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拒完林冲拒晁盖,王伦至死不明一个道理

杀犬看文化 2024-03-24 14:12:34

白衣秀士王伦看看林冲那乞求的小眼神,又看看手中柴大官人的那封介绍信,心中思虑万千,真是遇上了一个老大难。但是心中的犹豫也只是一刹那,便做出了最终决定,只是这拒绝的话不太好说出口。

创业维艰,挣出梁山泊这点儿家底,实在不容易啊!想当年,他王伦不过是个不第秀才,去东京没有捞着铁饭碗,在山东老家那是要被人笑死的,读书人脸皮薄,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去见父老乡亲。

忽然他灵光一闪要去做贼,于是靠着一张嘴,说服两个兄弟杜迁和宋万,三人合股霸占了梁山水泊。如此一来,搞得附近的渔民如阮氏三兄弟等不能再随便打鱼,生计陷入艰难之地步,渔民朋友们对断了自己财路的王伦等人是又怕又羡慕。

有时候,被人羡慕不一定是牛逼,被人怕则一定是一种不含糊。王伦对自己转型后的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吃喝不愁,还有人怕自己。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可是,柴大官人招呼也不打,忽然介绍林冲来入伙,这就让人郁闷了。

那柴大官人到处撒钱交朋友,不止是王伦,就是梁山泊上的其他兄弟,大部分都受过柴大官人的好处,收到的红包沉甸甸,因而他们跟柴大官人的关系都很不错。

不管怎么样,现在柴大官人这位财神爷的介绍信已经摆在了眼前,帮着安排一个人也是应该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王伦看得比较远,而且一下子就看到了关键所在。

林冲是东京呆过的,做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的本事。而自己的两位兄弟杜迁和宋万,虽然也有些本事,但是跟林冲一比那可就差远了。

也就是说,这个林冲是不好安排的。一旦让林冲入伙,首先就有一个大小王的问题。以林冲的本事,杜迁宋万比不了,而自己也根本忽悠不住。万一林冲要做大哥,绝对是分分钟的事,这不是鸠占鹊巢,让自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吗?

所以,对于这个本领太大的林冲无论如何不能给他offer。最终,王伦抠抠索索,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能收容林冲,但是却会提供十块钱的打车费,去别处看看吧!

林冲快要哭了,说自己不反对996,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来的,请务必收容,俺愿意做门口的保安,给哥哥牵马执鞭。

这话说的很感人,杜迁宋万连同那个开黑店的朱贵,都扑通跪下给求情,好话说了一箩筐,留下林教头吧,添双筷子的事,要不然也太不给柴大官人面子了不是?

王伦一看,气到冒烟儿,这可咋整?杜迁宋万你们这俩哥们真是不开窍,我这么做也是为你们好啊,来了林冲,你俩还能坐办公室吗?扫厕所去吧!

但是这样的心里话,只能说给聪明人听。此时的王伦应该颇为苦闷,自己就像孙权,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底下人全部要投降,只有自己坚决不投降。孙权还有个鲁肃呢?自己却连个知心人也没有,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就说这接纳林冲,万一人家后面逼宫了,自己肯定连扫厕所的机会都没有,而杜迁宋万确实可以去扫厕所,甚至还能继续坐一把交椅。王伦不免要感慨一句,做大哥实在是太难了。

无论如何,犯众怒都是不明智的。于是,王伦只好编个别的话来解释,说林冲本来是官府的人,现在突然要入伙,就怕他是个间谍呀!

这话当然是没有任何信服力的,林冲也做了自我解释,他是恶了高太尉,被刺配沧州,又烧了草料场,杀了陆虞侯等人,早就成了全国通缉犯,走投无路,这才在柴大官人引荐之下来梁山泊落草。王伦只是不信,最后说那就交来一个投名状吧!

林冲并不懂道上的专业术语,还以为是签合同之前写个保证书,说自己粗通文墨,拿笔来,这就给写个投名状。朱贵等人都笑,然后解释说,是让林教头下山杀个人,拿人头来做投名状。这样,大家身上都有人命,也就彼此不相疑了。

林冲明白之后,并没有任何犹豫,说自己这就下山纳个投名状回来。王伦定了个期限,三日之内,没有投名状,那就只好让你走了。

第一天,一个人也没有见着。林冲闷闷不乐。王伦却是笑容满面。梁山泊是王伦的地盘儿,林冲应该不是运气差的问题,背后或许是王伦在搞鬼。第二天,来了人,却是三百多人的队伍,林冲怕弄不过,不敢下手。这一天又是空手而归。

林冲已经开始怪自己的命不好了,准备卷铺盖走人。朱贵就过来安慰,不是还有一天吗?别灰心!

