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4不做,子孙福气薄”,指哪4不做?清明节祭祖,老传统别忘

懒喵爱下厨 2024-03-13 17:36:38

今年的农历二月二十六,将迎来清明节,也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隆重的祭祖大节。自上古时期,人类就有了敬天、敬地、敬祖先的信仰。《礼记》中说,“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由此可见,中国人祭祖的传统由来已久。

俗话说,“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祖先是我们的源头和根基,没有祖先的培养和传承,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中国人祭祖的习俗背后,是孝道文化的体现。提到清明节的习俗讲究,我们这的老人常说,“清明4不做,子孙福气薄”,你知道是哪4不做吗?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个说法的由来。

“清明4不做”,指哪4件事?

一、上坟不按时

每年清明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一定是上坟祭祖。人们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祭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到祖先坟前,摆放祭品,跪拜行礼,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缅怀之情。旧俗中认为,上坟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主要体现在6个字,“上坟不过未时”。

古人计算时间时,是以时辰为单位的,未时指的是下午的1点到3点。换句话说,“上坟不过未时”,指的就是上坟的时间不要晚于下午3点,不然会有对祖先不敬之意。从现实角度理解,坟地一般在荒郊野岭中,下午3点后去扫墓,一番折腾后天都黑了,在下山途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确不值得提倡。

二、扫墓不除草

一般情况下,坟墓都处在比较偏僻的地方,长时间无人问津,难免会杂草丛生。因此清明扫墓,有一项很重要的仪式要做,就是锄草垒坟,打扫干净了再拜祭。在老传统看来,这是尊敬祖先的行为,让先人能有个干净的环境。如果扫墓的时候,任由杂草丛生不管,在旧俗中看来,有漠视祖先的嫌疑。

从现实角度理解,杂草长得很快,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会将先人的坟包围起来,等第二年再来扫墓的时候,可能都找不到坟地具体位置在哪儿,甚至出现上错坟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三、祭拜不庄重

清明上坟祭拜,是很庄重的事情,切不可当儿戏,不要在祖先坟前嬉戏打闹,或者有任何失礼的行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不仅要孝顺在世的老人,也要对逝去的先人怀有感恩和孝顺之心。像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去祭拜、偷吃祭品、祭拜时放声大笑,在旧俗中看来都是不合时宜的。从现实角度理解,什么场合就该做什么事情,这也是给子孙后代做榜样。

四、不吃清明食

清明节当天,记得吃清明食,图个好寓意,也是通过食物来抒发感情,希望能求得祖先庇佑。常见的清明食,包括下面3样,选择一样吃即可。

1、吃青团:青团,是用糯米粉搭配艾草汁制成的传统美食,通常还会夹着豆沙馅,吃起来清爽不腻口,带有艾草的清香。青团是绿颜色的,和清明节的色彩主题是一致的,同时也有祈愿平安幸福之意。

2、吃馓子:馓子是一种用米面做成的油炸食品,吃起来香脆可口,深受人们的喜欢。清明节吃馓子,谐音吃“散子”,有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的意思,寓意特别吉祥。

3、吃鸡蛋:老话说,“清明吃个蛋,一年好身体”。清明节和寒食节紧挨着,古时候有寒食节禁火的讲究,人们会提前煮好鸡蛋,留到寒食节和清明节食用,既能管饱,还有合家美满的寓意。

“清明4不做,子孙福气薄”,这句俗语中的“四不做”,指的是清明节的4个传统规矩。旧俗中认为,如果长辈不带头去遵守这些传统规矩,祭祖时对祖先有失礼的行为,子孙们也会跟着效仿,这样的家庭很难聚集福气,因此就有了“子孙福气薄”的说法。

你们认为,这句俗语说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说说你们那的规矩讲究~

1 阅读:2110
懒喵爱下厨

懒喵爱下厨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分享美食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