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茂盛的春草勾起对远行人的思念,柳树掩映的高楼上,空留断肠人黯然神伤。
杜鹃啼血的哀鸣,声声入耳,令人心碎。
临近黄昏,冷雨敲打梨花,深闭的门扉虽然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却锁不住深闺之人满心的孤寂与愁绪。
黄昏深闭的门扉,不仅是物理的隔绝,更是心灵的自我封闭。
全词以景衬情,婉转道出闺中女子对远行人的无尽牵挂,以及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叹,尽显宋代词人对细腻情感的极致捕捉。

【02】
《苍梧谣·天》
——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苍天啊,莫要让圆月照亮游子的孤枕。我思念的人身在何处?面对满月,只见月宫中桂树的影子,依旧皎洁曼妙。
我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她像月宫里的嫦娥那般美丽,可是现在只见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不见嫦娥般美丽的身影。
离人月下的怀思,圆月本为团圆之兆,却反衬出游子的形单影只。
词中天、月、人三者同在,以天问形式道尽孤独,体现了宋词以小见大、含蓄隽永的特质,还富有民歌色彩。

【03】
《昭君怨·园池夜泛》
——张鎡
月在碧虚中住,人向乱荷中去。
花气杂风凉,满船香。
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醉里卧花心,拥红衾。
月亮挂在碧空,月影倒映在池水中,乘游船划向荷花深处。
凉风夹着荷花荷叶的清香吹送过来,满船芳香。
游船上歌声飘入云霄,冷香飞上笔端,酒酿诗情,诗助酒意。
词人醉酒舟中,因船在池中,莲花倒映水底,故而好像身卧花心,拥盖着红色的被子。
张鎡笔下的夏夜泛舟荷花池的情景,声色兼美,清丽动人。
月色、荷香、歌声、诗酒,多重浪漫意境重叠,写尽了文人雅士的极致风流。
全词轻盈灵动,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亦透露出宋代士大夫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04】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山色昏暗,阴云密布,寒意侵袭,雨势渐浓。数枝娇花凝聚着水珠,像是沾湿红泪,楚楚可怜。
词人在这里奉劝文人骚客,切莫因怜惜残花而对春风徒生惆怅。
请看看乡村吧,农民们穿蓑戴笠不避风雨朝朝出门,水沟田滕处处相通。
人间最辛劳的莫过于农人,只盼春雨充足,可以犁田顺畅,换取一年的丰收,五谷丰登。
大抵文人墨客只会看风花雪月,伤春悲秋。很少人去真的关心民生疾苦,词人的悲天悯人,体现了宋代部份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情怀,着实是不多见。

【05】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
——吴潜
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
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
江畔绿杨垂丝,芳草萋萋,遥想故乡此刻定是春色满园。
梦中一树海棠花开得正艳,魂牵故里,缠绕心间。
忽然被晨光惊醒,原来是窗外啼鸟声声,唤醒了游子的离愁。
吴潜以“绿杨”“芳草”点染江南春景,却笔锋陡转,借“故园海棠”抒写羁旅之思。
梦中花影与窗外鸟鸣虚实相映,暗含“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怅惘。
末句“惊晓”叠用,强化了时光流逝与归期无望的焦灼,啼鸟更似催归之音,寥寥数语道尽游子对故园的眷恋与漂泊的孤寂。

【06】
《菩萨蛮·东园映叶梅如豆》
——李好古
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
春水晓来深。日华娇漾金。
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
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东园梅树绿叶繁茂,梅子如豆大;西园落花纷纷扑地,满地花瓣如铺绣锦。
一夜春雨,河水高涨,红日照临,在水面漾起碎金般的光影。
带着早晨的雾气,漫步在竹林小径里,又跨上如飞虹的曲桥。忽然听到早莺婉转,在什么地方?
细细辨听,啊,早莺声声牵引人向曲桥更西处寻觅春踪。
全词如一幅青绿山水,色彩明丽,层次分明,暗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亦透露出宋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与人文交融之境的极致追求。

【07】
《眼儿媚·莫嗔日日话思归》
黄机
莫嗔日日话思归。归也却便宜。
东邻招茗,西邻唤酒,一笑开眉。
人生万事无缘足,待足是何时。
妻能纺绩,儿能耕获,未必寒饥。
莫怪我 日 日念叨归乡,归去其实简单非常。(那为什么不回去呢?)
因为东邻邀我品茶,西邻唤我饮酒,在这谈笑间愁眉舒展。
人生万事难求圆满,若要等到万事俱备,何时才能如愿?
家中妻子勤于纺织,孩儿耕种收获,这般生活不受饥寒,因此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也就满足了。
“东邻招茗,西邻唤酒”勾勒出邻里之间的温情,这与官场的恶劣,算计倾轧形成鲜明对比。
“待足是何时”以反问点醒世人,人生要知足常乐啊,语言平实却饱含人生智慧。

【08】
忆秦娥·秋萧索
——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秋意萧条,梧桐叶落尽,西风凛冽呼啸。
西风凛冽中,传来几声新雁南飞的哀鸣,夹杂城头残破的号角声。
离愁不顾游子漂泊之苦,年复一年辜负与菊花的约定。
曾经的约定啊,如今隔着重门深院,层层帘幕,再难兑现。
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也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吧。
明写游子的离愁,暗写闺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索的秋景衬托下,更显得深挚动人,字字沉郁,尽显南宋词人对家国离乱的隐痛。

