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蒋碧薇与孙多慈在一场画展上偶遇,早在多年之前两人曾因徐悲鸿而纠缠不清。孙多慈这位才情出众的安庆才女曾因家庭变故错失了与徐悲鸿的缘分。然而命运却让她与徐悲鸿结下了师生之情,二人间的复杂情感在岁月的磨砺中悄然发酵。蒋碧薇的自信与孙多慈的温婉,交织成一场纠葛不断的情感风波。那么,徐悲鸿与孙多慈的爱,究竟是时代的悲剧,还是两颗心灵的无奈相遇?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13年孙多慈出生于安徽寿县,她的祖父孙家鼐曾任清朝学务大臣,是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人;父亲孙传瑗是孙传芳的秘书,后来成为大学教授。家族背景优越,文化氛围浓厚,从小她便沉浸在书香之中,天赋异禀,尤其对绘画充满热情。
孙多慈的艺术天赋自幼显现,师从国画大师阎松父,并受父亲熏陶,学古典文化。尽管如此绘画才是她最钟爱的领域,她常被家人戏称为“小画家”。在安庆女中,她的图画才华得到老师胡衡一的高度赞赏,这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然而好景不长,家族因父亲的政治牵连遭遇变故,孙传瑗被捕入狱。
1930年父亲得以释放,孙多慈高中毕业。她报考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却未能如愿。父亲不放弃,为她找来宗白华教授,想为她寻找一位合适的艺术导师。宗白华的推荐引出了孙多慈与徐悲鸿的相遇。
孙多慈开始旁听徐悲鸿的画室,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但凭借天赋,她在三个月内迅速进步,令徐悲鸿刮目相看。徐悲鸿为她画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素描,并在画中写道:“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这份深情的认可,也悄然点燃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火花。
可当时徐悲鸿已经成婚多年,这一消息对于他的妻子蒋碧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实在当年蒋碧薇来说,注定是充满痛苦的一年。先是她年幼的四弟因病去世,接着蒋碧薇心中最为疼爱的姑妈也因病离世。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她的世界一度崩塌。失去亲人的痛苦令她几乎无法承受,丧失了生活中的两个支柱,内心的孤独和绝望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她带着孩子回到家乡奔丧,眼前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悲伤的阴霾。就在她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时刻,徐悲鸿却发来了令她震惊的信件:“你赶紧回来,不然我要爱上别人了。”
蒋碧薇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封信的严重性,认为徐悲鸿只是在用这种方式催促她回家罢了,或许他并不会真的移情别恋。因此她没有急于赶回,而是等到姑母的葬礼落下帷幕之后,才带着孩子匆匆启程,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赶回家的当晚,徐悲鸿竟然向她直言不讳地承认了一个震撼的事实——他已经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
蒋碧薇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年她为家庭、为丈夫付出了所有的心血,而眼前的这个男人,曾经是她的依靠,曾经和她共同经历了风雨,现在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背叛了她。徐悲鸿的坦白让她几乎晕倒,心中的愤怒、痛苦、无助一瞬间将她吞噬。
徐悲鸿见蒋碧薇痛苦不堪,急忙解释说自己并没有对孙多慈产生男女之情,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会有这样的感情纠葛。他表示自己并不打算继续与孙多慈有任何进一步的纠缠,承诺以后绝不会再有任何关系。
可是蒋碧薇心里清楚,徐悲鸿虽然表面上答应断绝与孙多慈的联系,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徐悲鸿从未真正放下孙多慈,两人依然保持着一种模糊的关系,而徐悲鸿对于感情的追求,早已远远超越了他当初对蒋碧薇的承诺。
有一次蒋碧薇应老朋友的邀请,陪他参观徐悲鸿的画室。刚进入画室,她就愣住了。最显眼的位置居然挂着一幅孙多慈的画像,旁边还有一幅《台城夜月》的画作,画中徐悲鸿与孙多慈依偎在一起,明月映照,温柔的身影相伴,似乎是一对情侣的美好写照。这一切让蒋碧薇的心如刀割,她勉强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与伤痛,迅速命令学生将这幅画取下来,藏在佣人的房间里。
蒋碧薇并未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任何人,她深知如果将这些事情公之于众,徐悲鸿的名誉将受到严重损害,自己也将面临无尽的舆论压力,但她依然怀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丈夫的良知能够最终战胜冲动和迷惘。可是徐悲鸿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他继续与孙多慈保持着亲密关系,而蒋碧薇则变成了那个在背后默默承受一切的受害者。
不久之后徐悲鸿带着孙多慈一同去爬山,竟然在山间公然拥吻,这一幕被同学们拍了下来,并传遍了校园。蒋碧薇的内心已经完全崩溃,但她始终无法忍心当场爆发,只能忍受内心的煎熬,默默承受这一切的背叛。
第二年孙多慈考入中大艺术系,并顺利被录取,这意味着她将和徐悲鸿朝夕相处四年。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蒋碧薇几乎瘫倒在地。她无法想象这四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自己是否能再忍受这份折磨。
在一次与徐悲鸿一同赴欧洲参加画展时,蒋碧薇试图修复她与丈夫之间日益加深的裂痕。她希望通过这次旅程能够重新点燃两人之间曾经的情感。然而心已不在的徐悲鸿对她的冷漠态度,让她所有的努力都变得徒劳无功。两人开始频繁冷战,争执不断,甚至在一些小事上也会发生剧烈的冲突。回到国内后徐悲鸿立刻去找孙多慈,几乎将蒋碧薇抛在一旁,根本不再关注家庭。
