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着血与泪的“应许之地”:中东战争爆发前巴勒斯坦的纷乱历史

星辰与大海 2023-10-24 08:24:00

最近巴以冲突的消息可谓是占据了许多人手机的头版头条,有人疑惑于双方为何大打出手,有人纠结于孰是孰非,有人困惑于当地混乱的历史,还有人可能连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在哪都不是很了解。

本期开始将通过数期文章,用较为清晰详细且尽可能不生硬的文字带领读者了解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从人类文明早期到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的历史,以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如今发生在那块土地上的腥风血雨。

本期文章将讲述从犹太民族诞生的宗教神话古早时代到1948年建立以色列国之间的犹太历史。全文约55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纷繁复杂的巴勒斯坦古代史

古代迦南地区(如今约旦河以西,今巴勒斯坦地区及其附近)是一个文明繁荣、人口稠密的“十字路口”地带,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在这里融合、碰撞。

宗教与神话是古代社会不同族群人们构建认同感不可或缺的“工具”。放眼整个世界,大部分宗教都信奉多神论,甚至是认为万物皆有神灵,早期各民族的宗教则更是如此。但在迦南这块土地上的希伯来人做了一项领先版本的决定,率先捣鼓出了世界上第一种一神论的宗教,并将其命名为“犹太教”,信奉了犹太教的希伯来人也逐渐成为后世人们所称呼的犹太人。

犹太人在《塔纳赫》中所宣称的犹太人在先知的带领下从埃及逃回迦南地(巴勒斯坦)

犹太教的著作是《塔纳赫》,后世源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将《塔纳赫》作为《圣经》的《旧约》部分。现在许多西方学者为了避免宗教与民族矛盾,将《塔纳赫》称为《希伯来圣经》。

将自己民族的早期历史神格化是许多民族记叙历史惯用的手段。《塔纳赫》中称耶和华许诺将“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给予犹太人以建立家园,于是生活在埃及境内的被压迫的犹太人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前往迦南地。

书中还说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有一个孙子名为雅各,曾经于天使摔过跤,因此获得“以色列”之名,意为“与神摔跤者”,这也就是后世“以色列”国名的由来。雅各生有12子,每个儿子都建立了一个犹太部落,最终在公元前11世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组建了“以色列联合王国”。以色列联合王国在传奇的所罗门王手中到达巅峰,但所罗门王死后却迅速衰落,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北方为以色列王国,南方为犹大王国。

后来,亚述帝国与巴比伦帝国先后灭了南北两个犹太国,巴比伦人还将迦南地区的绝大部分犹太人抓为奴隶,押往两河流域世代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如果巴比伦帝国一直存续的话,那么这批犹太人大概率会被屠杀殆尽或者被迫与其他民族的奴隶通婚融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犹太人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人掳到两河流域,但没过多少年后的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皇帝居鲁士征服了巴比伦。在征服过程中,被奴役的犹太人积极为居鲁士大帝提供帮助,以换的自身的自由,居鲁士后来也如约将犹太人释放。

(居鲁士释放犹太人不光是为了报答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提供了帮助,而且波斯帝国境内民族成分复杂,让犹太人回到迦南地进行羁縻统治治理成本将要小很多。此外,居鲁士的下一个目标是征服实力强大的埃及,战争需要大量经费与兵员,而奴隶主手中的奴隶是无法直接给帝国提供税收与兵役的,因此不光是犹太人,帝国境内许多其他民族的奴隶也被居鲁士大帝还以自由身。)

(上图)居鲁士大帝建立的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其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陆,当然许多地区都是间接统治。

回到故地的犹太人过了百来年相对安稳的日子,战乱再次来临。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顺手将犹太人的领地纳入麾下。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王国)虽然是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但却十分短命。在征战完印度地区回国的路上,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暴死于巴比伦地区(有学者研究称是死于恶性疟疾,也有人认为是死于手下将军的毒杀),年仅33岁。

亚历山大死后,其亲信与手底下的将军们瓜分了领土,犹太人所在的迦南地(巴勒斯坦地区)则处在由亚历山大曾经的将军塞琉古一世建立的塞琉古帝国(一个希腊人主导的帝国)与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领土交界处,战乱不断。

塞琉古四世在位时,他不断给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施压,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这大大加深了犹太人与希腊统治者的矛盾。在此后的日子里,犹太人不断发起暴动反抗塞琉古王朝的统治。

鼎盛时期的塞琉古王朝版图

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四世在位时,在一次征伐埃及的战役中,由于新生的罗马政权的干涉,希腊军队不得不撤出埃及。在回程途中,安条克四世路过圣城耶路撒冷时遇到了一场犹太人暴动,安条克四世对犹太人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并且洗劫了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圣殿。盛怒之下的安条克四世打算将治下所有犹太人都希腊化,并且打算将耶路撒冷的圣殿改建用来祭祀宙斯。就在犹太人要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犹太教世袭祭司所在的马加比家族带领犹太人进入山区顽强抵抗塞琉古王朝。犹太人在马加比家族领导下顽强抵抗加之塞琉古王朝逐渐式微,马加比家族逐渐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之后罗马人占领了巴勒斯坦,将其划入叙利亚行省,并且空降了领导来羁縻统治该地区。

