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全球离不开中国制造,工业体系太成熟,超越美国只需时间

军志方略 2025-01-22 10:55:15

当今世界,军事力量的较量越来越体现在技术和装备的竞争上。而在这场较量中,中美两国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主角。在分析中美军事对比时,俄罗斯一些军事专家的观点值得注意。他们认为,中国的军事强大,并不是单靠技术上的突破,而是依赖其强大的工业体系。如果中国能够持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最终超越美国的可能性并非天方夜谭。

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提到,实际上,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了超越美国的潜力,而这个“潜力”在某些领域的表现已经很明显,甚至不需要等到2049年,今天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冰山一角”。他的言论不无根据。以无人机为例,中国不仅占据了全球80%的产能,甚至许多其他国家的无人机零部件也是中国制造的。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世界的无人机产业,几乎都绕不开中国。

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并非简单的模仿或跟随,反而凭借着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快速把生产成本压到全球最低,而生产效率却高得令人惊叹。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种低成本且高效的制造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锁定效应”。如果他们禁止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很可能会陷入“没有替代品”的困境。这一现实,恰恰是中国工业体系在全球市场中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体现。

当然,除了无人机,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快速进展也备受关注。俄罗斯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曾被认为相似,但从生产能力来看,中国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在这一领域超过美国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自20多年前开始研发这一技术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从双锥体弹头到如今的滑翔体弹头,中国的步伐稳健而快速。与此相比,虽然俄罗斯的“锆石”导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先进性,但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依然与中国存在差距。

同样,在全球军事竞争中,中国的强大不仅仅依靠某个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来自于中国整体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实力,尤其是在武器生产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在全球军事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举例来说,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凭借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度集中的工业体系,已经牢牢把控了全球市场份额。甚至一些西方国家,在军事装备需求上都不得不依赖中国的生产能力。如果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中断,这些国家可能会陷入无兵可用的困境。

中国的工业能力正是中国军事崛起的根基。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国家的制造业像中国这样强大。中国的制造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领域,这也意味着,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其军事力量的快速增长。这种强大的工业能力,不仅仅是现代化的武器系统能够快速问世的保障,更是中国在全球军事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更有趣的是,尽管中国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其方式却远没有美国那种“浮夸”的姿态。与美国的军事发展相比,中国的军事进步显得更为务实。以歼-20战斗机为例,最初的歼-20虽然采用了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但中国凭借自身的灵活性,不断寻求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务实的态度,是中国军事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然而,在美国方面,情况却显得有些不同。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变得更加注重政治和经济上的“务虚”,而忽视了真正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大量的科研项目虽然看似宏大,但许多最终都陷入了停滞状态,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成果。

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计划曾一度声势浩大,宣称能够在一小时内打遍全球,但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依然没有实现,许多原计划中的飞行器都已经下马。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也因此暴露出其对军费的依赖,甚至出现了资金浪费的现象。

依旧留在PPT上的FA-XX

相对而言,中国则更加务实。中国在军事技术的创新上,既有突破,也有必要的妥协。正是这种务实和灵活,使得中国能够在军事建设中抓住了机会,弯道超车,缩短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中国的超音速导弹技术、无人机生产能力以及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在这场全球军事竞争中的快速崛起。

1 阅读:77
军志方略

军志方略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