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阿根廷总统米莱上任已经过了一年多,米莱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可以说是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米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向。
据彭博社报道,米莱在采访中提到了去年巴西G20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及其他官员的积极会面。米莱说:“我们认为,阿根廷和中国拥有互补的经济,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去做——中国是伟大的贸易伙伴。”
当被问及上任后对中国曾经的负面评论有无转变时,米莱坦言:“有时候人必须学习”。这句发言也瞬间引来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彭博社对此评价道:米莱展现出了务实的一面。
确实,自打米莱当上总统,一直在试图拯救阿根廷的经济。而在这个过程中,米莱对中国的态度和看法也在一点点转变。
从竞选时期“中国是刺客”、“将与中国断绝关系”的嚣张态度,到去年将中国描绘成“有趣的贸易伙伴”,再到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又称中国是“伟大的贸易伙伴”。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米莱的对华态度在不断的软化。这和米莱的“休克疗法”是分不开的,毕竟中国和阿根廷之间的经贸合作密切,如果在米莱给阿根廷“休克治疗”的过程中,失去中国这个重要伙伴,将会给阿根廷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特别是中国在米莱上任之后,并没有因为米莱此前的言论记恨米莱,甚至帮助阿根廷解决经济危机。
去年6月,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米莱遍访群友,但是无人援助。关键时刻,还是中国伸出了援手,续签了价值35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帮米莱缓了一口气。
也正是这雪中送炭的举动,让米莱开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米莱也是真正当了总统后,才深刻认识到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性,这才有了米莱上任后的第一次对华态度的转变。
在债务危机之后,米莱意识到,需要大力发展阿根廷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可是面对全制造业的中国,阿根廷又能卖什么给中国呢?
还真有,那就是牛肉。
其实阿根廷盛产大豆、牛肉、矿产品,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这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米莱的“休克疗法”让阿根廷的物价飞涨,其中牛肉价格的上涨导致阿根廷国内牛肉储量堆积,阿根廷通过与中国开展“牛肉贸易”既可以换取外汇,又能缓解债务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有人说,米莱不是一直和特朗普关系友好且密切吗?那么阿根廷会不会跟随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起围堵中国呢?
毕竟米莱可是应邀前往华盛顿参加了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总统就职典礼。
目前看,米莱和特朗普两人的关系仅仅局限在个人层面上,是因为两人在个人风格上极为相似。但是真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事上,两人就不一定能看对眼了。
众所周知,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新政府一定会大力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并对加拿大、欧盟几个重要盟友发出了关税威胁。
对盟友的刀尚且如此犀利,不对阿根廷趁火打劫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更不用提美国和阿根廷的合作了。而且在大豆和牛肉等领域,美国和阿根廷还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而中国作为仅次于巴西的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米莱选择中国作为主要合作对象,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毕竟,眼下美国的态度暧昧不清,全球经济很可能因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主义”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处境下,阿根廷无法承受与任何一个大国的分歧,所以对米莱而言,对中美两边都不得罪,才是最符合阿根廷利益的做法。而米莱对特朗普讨好,或更多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免得惹祸上身。
从他坦然承认竞选时对中国的判断失误,敢于自我批评的态度看得出来,相比起某些为迎合国内“政治正确”炒作“中国威胁”,塑造所谓强硬人设、损人不利己的西方政客,米莱还是清醒的。
眼下阿根廷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很多,而中国可以在经贸、能源矿产、金融等领域与阿根廷展开更为广阔的合作,合作共赢才是国与国之间关系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正是这种坦诚,让米莱在过去一年中,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相信这种转变,能给中阿的未来合作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