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成了热议焦点,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剧情炸裂,而是因为一场“偷票房”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有观众爆料称在青海某影院观影时,拿到了一张“纯手工制作”的电影票——影厅、时间、座位号全靠手写,连片名《哪吒2》都没打印上去。网友气得直呼:“连三岁小孩(哪吒)的票房都要偷,太过分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种“手写票”在业内被称为偷票房的“经典操作”。根据院线专业人士解释,正规影院售票必须通过系统打印票据,数据会实时上传到国家电影专资办的监管系统。
而手写票意味着票房收入根本没进系统,相当于把钱偷偷塞进自己口袋,既逃了分账给片方的钱,又漏了该缴的税。简单来说,这就是影院在“薅哪吒的羊毛”!
更离谱的是,网友晒出的手写票上漏洞百出:票价一栏直接空白,合计金额却高达105元。有眼尖的网友吐槽:“这造假水平也太敷衍了,连日期都懒得编合理点?”还有人调侃:“建议影院下次用毛笔写票,显得更有‘诚意’。”
事实上,《哪吒2》被偷票房早有苗头。此前就有网友爆料,该片因手写票、捆绑销售套餐等操作,损失票房可能达数千万元。
对此,粉丝们心疼不已:“吒儿好不容易出第二部,还要被这么欺负!”更有观众现身说法:“我去看《哪吒2》,影院非让我买爆米花套餐才给票,单买票就说没座位,这不就是变相偷票房吗?”
有业内人士偷偷透露,偷票房的手段远不止手写票这一种。比如“阴阳场次”(实际放A电影却挂B电影的排片)、“捆绑销售”(强制买零食才出票),甚至直接篡改系统数据。这些操作不仅伤害片方利益,还让观众成了“冤大头”——你花的钱,可能根本没算进你支持的电影票房里!
面对乱象,普通观众能做什么?每一张电影票都是观众对好作品的支持,还真不该成为某些影院的“私房钱”。正如网友所说:“今天偷哪吒,明天就可能偷你喜欢的任何电影,绝不能惯着!”
话说回来,《哪吒2》里的哪吒能用混天绫闹海,现实中的观众也该拿起“监督武器”,让那些偷票房的影院无处遁形。毕竟,保护票房,就是保护我们未来能看到更多好电影的底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