第三天,来了一个人,挑着担子,林冲有些激动,虎吼一声就上了,那人却是个机灵鬼,扔下担子,撒腿就跑,比博尔特跑得还要快,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林冲直跺脚,嗐!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还让他给跑了!看那丢下的担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同伴对林教头说,这么多金银珠宝,拿上山去也抵得上一个投名状了。

就在这时,来了一个猛人,手持朴刀,大呼还他的担子。林冲让同伴赶紧挑担子上山,自己来拦住那人。

来的猛人正是青面兽杨志,战力不在林冲之下,两个人一时打了个难解难分。就在这个时候,王伦带着人来了,让别打了,不如坐下喝杯茶。

青面兽杨志自报家门,王伦表现的非常热情,还套近乎说自己在东京考试的时候,见过杨伯伯呢,最后更是明言,希望杨志能加盟梁山。

好家伙,这一冷一热,对比太过鲜明,林冲估计早就想上去捶王伦一顿,看不起谁呢?如果林冲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误会王伦了。王伦极力想要拉杨志入伙,其实还是为了能让林冲顺利留下来。

王伦本来是不欢迎林冲的,为什么又突然变了呢?因为他发现,不接纳林冲,就会让自己犯众怒,那么他这头把交椅还是坐不稳。

要是有了武功高强的杨志,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与林冲同时入伙,那就可以相互牵制,他王伦居中搞制衡,那就爽歪歪了。梁山的实力增强了,他王伦的大哥地位也更稳了。

但是,杨志断然拒绝,人家几代忠良,怎么能落草做贼呢?知道挽留不住,王伦也只好让杨志去了。

这一情节里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王伦善于玩制衡之术,一个林冲他不敢留,一个林冲和一个杨志,他就乐于接收了。

做大哥的,越是自身没有本事,越是爱玩制衡。王伦是个书生,战斗力几乎为零,如何能做梁山大哥呢?你看看他手下的杜迁和宋万就明白了。这俩哥们半斤八两,不正好可以相互牵制吗?

这里我们就要特别说明一下了,那时候梁山只有三个头领,头把交椅是王伦,杜迁和宋万分别做第二和第三把交椅。朱贵就不配坐一把交椅吗?本来是配的,但是这么一来就打破了平衡,王伦不好管理,所以这或许也是朱贵被委派在外边开酒店的重要原因。

杨志走了,这就让王伦的制衡计划落空。而再坚持拒绝林冲加盟,又是肉眼可见的犯众怒局面。所以王伦最后勉为其难接纳了林冲。但是你可以想象,王伦一定会对林冲有着极为针对性的严格限制,那么林冲心中的憋屈也自然会与日俱增。

林冲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但是当忍耐达到一定的阈值,势必要爆发,长枪在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后来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事发后也想来梁山求庇护。其中就有渔民阮氏三雄,一个个虎背狼腰的,王伦一看对方的样子,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万万不可,庙小藏不下真神,浅水难养大鱼,这次非常坚决地下了逐客令。

晁盖拿出了金银珠宝,说自己不是空着手来的,这些钱够山寨弟兄吃三年的。王伦看后心中只是更加发虚,战力爆表又多金的晁盖七星入盟,那可比当初的林冲入伙要严峻的多。因而推辞的更厉害了,总之就是不欢迎。

此时触景生情的林冲终于突破忍耐的阈值,又在吴用眉来眼去的煽风点火之下,哪有不火并的道理。只见林冲怒发冲冠操刀在手,一把揪住王伦,如提小鸡一般,上去就是一刀,直接放血!

杜迁和宋万当场吓的腿软,他们心中或许有那么一丝后悔,当初真不该跟王伦对着干!后来梁山是越来越兴旺,这哥俩则是越来越尴尬,座位再排都要排到门外去了,再也不敢说自己曾经是二把手三把手了。

聚义厅内,王伦身首异处之后,林冲也是有些脑子的,自己势孤力单,肯定坐不了头把交椅,于是转而拥立晁盖做山寨之主。梁山泊就此迎来了晁天王的时代。新头领新气象,梁山泊的实力大增,聚义厅好生兴旺。估计最快乐的就属阮氏三雄了,他们终于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一般来说,王伦小肚鸡肠气量狭小,排挤林冲又拒晁盖,逐客令一道又一道,终于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如果王伦当初欣然接纳林冲,又欣然接纳晁盖等人,他就能有好的结果吗?

还是鲁肃对孙权说的那些掏心窝子话,谁都能降曹,唯有主公不可!王伦既然坐在头把交椅上,当梁山泊的势力严重失衡以至于失控的时候,他是无论如何都要挨那一刀的。

这倒不是说王伦的悲剧不能避免。最根本的是,大宋的江山气数已尽,梁山伯注定是要成为天罡地煞们的根据地,附近的阮氏三雄不是早就艳羡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的生活了吗?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王伦如果真的精明,那就该主动让出梁山泊,自己赶紧搞一笔钱,取个年轻媳妇爬山游玩去。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既然没有那个能力控制梁山泊,为何还要苦苦玩制衡去维持那摇摇欲坠的头把交椅呢?

也不是说不第秀才就不中用,黄巢也是个不第秀才,又是王伦的老乡,人家是真的猛,破潼关,入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很显然,王伦没有黄巢那样的能力和气魄。明明是个村长的才能,却霸着梁山伯这个军事要塞,严重德不配位,这当然是很危险的。

自古都是形势比人强,王伦倒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而且他还是有一些眼光的,看人准,看形势也不差,悲剧就在于他不愿也不肯放手。否则的话,他可能会有另外的结局了。

大争之世,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以随便笑黄巢不丈夫呢?宋押司就很会利用形势,时机不到是无论如何不肯去梁山的。

(完)

0 阅读:1
杀犬看文化

杀犬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