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与西藏成为了热门的旅游首选地区,其中川藏公路成为了后现代旅行方式的典型代表。原来,为了获得与自然更为亲密的体验,许多年轻人喜欢采用徒步、骑行、自驾等方式在川藏公路上“旅行”。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看见了更多的未见之景,还偶遇了不少“奇葩生物”。
沿途风景如画的川藏公路
比如说,咱们今天要介绍的这种长在川藏线上的“大白菜”。在彻底了解它之前,先给大家打一剂川藏旅游“预防针”,那就是在路上看到了这种大白菜千万别摘,不然后果可能就是自己掏腰包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在高原上的“大白菜”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吧!
藏区高原上的“大白菜”
川藏线上的神秘“大白菜”首先大家可以猜猜,这些生长在川藏线附近的“大白菜”和咱们在菜市场购买的大白菜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或者说二者有没有“亲戚关系”。
相信单从外表来看,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它虽然不是和白菜一模一样,二者也肯定有些血缘。可实际上,这个长相神似大白菜的植物是一种中药材。
你知道哪个是白菜吗?其实右边才是白菜
它的名字叫做塔黄,是蓼科大黄属的干燥根茎,被收录在《藏药志》当中,藏药名叫做“曲玛孜”,主要生长在海拔4000米到4800米的高山石滩和湿草地当中,在西藏及云南省西北部比较常见。
至于为什么要叫塔黄,第一是因为其外形像“宝塔”一样,第二就是指出它与大黄息息相关。
塔黄的结构示意图
那么,塔黄为什么会长成如此怪异的样子呢?如果有人将其当成大白菜采摘回家,将会面临什么?
咱们先来说说塔黄为什么长成这样,作为单次结实的多年草本生物,塔黄这一生只会开一次花,当完成开花结果的任务时,它就会悄然死去。在尚未开花之前,塔黄的样子就像是“白菜”。
为了能够抵御严寒,塔黄最初是“趴着”生长的,它会将自己的大叶子平铺在地面上,以此避免还未长大,叶子先被寒风吹飞的情况出现。并且从某方面来说,铺在地上的叶子也能对底下的根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塔黄有一个很宽敞的“底座”
根据资料来看,塔黄维持这种状态的时间长达5到7年。在这期间,它就像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白菜,长在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
但其实,这是塔黄在耐心等待一个时机,当它觉得营养积累成熟之后,就会长出高达2米的花序,这个过程就像是“抽条”一样,渐渐从圆滚滚的身材变得十分更加纤细、高大。
顺利“长高”的塔黄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进入花期之后的塔黄表演了什么叫做“女大十八变”,但实际上这却是它耗尽毕生养分所换来的。
它等待着自己“高楼”似的屋子里来更多的昆虫,让它们带走自己的黄粉,从而完成繁殖的重任。此外,塔黄德国果实还会在大雪再度封山之前,飘向更远的地方,这正是它毕生的“追求”。
前来“帮忙”的昆虫们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塔黄这种植物从生长到成熟是极为不易的,而且它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路过的人将它当成大白菜挖走了,那么这个塔黄百千日夜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从本质上来说,塔黄如今算得上是一种被保护的植物,虽然不在国家保护植物名单当中,但是采摘依旧面临着相关处罚。比如口头教育加自掏腰包,至于为什么要自掏腰包,是因为塔黄本身是一种中药材,许多藏民会将其采摘晒干售卖,一斤就能卖到80到200元。
“采我的时候可得想清楚了啊”
这时有人可能会想,怎么藏民可以采摘,路过旅游的人就不能采摘了呢?
实际上,如今大家在川藏线上见到的一些塔黄,是受到那里生活藏民的悉心照料和呵护的,在这种情况下,将塔黄当大白菜带走,肯定是要进行经济赔偿的。所以,在知晓了它不是白菜之后,还是不要随意进行采摘为妙。
当然这之中也有野生的,但是旅游的人往往只会将其当做猎奇的植物对待,采摘不当等行为都会影响到附近的生态环境。并且,如果现在不对随意采摘塔黄的行为进行制止,那么这一生长周期极为漫长的植物将会不可避免地走上“濒危之路”。
难以栽培的“塔黄”
那么,塔黄到底有什么价值?据说它擅长在寒冷的冬季给自己“增温”,这是真的吗?
塔黄的价值和“御寒之道”首先咱们来看看塔黄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塔黄当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其中包括酚类化合物、甲醇提取物等等。
这些东西使得塔黄的药用价值变得很高,具有一定的泻热、消肿功效,在临床治疗当中,人们往往会用塔黄来治疗黄水、肾水肿等疾病。
正在研究塔黄的科研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开花时高度惊人的上部,塔黄中具有药用价值的部位主要是根部。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塔黄在地表的部分摘走,不把底下的根挖出来的话,那就完全是对它的一种糟蹋。
其次再来聊聊塔黄的御寒之道,这一问题咱们在上文中介绍它“奇葩造型”的来源时就有提到。由于常年处在寒冷环境中,导致塔黄即使进入了花期,也不会忘记继续给自己加热。
能阻挡寒风的宽大叶片
根据资料来看,当塔黄开花时,它的部分叶片会发育成半透明的奶黄色苞片,而这些苞片就会层层叠叠的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从表面上来看,塔黄盖得这个高楼似乎是在炫耀自己积攒多年的实力。实际上,这个宝塔还是用来给自己加热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苞片内含有大量的类黄酮,能够吸收和反射90%以上的紫外线辐射;苞片的半透明特性使其能透过大量的可见光和红外光。透过苞片的具有高热量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能够迅速增加里面的温度,达到持续升温的效果。塔黄还是很多昆虫的避寒场所
说到这儿,许多对蔬菜大棚升温机制有所了解的人应该茅塞顿开。原来,塔黄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当中,掌握了这种“御寒技巧”,并且这种特殊的结构不仅能为自己增温,还能避免繁殖器官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值得一提的是,雪山雪线之下的石滩上,除了有着十分漂亮,被称为“高原巨人”的塔黄之外,还有许多非常好看的植物。这些植物,都在演化的过程中掌握了生存之道。
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塔黄
雪山雪线下的“野花”或许大家都想不到,在寒冷的高原上,竟然还能生活着一些色彩明艳的植物。这些植物大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的特点,由于要对抗猛烈的寒风,它们大多都会像初期的塔黄一样,低调行事,匍匐在地上生长。
比如说十分漂亮的垫紫草,从图片就能看出它们密集地凑在一起,紧贴着地面和岩石生长。但是其鲜亮的颜色使得人们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凑近一看,就感觉像是给岩石铺了一片毛茸茸的“花毯”,确实美丽极了。
美到令人惊叹的垫紫草
此外还有长得像是小风铃的岩须,它们的茎秆就像是“麻花”一样,经过了大自然的仔细编织。顶端点缀着几个风铃似的小花朵,看上去十分和谐。当一阵风吹过,看着小花摇曳,就像是听到了风铃作响。
缀着可爱风铃小花的岩须
除此之外,高原上还生长着无数美丽而又坚强的小花,它们看上去柔弱,却早已掌握了高原生存之道。这是自然为这片贫瘠之地点缀的美景,希望大家在旅行的过程中,即使见到了也不要去采摘,它们只属于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