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3.53%!销量骤降、业绩全面下滑,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卖不动了

炎黄慈史 2024-11-14 10:08:29

暴跌93.53%!

从年销售700万辆的神话,到如今的断崖式暴跌,上汽集团到底经历了什么?

细看上汽集团的销量数据,更能感受到这家老牌车企的困境。

今年9月,上汽集团新车销量仅为31.33万辆,同比暴跌35.03%。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销量跌幅超过35%。

而在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更是从去年同期的130.57万辆跌至82.24万辆,跌幅高达37%。这种断崖式下跌,在上汽集团的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

作为上汽集团的两大支柱,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

其中上汽通用的遭遇尤其凄惨,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仅为27.85万辆,与去年同期的72.43万辆相比,跌幅超过61%。

曾经风光无限的别克GL8、威朗等品牌,如今却门可罗雀。

有人说,这是整个汽车市场不景气导致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0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11月预计还将继续增长20%。

这说明市场并不差,差的是上汽集团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上汽集团似乎正在失去方向。

答案其实很简单:太容易赚钱的日子反而让企业失去了危机感。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汽集团凭借与大众、通用的合资优势,轻轻松松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看看研发投入就知道问题所在。今年前三季度,同期的比亚迪研发费用率已达6.57%,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也都突破了4%。

而上汽集团的研发费用为115.28亿元,研发费用率仅为2.68%。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主旋律的今天,这种投入显然远远不够。

更让人唏嘘的是,上汽集团其实并非没有远见。

早在2006年,它就已经开始布局新能源车,甚至比比亚迪还早两年推出第一代插电混动技术。

但后来呢?

或许是合资业务太赚钱,让它逐渐失去了创新的紧迫感。这就像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常年名列前茅而放松了学习,最终在关键考试中失利。

如今的上汽集团,就像一艘巨轮,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挑战。内部要应对新能源转型的阵痛,外部还要面对欧盟35.3%的反补贴关税。

面对危机,上汽集团也在积极求变。

今年7月,公司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层换防,涉及15名高管的调整,几乎完成了从集团到各分公司的全面换帅。

但改革的路并不好走。

在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上汽集团想要重回巅峰,恐怕并非易事。

更现实的问题是,上汽集团的经营现金流也在恶化。

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41%,仅剩186.91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企业的造血能力在减弱,未来的转型之路可能会更加艰难。

从1955年上海汽车装配厂成立,到1984年与大众汽车开启合资之路,再到2006年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扎实。

然而,正是这种稳健,可能也成为了它转型路上的绊脚石。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的困境并非个案。

在新能源汽车革命面前,全球传统车企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通用、福特等传统巨头也在电动化转型中举步维艰。

但与这些国际车企相比,上汽集团的处境似乎更加棘手。因为在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企的崛起速度远超预期。

以智己汽车为例,这是上汽集团联手阿里巴巴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虽然背靠两大巨头,但其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今年前三季度,智己汽车的销量虽然同比增长147.96%,但总量仅为3.75万辆,与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玩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更令人尴尬的是,智己汽车在营销上频频翻车,比如CEO现场演示漂移撞到锥桶的事件,不仅没能提升品牌形象,反而沦为网络笑谈。

第四季度即将收官,上汽集团能否扭转颓势,保住年度销冠的宝座,已经不仅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是传统车企能否在新能源浪潮中完成蜕变的一个缩影。

结语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上汽集团而言,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汽集团的困境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任何企业都不能固守过去的成功模式,创新才是生存之道。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正在重塑整个产业格局。

对上汽集团而言,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浴火重生的机遇。

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凤凰涅槃,恐怕要看这个百年企业能否真正放下过去的荣光,勇于创新求变了。

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谁能永远站在巅峰,但永远有人能够涅槃重生。

信源

0 阅读:11

炎黄慈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