【09】
《桃源忆故人·暮霞散绮西溪浦》
——刘学箕
暮霞散绮西溪浦。天上晴云开絮。
清绝梅花几树。恼乱春愁处。
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
谁画江南好处。著我闲巾屦。
晚霞如绮罗铺展在西溪水岸,晴空云朵似棉絮悠然舒展。
几树梅花清冷绝艳,偏偏撩动春日的愁绪。
小桥流水畔行人往来,沙洲上鸥鹭嬉戏翻飞。
是谁绘就了这江南绝美画卷?且容我踏着木屐,闲步其中。
“恼乱春愁”一语双关,既写梅之孤高惹人怜,亦叹自身闲愁无处寄。
末句“著我闲巾屦”以悠然姿态融入画境,暗含对官场拘束的疏离,体现了宋人追求“天人合一”的隐逸情怀。

【10】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
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春风染绿原野,春云倒映碧草,晨梦坠入芬芳的草茵。
柔草轻托落花,遥接蜿蜒流水,一眼望去,隔断红尘喧嚣。
萋萋芳草承载多少江南离恨,忽又忆起伊人翠色罗裙。
冷清门庭,荒芜古道,迷蒙烟雨中,愁绪愈加深沉。
这是一首吟咏春草的小词,词人借咏草来抒写离情,还用了江南烟雨的迷离与自己内心的苍凉浑然一体,若实若虚,不即不离,耐人寻味。

【11】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小桃树上已经开出了花朵,春风吹拂着大地,我已经脱下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单薄的罗衫。
年年此夜最让人开心的,总在华灯璀璨、人月两圆时,情最浓。
平时寂静的禁街今晚响起箫鼓声,在这有些微微寒意的不眠之夜,我又牵起了心上人的手。
时间过得飞快,待到更深人散,千家万户的笑语仍透过帘帷,萦绕耳畔。
这首词写于北宋时期,时间介于北宋政和五年至靖康元年之间(1115年至1126年)。
北宋这个时期高度繁荣,在盛世汴京元宵佳节,华美的灯相互竞美的地方,仕女们罗衣新试,携手同游。
正月料峭的春寒,被热烈的节日气氛融化,人人都有一颗甜甜幸福的心。

【12】
《凤箫吟·锁离愁》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离愁如锁,蔓延无际,来时路上春草初染芬芳。
闺中人遥念远行客,暗垂珠泪,泣送车轮渐行渐远。
长亭总在眼前浮现,更有迢迢远水、天边孤云阻隔。
纵使登楼极目,终日凝望,也难觅游子踪影。
黯然销魂。自池塘一别,旧日同游处,连绿草也妒忌她轻盈的罗裙。
那时曾执素手,于乱花飞絮中缓步芳茵。
如今红颜空老,唯有春草年年新绿。
姑且踏遍绿野,忘情醉眠花间,莫负了这大好青春韶光。
“莫负青春”似劝人及时行乐,实则暗含对逝去美好的无力挽回。
全词以春草为线,串联今昔,写尽相思蚀骨、时光无情的双重悲慨,堪称宋代咏物词中“物我交融”的典范。

【13】
《四字令·情高意真》
——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她情调高雅意真切,眉毛修长双鬓黑。小楼中,明月下,玉手弄筝声清冽,铿锵几声惊四座,犹如春风拂面令人悦。
我想君念君在心深处,梦绕魂牵难了结。思念之苦肠欲断,眉黛消退屏风暗,醉时想你已如此,酒醒之后更不堪!
一首赠妓之词。词的上阕写女子弹筝,既生动地表现出筝声的意境和神韵,又暗示了她的灵心慧性;下阕写其对情人的萦念,将沉浸在甜蜜中的回忆拉回到寂寞相思的无情现实。
全词自然纯朴,言短而情长,缠绵悱恻、真挚动人,体现了南宋词人对精微情感的极致捕捉。

【14】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清晨卷起结着点点薄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么长。回想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让人更加伤感。准备唱歌的时候先敛容不欢,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细腻地描写了一个歌女冬日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出其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上片叙事,写画眉。第一句点明时间,第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女子画眉图。后二句写其因内心愁苦哀怨画出的眉像远山一样淡然修长;
女子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寸肠欲断的情态,细细读来令人不禁生怜。
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

【15】
《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
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
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聂胜琼以“玉惨花愁”起兴,物我同悲,奠定全词哀婉基调。“阳关第五程”暗用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却更添路途迢递之叹。
末句“泪共雨滴到明”,以雨衬泪,以窗为界,将内外悲声融为一体,写尽彻夜无眠的孤寂。
全词语言直白而情致深婉,堪称宋代女性词人抒写别情的代表作。

【16】
《好事近·叶暗乳鸦啼》——蒋元龙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
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
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浓叶深处雏鸦啼鸣,风驻时残花仍自飘零。
蝴蝶未随春光逝去,翩然飞入暖风轻拂的池边楼阁。
莫唱《金缕曲》劝饮金杯,宿醉之苦仍如昨日般难消。
卷起帘栊,昼长人静,任由杨花漫天飘泊。
上片写景,一种春末夏初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词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下片转而写人,“休歌金缕”暗含对繁华易逝的警醒,“任杨花飘泊”则以超然姿态面对无常,似有“且尽杯中酒,莫问身后事”的旷达。
全词于衰飒中见洒脱,体现了南宋末代词人在时代飘摇中寻求心灵安顿的独特境界。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