1932年,南京的徐公馆内,蒋碧薇愤怒地命令仆人拔掉院子里的枫树苗。枫树在她眼里不再是美丽的装饰,而是孙多慈在徐悲鸿心中占据的位置。她觉得只有摧毁这些树苗,才能驱散心中的不安与怒火。
然而蒋碧薇的愤怒并未带来她期待的解脱,反而激怒了徐悲鸿。当他看到满院子被破坏的枫树苗时,他的怒火几乎要吞噬一切。他冷冷地对蒋碧薇说:“既然你把枫树都拔掉了,那这间公馆就叫‘无枫堂’吧。”
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刺入蒋碧薇的心中,“无枫堂”显然是一种暗讽——没有枫树的地方,也没有孙多慈的身影。这意味着这个家已经不再完整,缺少了孙多慈,缺少了那份徐悲鸿心中的温暖。蒋碧薇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想反驳,却只剩下无力的愤怒。
之后蒋碧薇将愤怒转向了孙多慈,她多次闯入孙多慈的学校捣乱,还试图阻挠孙多慈的留学机会,企图通过这些手段报复她眼中的情敌。蒋碧薇认为,若不是孙多慈的出现,徐悲鸿就不会离开她。
蒋碧薇的愤怒源自她曾经和徐悲鸿的深厚感情。她和徐悲鸿一样,曾是师生恋,甚至为了爱抛弃了他原来的家庭。而如今孙多慈的出现让她感受到了被背叛的痛苦。蒋碧薇虽然感同身受徐氏当年的无奈,但她依旧无法忍受自己成为那个被抛弃的人。
1935年,孙多慈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尽管她已具备相当的艺术基础,徐悲鸿仍不遗余力地为她谋求出国留学的机会,期望她能通过海外的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技艺。此时孙多慈的才华渐被更多人认识,她的画风已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特色。
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早已对孙多慈心生嫉恨。她深信正是孙多慈的出现夺走了她丈夫的心,使得两人的婚姻出现裂痕。蒋碧薇多次在背后作梗,试图阻止孙多慈留学的计划。在蒋碧薇的暗中破坏下,徐悲鸿原本为孙多慈筹备的留学计划最终宣告失败。
在留学梦想破灭后,孙多慈无奈回到家乡安徽,开始在安庆担任一名教员。虽然身处两地,但两人依然保持着联系,时常通过信件互通心意。徐悲鸿仍不愿看到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子消失在艺术的天空中,他不断鼓励她继续创作,写信告诉她,画笔是她的生命所在。孙多慈在孤独的乡村生活中,心情虽然低落,但依然坚持绘画,逐渐将创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1936年11月,一位商人花了120元从孙多慈手中买下了她的一幅画《黄山松》。这笔交易虽然不算大,但对于她而言,却是极大的鼓舞,仿佛在艺术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多年后孙多慈才得知,购买她画作的商人是舒新城,而为这幅画提供资金的,正是徐悲鸿。
为了鼓励孙多慈创作,徐悲鸿曾悄悄将2500元存入舒新城手中,专门用来购买她的作品。这笔钱对当时月收入仅300元的徐悲鸿来说,绝非小数目,甚至打破了他从不卖画的原则。这个举动,足以看出徐悲鸿对孙多慈深厚的感情与支持。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与孙多慈再次相遇,地点是长沙。这次重逢后徐悲鸿便安排孙多慈带着家人一起迁往桂林,开始了短暂而幸福的共同生活。在这片山水如画的土地上,徐悲鸿和孙多慈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两人一起画画,一起写生,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徐悲鸿对孙多慈的感情愈发炽热,他深知自己无法离开她,决定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1938年7月,徐悲鸿公开在报纸上刊登了与蒋碧薇离婚的声明,表明自己决定和孙多慈共度余生。对他来说,爱情与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他人生最强烈的追求,而孙多慈,正是他生命中的缪斯。
不过孙多慈的父亲,依旧无法接受女儿与徐悲鸿的关系。为了阻止这段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孙多慈的父亲最终决定为她安排婚姻,选择了许绍棣——一个不务正业、风流成性且已是鳏夫的男子。许绍棣的家世和背景远不及徐悲鸿,但在父亲的强硬安排下,孙多慈只能顺从这一命运。尽管她心中仍深藏着对徐悲鸿的爱,这段不被父亲看好的婚姻却终究还是走进了她的人生。
孙多慈和徐悲鸿的爱情,尽管被父亲的决定所阻挡,但那段深刻的情感仍然在两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上曾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而孙多慈的画作也始终承载着那份深深的情感。即便两人最终未能共结连理,彼此的艺术灵魂却早已深深交织在一起。
1953年9月,蒋碧薇在南京的一场画展中偶然与孙多慈相遇。两人已多年未见,岁月消磨了当年的锋芒与对立。如今,曾因徐悲鸿的风流情事而心生嫌隙的两位女性,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剑拔弩张。蒋碧薇首先打破了沉默,轻声说道:“徐先生前几天去世了。”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却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孙多慈的心。她的脸色瞬间苍白,眼中满是震惊与悲痛,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孙多慈久久无法平复情感,独自躲在房中,三天三夜没有见人。据说她为曾深爱的徐悲鸿守孝三年,而许绍棣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早已心知肚明。孙多慈的情感世界在徐悲鸿去世后彻底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沉默。
徐悲鸿生前曾送给孙多慈三首诗,其中一首尤为动人,至今仍被许多人传颂:“千言万语从何说,付与灵犀一点通。”简短的诗句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仿佛那种无言的心灵契合,早已超越了语言的束缚。
这也是徐悲鸿留给孙多慈最深刻的记忆——他们彼此最为了解,却最终错过了相守的机会。两人没有能够走到一起,似乎命运在不断给他们带来无奈的安排。1975年,62岁的孙多慈因乳腺癌去世。五年后,许绍棣在台湾去世,与妻子孙多慈的骨灰合葬在阳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