不能放一边不管,我这还只是一个笼统的,大家就说麻不麻烦吧。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如此麻烦了,建造过程中更是高标准严要求。
而且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豪华邮轮在外形上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上层建筑非常高大,毕竟要容纳这么多功能不一的场所和舱室,只能这样了。但这就会造成豪华邮轮重心偏高,相对于货轮和军舰来说更容易发生侧翻。这种隐患的解决思路,一是通过加大减摇鳍来稳定船体,二是优化上层建筑的建设用料,减轻重量。三是配备气象雷达和通讯、导航设备,让航线避开恶劣气象和海况。而这一系列复杂要求敲定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建设难度的升级。
至于第二种“刻板印象”只是说对了一半,豪华邮轮的船票包含个人的住宿、自助餐以及公共娱乐等项目,部分高端消费,以及船上的购物都是不包含在内的,所以乘坐一次豪华邮轮度假,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并不容易。
但是说这种船跟普通百姓没关系,这就不严谨了,除非说这个话的人不依附我国的经济体系生活。其实邮轮经济也是旅游经济的一种,船上消费(除开免税店)都是直接贡献税收的。而且大型邮轮的建造本身也是一项超级工程,一般人看到的都是在造船厂进行建造的最后阶段,看不到的还有船上子系统的设计、装潢设计。子系统包括所有的电子系统、人员生活设施、各种管线以及动力装置,光这就涉及到多个行业,装潢这块还需要与建筑行业“跨界合作”,而“豪华”二字,就是要求内部装潢要精致美观,怎么高大上怎么来,这样利润空间就大了。
船厂负责的,其实只是建造船壳以及内部的基本结构,这就又跟钢铁行业以及材料学扯上关系了,还有最后的舾装,这又要跟化工行业“跨界”,最起码你作为一艘邮轮,不能让游客一上船闻到的都是甲醛吧?
还有全体船员和服务人员的收入、港口设施的建设,可以这么说,一艘高标准的豪华邮轮绝不是误国的“奇观”,而是一台高效的赚钱机器,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守着豪华游轮产业链不放,而中日韩又先后对这一产业发起冲击的原因。
光说观点不足以服人,那就上数据。按照专业机构的研究,邮轮总体的经济贡献涉及到几十个行业,以北美为例,他们的邮轮经济贡献已达544亿美元,带动的就业人数高达30到40万。而我国在这两项上的数据则分别是350多亿元,和6到7万人,发展空间不可谓不大。
咱老中人的确是吃苦耐劳,但我们不想一直吃苦一直耐劳,我们现在搞产业升级,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然后促进消费。在造船业这块,能带来更加丰厚利润的,就是以航空母舰、豪华邮轮、和LNG船为代表的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业。
好在,这三样我们都能建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