(犹太人认为历史上他们建立过两个圣殿,第一个圣殿被巴比伦人所毁,第二个则被罗马人摧毁,他们认为如今耶路撒冷的哭墙便是第二圣殿的一部分遗迹)

圣城耶路撒冷的哭墙

在罗马人统治下的犹太人已经上演着历史上出现过的事,依旧是不断被压迫不断进行反抗,循环往复不死不休。终于,在公元66年到70年,犹太人与罗马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帝国的军队直接踏平了耶路撒冷,大量犹太人为了避免被屠杀逃亡各地。随后的数百年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依旧不断与统治政府发生暴力冲突,更多的犹太人逃离此地。待基督教开始广泛传播后,害死耶稣的犹太人便更不受人们的待见了。

由于不被人待见,犹太人在欧洲、西亚、北非只能做一些不体面或吃力不太好的活维持生活,比如替领主收税、进行金融贸易活动如放贷(古代社会并不认为金融活动是体面的行业,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犹太商人夏洛克就是当时人们对犹太人的普遍看法)。这些职业不光不体面,更容易拉仇恨,每当领主或国王治下的民众发起暴动时,领主或国王就会把为自己工作的犹太包税商人推到台前用以平息民众怒火。

(上图)耶路撒冷城内的阿克萨清真寺。历史上的耶路撒冷被穆斯林统治的时间更久,与人们如今的刻板印象不同,中世纪的伊斯兰教政权下的国家比基督教政权下的国家更加文明开化,无论是道德水准还是科技层面。讲述十字军东征的电影《天国王朝》中有着较为贴切的体现。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穆德称自己得到了真主的旨意,随后创立了伊斯兰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脱胎于犹太教的《塔纳赫》,三教中所提到的耶和华、上帝与真主其实都是一人;书中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所认为的祖先;三种宗教也都将耶路撒冷作为第一圣城。

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有着更强的传播力,短短数十年便将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凝聚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如龙卷风般吹向西亚、北非与东方。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将巴勒斯坦地区从东罗马帝国手中抢下,随后的数百年内,巴勒斯坦地区都基本处在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下(十字军东征时期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过数个基督教国家)。

社会地位提升,“复国主义”萌发

16世纪,奥斯曼开始统治巴勒斯坦,也是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最后一个以色列教帝国。奥斯曼是一个土耳其人统治的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帝国境内的民族问题一直是奥斯曼所头疼的。为了缓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矛盾,奥斯曼将耶路撒冷城分为四块区域,分别是亚美尼亚人区(东正教)、穆斯林区、犹太区和基督徒区(天主教)。

犹太人境遇的转折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紧密相关。资本主义帝国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宰后,大量从事金融业的犹太人从被人看不起的奸诈商人一跃成为人上人,诸如在互联网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犹太人。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帝国毋庸置疑的老大,得益于议会制度,许多犹太人开始进入英国政坛。英国议会的第一位犹太裔议员是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他的弟弟安东尼·罗斯柴尔德则被英国皇室册封了爵位。犹太人逐渐深度参与英国的政治,更是在1868年出现了第一位犹太裔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本杰明·迪斯雷利

随着犹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与18、19世纪以来民族国家概念的崛起,一部分犹太人自然而然有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想法。(在民族国家意识崛起前,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并没有太深的民族观念,以现在民族国家的概念去理解古代的国家领土和主权往往只能得到一笔糊涂账。)

最先公开提出建立一个独属于犹太人家园的构想的是一位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记者——西奥多·赫茨尔。赫茨尔提出犹太人应该去阿根廷或“应许之地”巴勒斯坦建国,而英国的殖民地大臣则提议让犹太人去乌干达。这种鼓吹犹太人应该独立建国的思想便是所谓的“锡安主义”(锡安是耶路撒冷附近一座山的名字)。许多人犹太人会将锡安主义称为“犹太复国主义”,这明显是强词夺理,在民族国家意识出现前的巴勒斯坦有过许多政权,在犹太人这个族群出现前有,出现后也有。而且在犹太政权消失在巴勒斯坦后,当地也还一直有不少犹太人居住,成为某一帝国治下的公民。这种打着宗教旗号在阿拉伯文明根深蒂固地区建国的行为倒是有几分东征十字军在中东建国的意味。

西奥多·赫茨尔

第一次“锡安主义”大会结束后,绝大部分与会者支持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方案,在所谓主许诺的“应许之地”建国无疑是更具宗教吸引力与号召力的。

