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17日,距离华为全场景春季发布会还不到一个月,又一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同一地点召开,密度真是太高了。倒也不奇怪,这场发布会显然是为了对应今年上海车展的时间节点,毕竟改款的问界M5和ADS 2.0戏码很重。作为消费电子行业媒体人,我的关注点是在nova11系列身上,因为在这款面向年轻人群的新机型身上,超光变影像系统再次扩展华为影像技术版图,它也成为华为nova历史上首个拥有Ultra超级款式的系列,意义非凡……
首发XD Portrait人像引擎,再造nova星球核心竞争力

华为nova系列,自2016年秋天推出以来,它是华为面向年轻人群量身定做的全新系列,在它发展的早期,也经历过一段时间产品定义的探索。从最早的时尚造型,再到性能向人群的争取,nova的起步之路倒也如其名字的来源那样——innovation,不断寻求最合适的产品定位来争取目标人群。当然,nova本身也有“新星”之意,是宇宙中最具活力的一类恒星。事实也是如此,就在nova系列诞生一年多点时间,nova 2S就在旗舰级处理器强悍性能的加持下有了第一次丰收,随后的nova 3/4也都延续这个路线。

但是,整个手机市场在2018年步入高速增长红利的末期,切换到换机驱动为主,手机厂商们都在需求着新的增长点,作为半年就要更新一代的nova更是面临这样的问题。此时此刻,华为高端的Mate和P系列已“略有小成”,特别是从P9和Mate 10开始的徕卡影像+AI摄影技术,让华为感知到来自影像的重要推力。既然两个旗舰系统都以后置影像能力为重,那么前置是否能复制这样的路径呢?况且,包括年轻人在内,很多消费者都尤其看重自拍效果,这应该是个大机会。

于是,从nova5系列开始,这个诞生不到3年的新品牌开始了又一次大转型:平台改为次旗舰,但将华为标志性的超级夜景功能带入到前置镜头中,与此同时,品牌形象也做出更年轻时尚的改变这一动作,让nova5成为一款销量爆红的机型,彻底树立了nova品牌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地位。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和我对接的华为姑娘,放着Mate和P系列旗舰不用,一定要用“绮境森林”配色的nova5——从那个时候,就已经为nova日后的“X号色” 留下了伏笔。

随后nova进入了真正的成长快车道:nova 6打造前置超广角双摄,自拍玩法更加多样,被不少线上消费者诟病的长条“药丸”开孔,却根本挡不住自拍爱好者的热情;nova 7 Pro搭载的前置追焦双摄,nova 8 Pro搭载的前置双摄辅以Vlog功能强化推出,顺应年轻人的社交喜好。即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这期间推出的nova 9 Pro依旧还在提升前置能力,升级到了双目立体视觉影像。印象中从nova 8开始,其整机的设计工艺水平也基本看齐旗舰,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力极强。随后推出的nova10系列,其采用6000万像素的最高像素前置模组也是行业第一梯队。

整个nova系列的发展路线简单捋完,我们就更能看清楚华为打造nova11系列的思路,当然也能更明晰XD Portrait人像引擎横空出世的原因。去年华为推出自主影像品牌XMAGE之后,搭载这项技术的多款旗舰机型都有相当不错的影像评价。但是,XD Fusion Pro技术还主要作用于后摄,素来以前置打天下的nova系列,当然也有自己的专属——XD Portrait,华为专门针对人像拍摄推出的新技术组合。

nova11系列依旧坚持着前置双摄路线,因此华为极为擅长的多摄融合路线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XD Portrait人像引擎的技术核心。在6000万像素前置主摄丰富的信息量和追焦功能基础上,800万像素的副摄得以在50mm等效的经典焦段提供能媲美后置主摄的自拍人像能力,甚至还能提供5倍数字变焦。同时,华为颇具心得的光影调校心得,还能让nova11系列的前置实现更讨喜的照片氛围,对于现在消费者的审美来说,我觉得这一点尤其重要。

XD Portrait人像引擎也不仅仅出现在nova11系列的前置上,它同样也给后置模组做了加持。nova11 Ultra采用f/1.4~f/4.0十挡可变光圈主摄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这个部分它就算与身处其上的华为旗舰机相比也不遑多让,激光对焦、10通道色温传感器驱动下的全新环境光谱采集系统,在后置主摄的技术含量上,nova11 Ultra也实实在在做到了nova史上最强。一方面,我认为现在的消费者对后置拍摄能力还是有一定需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垫高nova系列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让销量更大的nova系列也来分担这些前沿技术的研发成本,是符合供应链端的商业逻辑的。
技术含量最强的nova

当同样的商业逻辑落脚到nova11系列的其他特性定义上时,就打造出了nova史上技术含量最强的机型。首先,自上市以来就深受好评的昆仑玻璃这次也放到了nova11系列上,而且三个型号要么标配,要么可选昆仑玻璃版,虽然要拥有这个选项需要200元的代价,但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能让手机多一份保险。

此前从Mate Xs开始推出的华为旗舰机型上都开始搭载北斗卫星消息,到P60系列的时候还升级为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现在这一功能也应用到了nova11 Ultra上。一方面,这毕竟是一款售价达到4500元的高端产品,有卫星消息加入能更好地支撑它的价格,另一方面,这也是之前何刚总接受专访时说到的“会在更多中高端产品上普及这项功能”承诺的兑现,在无形中也在拉动一个面向大众的新行业慢慢起步。

不止这些跟随旗舰的功能出现在nova11系列身上,nova11 Pro/Ultra这次也配合其上的全新臻彩环幕屏,首发了华为的Display Turbo臻彩显示技术。这项技术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理解,它最主要就是用于大幅度提升屏幕的激发亮度,从而在HDR显示场景下提供更明明亮通透的视觉效果。我甚至有感觉这项技术可能是提前推出的,因为从去年秋天的iPhone 14开始,各家旗舰屏幕的峰值亮度是一个比一个高,华为在这方面当然也不能落后才是。

除了这些看齐旗舰机的技术得到应用,特别强化亮屏充电效率的百W单电芯方案回归,首发的nova游戏引擎,低电量应急模式,以及更迎合目标用户群喜好的nova星耀架构带来更轻薄耐用的使用体验等新技术,都极大扩展了这代nova的技术厚度。但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件事,其背后还体现了更多事情。

第一,旗舰技术的应用,有商业逻辑的考虑,也与华为本身技术储备深度有直接的关系,手上可以商用的技术越多,储备的深度越深,才是这样行为最根本的底气所在;第二,虽然在这近一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提及华为打通整个手机供应链的事情,但事实上,将近两年在研发端积累的大量成果,以“疏导”的方式投入供应链的动作华为一直在进行,只是这就像新机产能需要爬坡一样,这些新技术的成熟商用也需要时间,而之前半年出现在旗舰机上的这么多特性都出现在nova上,说明这个过程也在加速。是的,华为手机业务的会加速回归。
写在最后
从产品能力上看,华为将nova11系列称为“全能人像手机”还是有充足理由的,全新的XD Portrait人像引擎对于前后影像的加持,以及搭载各项来自华为旗舰的高端功能,都能撑得起nova11系列的“三围”,特别是nova11 Ultra,颇有点先头部队的意思。在这近几年的重压之下,华为手机业务的研发与供应链依旧还能保持这样的水准,未来自然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