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 岳杨成 农业信息化
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4年第3期,目次47
摘要: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然而,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鉴于此,该文深入探讨了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优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中国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空间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如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项目),以及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包括“用山上换山下”策略)。这些探讨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策略,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优化
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福祉。它关注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经济发展滞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优化成为核心议题,它们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策略,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1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
1.1 乡村振兴现状
2023年,中国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的提升。这一战略涉及提高农业产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以下关键指标(表1)对于评估乡村振兴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乡村振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农村人口比例的持续下降(36.11%)暴露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流失问题。年轻、有能力的劳动力大量迁往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耕地面积虽然维持在12760.1万公顷,但耕地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的问题依然突出。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1]。同时,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13908.2亿斤),如何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同时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城镇化率的提升(66.16%)反映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体现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分布上。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地区的综合吸引力下降,加剧了人口外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空间布局的理论与实践
2.1 空间布局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空间布局理论涉及土地、自然资源、居民区、产业发展等空间元素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核心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均衡配置、效率优先和生态友好[2]。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利益,确保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均衡配置原则则关注于避免地区间发展不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效率优先原则侧重于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生态友好原则则强调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 空间布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实例
在西北兰州,类似于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项目,这一项目的核心也在于通过改善农村的空间布局,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项目采取了“生态宜居”为基础的规划原则,重点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同时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这个项目中,兰州市对村庄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道路、排水系统、公共空间和住宅区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改善了村庄的物理环境,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兰州市的这一项目通过重塑农村环境,实现了乡村的显著改变。兰州市各级财政对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这反映了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至2022年底,超过85%的村庄达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标准。兰州市内农村等级公路的比例达到了95%,显著提升了乡村的交通和连通性。另外,兰州市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2年达到了31500元,连续15年领跑西北地区。此外,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2.55缩小到2022年的2.10,表明城乡发展差距在缩小。这些数据证明了兰州市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和乡村振兴策略,成功改善了乡村环境和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这一案例表明,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能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还能激发乡村经济的新活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3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3.1 土地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根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3》的数据,中国的土地资源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尽管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实现了连续第二年的净增加,但长期趋势显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3]。这一变化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耕地被转用为非农业用途。这种趋势导致了耕地资源的紧缺,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2)土地退化和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过度耕作和不合理的农业实践,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和营养流失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业产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3)农业生产效率问题。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仍然依赖传统的耕作方式,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挑战,需要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政策干预解决。
3.2 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及实施效果
3.2.1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耕地保护和高效利用”策略。该策略旨在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资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例如,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通过科学轮作和休耕恢复土地肥力,同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23年中国在土地利用优化方面采取了多项重要策略,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部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特别是在乡村建设用地计划保障方面[4]。
主要策略包括:调整优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这包括专项安排每个脱贫县每年计划指标600亩,以支持乡村建设用地需求;农村土地政策的持续创新和规范,针对乡村产业发展多元化和土地复合利用的新情况,自然资源部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的实施评估;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利用现有政策支持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并完善管理政策和监管系统;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对合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这将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土地支撑。
3.2.2实施效果-“用山上换山下”策略
中国采取的“用山上换山下”策略是土地利用优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旨在改善耕地布局和提高耕地质量。这一策略强调将分布在山区、质量较低、难以开发利用的耕地转移到更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区。这样不仅优化了耕地的分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强了耕地的抗风险能力。
实施这一策略后,中国在优化农业生产空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科学的土地布局调整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优质耕地得到了集中连片的利用,这有助于形成更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同时,这一策略也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乡村振兴的成功取决于对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有效管理。中国的实践,特别是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项目和“用山上换山下”的策略,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实际成效。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综合考虑可持续性、效率和生态平衡,以科学的方法和政策创新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佳颖.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三生”空间营建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23.
[2]赵明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边境地区乡域发展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3.
[3]陈雯,张维元.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武威市菜子口村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3,(3):124-126.
[4]林雅菁.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乡村三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2.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规划服务中心
本文下载链接
http://www.nygcjs.cn/cn/article/doi/10.16815/j.cnki.11-5446/s.2024.08.047
文章源自:《农业信息化》杂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