当时的巴勒斯坦还在奥斯曼帝国手中,虽然奥斯曼已经行将就木,但没有自己武装的犹太人无法直接将巴勒斯坦抢过来,于是他们就先通过移民的方式先将一部分人运过去,作为日后搞事的储备力量。欧陆地区的富商犹太人出资给那些没啥钱的犹太人,让他们移民去巴勒斯坦,给他们提供购买住房与农场的资金,这些犹太移民被当地其他民族的人成为“新依舒夫”,而当地的犹太人则被称为“老依舒夫”。

面对大量的犹太移民,奥斯曼帝国政府选择了默许。因为犹太移民的到来可以稀释当地其他民族的力量从而减少自己的统治成本,而且犹太人还会给帝国带来不少的贸易利益与科学技术。

哈伊姆·魏茨曼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锡安主义者都只能默默积蓄力量,等待变化的出现。一战的到来给了锡安主义者一个巨大的契机,他们打算借英国之手将巴勒斯坦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拆解出来。在英国的知名犹太人士组建了声势不小的游说团体,成员主要有罗斯柴尔德家族与著名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哈伊姆·魏茨曼出生在沙俄治下的白俄罗斯,后去英国发展,是所谓“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色列建国后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不过以色列的实权首脑是总理)等。

一战中,英国为了得到奥斯曼帝国境内其他民族的支持,英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夸大其词的承诺,比如许诺阿拉伯人建立一个独立王国,也包括许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英国人在承诺中使用home一词而非nation)。英国外相亚瑟·贝尔福与犹太人签订了《贝尔福宣言》,《宣言》概括起来就三项主要内容:①英国政府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②英国政府会全力协助犹太人的移民与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的行动;③犹太人不能破坏巴勒斯坦当地其他民族民众的利益。

英国军官劳伦斯被派往阿拉伯协助阿拉伯人打游击反抗奥斯曼,被阿拉伯人民亲切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战中,英国借着奥斯曼境内其他民族,尤其是阿拉伯人的手,拆解了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灭亡后英国人并未兑现让阿拉伯人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承诺,对于犹太人的许诺也不例外。英国人并未将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权交给犹太人,而是拿着《贝尔福宣言》,从阿拉伯人手里硬生生抢来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代管权。

阿拉伯人对于英国人的托管以及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十分不满,他们组织起武装力量,不断骚扰英国的托管政府。英国人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武装骚乱,开始限制犹太移民,这一行动则招致了犹太人的不满。一批极端主义犹太人开始组建恐怖组织“伊尔贡”,用各种血腥手段袭击英国托管政府与当地阿拉伯人。(犹太人创建的恐怖组织是现代恐怖组织的鼻祖,他们也是世界上第一批让妇女携带人肉炸弹进行自杀袭击的恐怖组织)

一战后英国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治理是极其失败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都对英国政府强烈不满。待到二战爆发后,当地的状况就更糟了。

后世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贝京早年便是伊尔贡的领导人之一

由于希特勒在欧陆成体系的迫害犹太人,大批犹太人从欧洲涌向巴勒斯坦。英国此时在欧洲与北非战场已是焦头烂额,根本分不出力量去管理巴勒斯坦以及中东其他地方的烂事。为了防止巴勒斯坦地区民族矛盾激化,英国开始严格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这一举措导致一部分犹太人彻底疯狂。

1940年,一批锡安主义者建立了另一个恐怖组织“莱希”。莱希组织的成员可谓是脑回路清奇,他们居然打算与纳粹德国合作,主张让德国将犹太难民移交巴勒斯坦,然后自己组织犹太志愿兵加入纳粹一同向英国开战。

待到二战末期,眼见德国即将战败的莱希组织转而开始寻求苏联的支援。与人们印象中与以色列情如父子的美国不同,在以色列建国前后,最先给出支持的是苏联。为了瓦解英国的殖民体系,苏联乐于在一定限度内支持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他们通过捷克斯洛伐克等苏联盟友国家之手,卖了一批缴获自德国的武器给犹太人。由于东欧有着数量不小的犹太人,许多苏联犹太裔老兵也在以色列建国后去往以色列加入志愿兵团。(以色列建国早期与苏联的交集有空将出一期细讲)

亚伯拉罕·斯特恩,莱希组织的创始人,也是伊尔贡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二战后的犹太极端组织变的更加疯狂,莱希组织更是在1946年7月22日制造了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大卫王酒店是英国托管政府所在处,犹太人安放的炸弹炸塌了大楼,导致足足91人死亡,其中17人还是犹太人。英国人自知这个烂摊子再拖下去百害而无一利,遂匆匆甩手。

大卫王酒店爆炸案

1947年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分为两个国家分别由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管理。以色列欣然接受,但阿拉伯国家却炸了锅,以埃及为首的多个阿拉伯国家愤然离开会场,坚决不同意两国方案。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一众国家的愤慨与反对中建国。至此,那个“应许之地”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未完待续……】

感谢您的观看,下一期将继续讲述巴勒斯坦地区纷繁复杂的血腥历史,带您较为清晰详细地了解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点关注不迷路。

只做历史长文,拒绝碎片化的阅读体验

0 阅读:6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