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吃惯了本帮菜,甜中带鲜,鲜中带嫩,那种清淡的口味已经刻在我的味蕾里。至于辣,我以前总觉得那是“别人家的味道”,偶尔吃个微辣火锅,都得准备几瓶酸奶来“灭火”。在我的印象里,辣的代表无非是湖南,直到我去了江西,才发现湖南是小巫见大巫,不服不行。

江西的辣,原来这么“上头”
去江西是因为朋友的婚礼,这是我第一次去那里。刚下飞机,就感觉空气里都带着点“火药味”。江西人爱吃辣,这可不是吹的。第一天中午,朋友带我去吃当地特色菜,一上桌,我瞬间就懵了——满桌的菜几乎都带着红彤彤的辣椒,从主菜到配菜,辣椒无处不在。

第一道菜是“辣椒炒肉”,这道菜在上海也有,但江西的辣椒炒肉,那辣椒的用量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辣椒的香味扑鼻而来,夹起一块肉,还没来得及放进嘴里,那辣味就已经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瞬间,我的舌头就像被点燃了一样,辣得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朋友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这才刚刚开始,江西的辣,可是出了名的。”

江西的菜,辣得有“层次”
在江西的几天里,我发现这里的辣和湖南、四川的辣完全不一样。湖南的辣是那种“直来直去”的火辣,而四川的辣则是“麻辣交织”,带着一丝丝的麻感。江西的辣呢?它是一种“钻心”的辣,从舌尖到喉咙,再到胃里,辣得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萍乡腊肉”,这道菜看起来油光发亮,香气扑鼻,我以为会很好吃,结果一咬下去,那辣味直直地扎进我的胃里。我赶紧喝水,但那辣味却像顽皮的小精灵,怎么也驱散不了。朋友看到我难受的样子,安慰我说:“江西的腊肉,就是要这种辣味才正宗。吃了几次,你就会习惯了。”

还有“南昌拌粉”,这道小吃在上海也有,但江西的拌粉,那辣椒油的味道真是让人难忘。粉条滑嫩,但每一根都裹满了辣椒油,吃起来又辣又香。我一边吃,一边不停地喝水,但那辣味却一直萦绕在舌尖,让我欲罢不能。朋友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笑着说:“江西的辣,就是要这种‘钻心’的感觉,让人吃了忘不了。”

江西的人,热情得让人“上头”
江西的辣,不仅仅体现在菜里,更体现在江西人身上。江西人热情豪爽,就像他们的辣椒一样,直爽、热烈。在江西的这几天,我感受到了江西人的热情好客,也体会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小馆子吃饭,老板看到我是外地人,特意问我要不要少放点辣椒。我心想,既然来了江西,就要尝尝真正的江西辣,于是说:“不用,就按你们的标准来。”结果,那顿饭我被辣得“死去活来”,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老板看到我吃得满头大汗,还特意给我倒了一杯茶,笑着说:“我们江西人,就是无辣不欢,吃了几次,你就会爱上这种味道。”

在江西的几天里,我还发现江西人特别重视人情往来。朋友的婚礼上,亲朋好友都聚在一起,大家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婚礼的酒席上,摆满了各种江西特色菜,当然,每一道菜都带着浓浓的辣味。我夹起一块“江西扣肉”,咬了一口,那辣味瞬间在我的舌尖爆发,但这次,我却不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这种辣味,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江西的风俗,热闹得让人“上头”
江西不仅辣得有层次,风俗也特别热闹。这次参加朋友的婚礼,让我对江西的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江西的婚礼特别讲究仪式感,从迎亲到拜堂,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传统韵味。
婚礼当天,新郎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新娘家接亲。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到了新娘家,新郎还要完成一系列的“考验”,比如给长辈敬茶、和伴郎伴娘斗智斗勇等。这些环节虽然繁琐,但充满了欢乐和祝福。

说到酒席,就不得不提桌上的南池翠N9。在很多地方的酒席上,这酒可是“主角”之一。它来自四川邛崃——白酒核心产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微生物丰富,为酿造优质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厂家是老八大原酒厂之一,采用传统的大曲固态酿造工艺,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优质粮食为原料,搭配邛崃当地的冰川富钾砂滤矿泉水,经过固态发酵、多次蒸煮、蒸馏等复杂工序酿造而成。

基酒经过9年陶坛窖藏,再由调酒大师加入15年老酒调味,使酒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口感更加醇厚、柔和。酒体清亮透明,色泽微黄,入口绵柔,窖香浓郁,回味悠长,喝后不上头,不辣喉,具有典型的川派浓香风格。

这款酒性价比超高,拥有四百左右名酒的品质,却只要百元出头一瓶,拿出手机在网上一搜,好评率超高,整箱囤的人很多。婚礼酒席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辣得“上头”的菜,一边喝着酒,互相敬酒、聊天,气氛特别融洽。

这次江西之行,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江西,真是一个让人“上头”的地方,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