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淫嬖”是“淫辟”吗?

军宸古文观 2024-08-06 22:10:32

天气酷热,惟读书而已。

今天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文章虽短,仔细读,仍能读出一些味道来。

一、“曰”字怎么译?

原文: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於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

问题:此处的“曰”怎么译?

译作“说”?“道”?似乎都不对。

但是,如此标点之后,又似乎只能这么译。

有没有可能是标点错误呢?本来应该是“曰异哉所闻”呢?

刘淇《助词辨略》P255注:此曰字在句首,发语辞也。

《虚词诂林》P126引杨树达《词诠》:语首助词,无义。例: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王政白《古汉语虚词词典》P146注:曰,语气助词,用在句首,可不译。

这里的问题关键是,什么是句首?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句首,还是任意一个句子的句首呢?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可以看出,“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是说得通的。

二、《尚书》的“书”字是多余的吗?

前面说“《书》曰‘协和万国’”,后又说“《尚书》有唐虞之侯伯”。

《书》指《书经》,也还是《尚书》啊,为什么前说“书”而后说“尚书”呢?

想不通,去翻相关资料。

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资料。

徐仁甫《史记注解辨正》P38注:吴闿生曰:疑《书》为衍字,言周之八百,至幽厉之后,见春秋者,尚有唐虞之侯伯也。

此言甚是!

三、是把“淫嬖”看成“淫辟”了吗?

原文: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

坊间版本对“淫嬖”的解释惊人的一致:

中华版译作“邪恶放纵”。

上古版译作“放纵邪恶”。

看到了吧,中华版和上古版,很多疑难之处,都搞这种调换一下字序的游戏,也不知道谁抄谁。诸位,大社也有文抄公,不过尔尔!

岳麓版译作“邪恶放荡”。

北大版译作“淫乱邪恶”。

三民版译作“荒淫邪辟”。

安徽文艺版译作“淫乱放荡”。

余下的小社版本,大都差不多,就不抄在这里了。

可是,我们只要查一下词典,就会觉得疑惑:

《汉语大词典》P1398:淫嬖,滥施宠幸。例句即此句。

《辞源》P1831:淫辟,放纵与邪恶。无“淫嬖”词条。

我终于找到源头了,上述大社古文观止版本,不知道哪个版本最早将“淫嬖”看作“淫辟”,后来者则因袭之。

最后还有两个问题:

1、通假问题。“嬖”通“辟”吗?查《汉语大字典》,未列明。

继续检索,“辟”倒是通“嬖”,但《史记》原文是“嬖”,不是“辟”。

2、上下文义通否。这几句说的是,高祖时期被封列侯的功臣,子孙后代骄傲自满,忘记了他们祖先(创业的艰辛),滥用了(高祖)(对他们的)宠幸。

只有这样译,上下文义才是通畅的。即,淫,过度,滥;嬖,宠幸。

总结一下:

1、所谓的大社,也并不可信啊。有个我喜欢的公众号“温陵蘧廬”,写了很多篇“今人雷著鉴赏”。这是一个我认为真正有才学的作者。一堆所谓名家大佬,不及其万一。从他的文章中,我能感觉到,人家是真的读了很多书的。见贤思齐,我虽有心像他那样多读书,但我资质真的非常有限啊。

2、以后,我是否也写几篇“古文观止今人雷译鉴赏”?

翻译如下:

原文: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於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

仍作“《尚书》”和“曰”现标点试译:我研究高祖封侯功臣(史料),观察他们最初被封侯,(后来又)失去爵位的原因,(心)道:(实际情况)和我(前面)听说的誓词不同啊!《尚书尧典》说:“(尧时)各国协调和睦”,(这些封国)延续到夏、商(时),有的(已经)几千年(了)。周分封(了)八百(诸侯),周幽王、周厉王之后,(仍)在《春秋》上看见(他们)。《尚书》(记载)有唐尧、虞舜(分封)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能)保全自己来护卫天子,难道不是(因为)坚守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兴起,受到封赏的功臣一百多人。……(他们的)子孙后代骄傲自满,忘记他们祖先(创业的艰辛),滥用(高祖对他们的)宠幸。

“书”字衍和“曰”新标点试译:我研究高祖封侯功臣(史料),观察他们最初被封侯,(后来又)失去爵位的原因,(实际情况)和我(前面)听说的誓词不同啊!《尚书尧典》说:“(尧时)各国协调和睦”,(这些封国)延续到夏、商(时),有的(已经)几千年(了)。周分封(了)八百(诸侯),周幽王、周厉王之后,(仍)在《春秋》上看见(他们),尚有唐尧、虞舜(分封)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能)保全自己来护卫天子,难道不是(因为)坚守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兴起,受到封赏的功臣一百多人。……(他们的)子孙后代骄傲自满,忘记他们祖先(创业的艰辛),滥用(高祖对他们的)宠幸。

以上。

0 阅读:3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