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空业的雄心:缅怀苏联还是令人贻笑大方?
俄罗斯政府近日放出豪言,决心在未来几年内将民用飞机产量提高46倍,恢复到与苏联时代相当的规模。这个声明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人们开始探讨俄罗斯是否能够实现这一雄心壮志。
俄罗斯政府的巨大目标
俄罗斯政府的新规定,要求在未来两年内民用飞机的年产量达到80架,到2028年达到200架,直至2030年超过230架。这样的目标,在与乌克兰冲突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政治宣言。
对比苏联在巅峰时期年产374架飞机,该计划的目标确实相当高。但苏联航空业产量从1978年开始逐年下降,到苏联解体前后,年产量仅为204架。那么,俄罗斯能否挑战这个历史遗留的难题,重现苏联时代的辉煌?
俄罗斯航空业的现状
看一看俄罗斯现有的产能,这个目标可能更像是一个远大的梦想。目前,包括军用和民用飞机在内,俄罗斯每年的总产能还不到40架。特别是考虑到目前正处于与乌克兰的冲突阶段,大多数资源都用于军用飞机的生产,民用飞机的产能几乎可忽略不计。
然而,俄罗斯航空业的制造能力,由于长达30年的“制造业空心化”和苏联解体后的多年萎缩,已经大幅下降。更别说现在,西方全面制裁下,俄罗斯连保住现有飞机的生产都成问题。
俄罗斯与中国的CR929项目:一场失败的合作?
如果说俄罗斯航空业存在问题,那么这在与中国的CR929大客机项目合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项目之初,中国选择与俄罗斯合作,是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考虑。然而,俄罗斯不仅无法满足技术要求,而且在合作中表现得非常不配合。
在这个合资项目中,中国负责制造尾翼、航电设备和机身等,而俄罗斯则负责制造机翼和提供PD-35涡扇发动机。但事实证明,俄方的技术和效率都难以达标,甚至多次威胁要“退出CR929项目”。
制裁与拆解:俄罗斯航空业的困境
在西方全面制裁的环境下,俄罗斯航空业的困境愈加明显。去年下半年,一架近乎全新的A350客机被迫拆解,其零部件用于其他同类型的飞机,以延长其服役时间。这一举动凸显了俄罗斯在航空领域的尴尬地位。
最后的建议
虽然俄罗斯有着重振航空工业的雄心壮志,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但从客观角度来看,与其定下不可能实现的高目标,不如务实地处理眼前问题,做好与中国合作的CR929项目。毕竟,这个项目成功后,不仅能为俄罗斯带来财政收入,还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航空业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俄罗斯政府虽有重振航空业的决心,但在当前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非常大。这不仅是一个对俄罗斯航空业自身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全球战略的一次严峻挑战。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俄罗斯需要不仅仅是豪言壮语,更需要具体的行动和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