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日,是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历史久远。
东汉的《风俗通义》里有“五䌽丝五月五日,以五䌽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后汉书》礼仪志中有“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风俗通义》写的是汉朝民间,在五月五日,用五色的丝线绳索,系在手臂上,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刀剑创伤,以及鬼魅缠身,让人不得瘟疫。
《后汉书》礼仪志,是写的皇家贵族的节日风俗,用五色彩丝编制的绳索,悬挂在门庭上,衣服上也挂着五色的丝线,或戴着颜色鲜艳狰狞的面具,这样做,是防止瘟疫鬼魅之气上身。
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在农历五月五日?
有人说,这是先秦楚国大夫屈原死在五月五日,是楚国的风俗,因为汉朝的大一统而流行。
但是还有一个说法,“齐景公初置重阳端午”,“齐景公始为登高及竞度。”当然这种说法,是宋朝人写的,在当时是否有古籍支撑,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不过,也将端午,列为先秦就有的节日。
一,周朝的五月。
实际上周朝《礼记月令》中,有着关于五月特殊的记载。
“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说,仲夏农历五月,命令人们不要采集蓝草等对纺织品进行漂染,不要焚烧农作物的秸秆以及树林,家家户户不要关闭门窗,停止集市和交易,给与囚犯照顾,保证他的饮食。
这个月,因为太阳达到一年中最高的位置,阴阳两种气息在交替,容易造成死亡。那么作为人,要处处防护隐蔽身体,不要焦躁,不要纵情享乐,要清淡饮食,节制欲望,稳定心气。官员们要宁静,不要小事就动用刑罚,要社会安宁稳定。
这很奇怪,为什么在周朝,这么看待和对待五月?
从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可以看到,东周到西汉时期,尤其是东周,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两度,在北方,有大规模的水泽,适合水生的竹子和现在只能在长江流域生存的梅花,南方比现在更温暖。
那么也就是在农历五月,北方就有类似南方现在,高温高湿的气候。而在古代医药条件落后的环境中,这样的气候,容易造成瘟疫流行,百病丛生,人员减口。
仲夏一方面阳光炙热,太阳会运行到一年最高处,就在头顶,另外一方面,雨水增多,潮湿郁热。布匹纺织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在这样的气候里,布匹下水漂染,容易发霉腐坏,造成重大损失。不要焚烧,是因为容易引发火灾,不要晒布匹,因为晒了也没用,因为暴雨时来,功亏一篑。这倒让人觉得纺织业在周朝的重要。
为什么会关闭交易市场呢?还是因为气候潮湿闷热,无论是布匹还有粮食,此时交易,都属于风险极大。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气候容易滋生瘟疫流行,一旦有瘟疫,便会造成更大的人口损失。要善待囚犯,改善饮食,一方面认为囚犯阴气很重,死亡会产生鬼魅和瘟疫吧。这倒是很明智。
古人当然没有现代科学这么细致的研究疾病的起源,但是五月明显是瘟疫和死亡增多的季节,他们笼统归结为,这是太阳到了夏至的时候,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不和谐。有条件的官员和人,要求他们饮食清淡,避开太阳,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周朝,用兰草香花沐浴,一方面是祭祀神灵,认为花香可以通灵,同时也起到防治此时容易滋生的皮肤病。
可以说,五月避毒,在周朝就已经通行,且有官方指导。农历五月自古以来就是全民卫生防疫月。
二,周朝的午月午日
五月在先秦,就是一个慎重的月份,因为这个月,有夏至。而夏至,是皇权的象征。那是一年中太阳到达人的头顶,白昼最长,阳光最炙热。古代帝王被认为是太阳神的化身,都会有隆重的相应的仪式。
那么在先秦,还有一种天干地支产生的五行学。五月对应的是午月,而午,则代表着阳气,午日,则代表着阳气旺盛的日子。
所以,在民间,五月最重要的日子,定为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这个午日,未必是农历五月五日当天,因为我查了资料,今年的午日,是农历五月六日。
在先秦,道家医药家认为,午月午日的草药,凝聚了夏天的精华,药效特别好。所以民间流行午月午日,采集佩戴服用草药,用草药沐浴辟毒。
端午,指的就是午月的第一个午日。所以先秦的人们过的是五月重午,端午。
在周朝,就流行午日这天,用兰草沐浴以防治疾病。
三,屈原和端午节
那么屈原过端午节吗?理论上他应该知道端午的重要,因为他也沐浴过兰汤,在贬谪到湘江的岁月里。
所以端午节的历史,应该比屈原古老。
但是,端午节因为屈原而更盛名。
因为楚国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爱国,投水自尽的忠臣,在端午节自发的给这位官员,以最盛大的招魂仪式。
那么屈原死在什么时间呢?是五月五日,还是五月午日?
实际上正是这微小的区别,更让人感慨。因为屈原很可能并非是死在这两个日子,他应该是在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的某一天。但是他的死讯震撼了所有知道他的人。从而这盛大的端午,因为他的死,叠加了更多的悲情。人们纷纷涌向江边,那本来是祭祀蛟龙的祭品和龙舟,因为屈原更加繁多,而那龙舟则承载了楚人的悲愤和进取。
四,五月五日端午节
到了汉朝,因为午日时间不定,故而官方固定在农历五月五日,但也沿袭着一贯的名称,叫端午。
而“午日”在很多地方,就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代称,和真正的“午日”没有太大关联了。当然如果你选择在午月午日,进行祈福,也别有一种古老的传承美。
端午节,吃粽子,佩戴五色丝线,兰汤沐浴,佩戴辟邪香囊,总的而言,是历代中国人征服气候,注重健康的一种传承。其中又包含了爱国文化精神的绵延。
端午节也成为传统的四大节日,成为人们团聚,敬老爱幼的民情佳节。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