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山岭长城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金山岭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开工仪式,以“国韵长城 映耀百年”为主题,围绕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广大游客与网民一起走长城、看长城、话长城、颂长城。
活动由河北省文物局、承德市文物局、滦平县人民政府指导;滦平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金山岭经济区管理处主办,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金山岭文旅集团、河北途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仪式上,滦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党组副书记李秀宏发表致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国家为保护长城文化遗产推进实施的重大工程,金山岭长城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的核心段落,承担着建设探索发展模式和示范的重任,保护长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作为国礼中的长城、国歌中的长城,金山岭长城正逐渐成为文物传承保护的新地标,我们将通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挖掘长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让长城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鲜活起来,更好发挥成风化人的作用,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在文化公园建设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在保护、传承和利用中,为滦平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承德市文物局副局长相阳发表致辞:希望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在项目实施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各参建单位精心建设、精益求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把金山岭长城保护修缮工程打造成标杆工程,样板工程,为建党百年献礼。
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赵仓群发表致辞:今天开工的金山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展示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助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体现,项目参与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研究,扩大社会共识,切实保护好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展示长城厚重的文化内涵,发挥长城资源的综合效益,丰富长城保护金山岭经验,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金山岭智慧。
我在长城修文物,争做“最美长城守护者”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金山岭长城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开工,将对濒危损毁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预防性主动性保护。金山岭长城历年累积的保护修缮方法和经验得到长城保护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利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致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金山岭段)打造成为保护传承的教科书、文旅融合的示范区。
活动还对曹云云、汪亚慧、林长友、白春向、黎凤莲等金山岭长城保护员进行了“最美长城守护者”的荣誉表彰,一代又一代“守城人”展现了文物工作者守护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和斗志。线上发起的“我在金山岭修长城”互动H5,在传播长城保护知识的同时,引导广大网友一起加入长城保护的队伍,让文化遗产在润物无声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滋养。
我在长城话非遗,走近长城脚下的非遗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本着“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生态说话”的理念,金山岭长城充分挖掘利用文物、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活动期间推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主题图片展、走进滦平非遗展、第九届金山岭长城杏花节摄影大赛展、“我在金山岭修长城”保护成果展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游客提供欣赏的平台。
滦平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带,山戎文化、长城文化、使辽文化、普通话文化、皇家文化、古城文化等众多文化在这里交融,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滦平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7项,市级名录11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16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让各类文化遗产“活”起来,让群众真正走近文化遗产、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助推剂。
我在长城放肆嗨,开启夏日的浪漫奔赴
6月12日当天,民乐、太极、汉服等表演亮相古老长城,唯美动人。“百年国韵·年少有城”场景化主题打卡点,更是吸引了广大游客拍照打卡。线上,推出“日出金山 云瀑万顷”“守护金山 风华正茂”“日落金山 红霞漫天”三场直播,全国知名网络大V、旅行达人、短视频达人在金山岭长城砖垛口广场、将军楼、西五眼楼、桃春口、西域楼等直播点,通过主播们的镜头云端呈现金山岭“日照金山和落日晚霞”的壮美景观,并带领网友了解长城修缮工程全过程,开启了一场守护长城、打卡金山岭的盛夏之旅。
截至目前,各直播平台累计吸引550万网友线上围观,网络话题#我在金山岭修长城#阅读量超2000万,网友纷纷喊话“这个夏天一定要打卡金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