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已见分晓!3亿多美国人人手一票,为何总统只需要270张票?

南柯归洵 2024-11-08 11:01:12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凭借着综合国力第一的地位拥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每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场角逐上。

但很少有人了解美国大选的制度,大家只知道美国总统是美国公民投票选出来的,但美国有3亿多人,大选时也是一人一票,可当选总统却只需要270张票。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的选举制度又是如何制定的?

选举人团制度揭秘

美国有3亿多人按理说一人一票就该有3亿多票,可是成为美国总统却只需要270张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独特的选举人团制度。

1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费城开会,决定了选总统的办法也就是选举人团制度,这个制度像是给民主加了个“减速器”,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具体操作比如说美国有538名选举人,分布在各个州,谁能拿到270张选举人票,谁就能当总统。

这个数字不是随便定的也是有讲究的,538代表着100名参议员,435名众议员,再加上华盛顿特区的3名选举人刚好538。

看起来挺公平但实际上却藏着不少门道,比如怀俄明州只有58万人,却有3张选举人票,而加利福尼亚州有3900万人,却只有55张选举人票。

算下来怀俄明州每19万人就有一张选举人票,而加利福尼亚州要70万人才能分到一张,这就造成了选民投票权重的差异。

有人说这不公平啊!但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是要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利益,要不然,人口多的州说了算,小州的声音就被淹没了。

其实这个制度还有个特点叫“赢者通吃”,在大多数州谁在该州得票多,就能拿走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全国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反而可能输掉大选,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在美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5次了。

最近的一次就是2016年希拉里虽然全国得票比特朗普多了将近300万,但还是输了,这就是美国大选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数字游戏,更像是一盘复杂的棋局,候选人们需要精心布局争取关键州的支持。

所以当你再听到美国大选只需要270张票就能当选总统时,可别以为这是件容易的事,这背后藏着一整套复杂的政治智慧。

那么这种制度是不是真的能保证公平?为什么有些人强烈反对这个制度?

美国政治的战略要地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及那就是摇摆州,这些州的选民倾向不固定,每次选举都可能左右摇摆却可能左右选举结果,因此成为候选人争夺的焦点。

其实大部分州的政治倾向都比较固定,比如加利福尼亚一向支持民主党,德克萨斯则是共和党的铁杆,但有些州选民的态度就让人捉摸不透。

由于大多数州采用的“赢者通吃”的规则,这些摇摆州就成了候选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哪怕只赢得0.1%的优势,候选人就能拿下该州全部的选举人票。

这也造成了谁赢得了摇摆州谁就很可能大选获胜,所以你经常能看到候选人们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这些摇摆州中,在摇摆州频繁露面许下各种承诺,他们在这些州投入的竞选资金往往比其他州多得多。

甚至根据当地选民的偏好调整政策主张,这种战略性的资源分配直接影响了选举的走向,在这场选举的角力中,金钱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竞选成本的不断攀升,候选人们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支持他们的竞选活动,就像今年的大选,马斯克为了支持特朗普在摇摆州的支出就高达上亿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只是为了那几张关键的选举人票。

这无疑会影响政策的公平性和代表性,使得某些群体的利益被过度重视,而另一些群体的声音则被忽视。

而摇摆州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平衡了人口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影响力,一个选举人票较少的摇摆州,往往可能比一个选举人票很多但倾向明显的大州更受重视。

但这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种制度导致大部分州被忽视,候选人只关心少数几个摇摆州的利益。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人提出了“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这个提议的核心主义是:参与协定的州承诺把自己的选举人票全部给全国普选票最高的候选人。

不过这个提议也面临不少挑战,截至目前只有15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加入了这个协定,距离生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摇摆州的存在让美国大选变得更加戏剧化,也更加难以预测,那么这种制度真的能代表民意吗?为什么有人说它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选举人制度引发的争议

美国的选举人制度的争议从未停歇,支持者说它是政治智慧的结晶,反对者则认为它是民主的绊脚石。

要知道最大的争议就是“赢者通吃”规则可能导致的“少数人统治”,在一个州里候选人A得了51%的选票,候选人B得了49%,按照现行制度A就能拿走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这意味着无论怎么选,选出来到的总统将近一半选民都不喜欢。

选举人制度还可能会加剧政治极化,因为在“赢者通吃”的规则下候选人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摇摆州而忽视其他州的选民,这导致了大部分选民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忽视,进而加深了社会分裂。

还有人担心选举人制度可能被操纵,虽然选举人通常会按照州内多数选民的意愿投票,但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要求,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忠诚选举人”的情况,虽然很少影响最终结果,但仍然让人感到不安。

不过选举人制度已经运作了200多年总体上还是能够反映民意的,而且这个制度迫使候选人必须获得广泛的地理支持,而不是仅仅依赖几个大城市。

制度争议的存在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民主的不同理解,有人追求绝对的多数统治,有人则强调权力的制衡和少数群体的保护,这种张力其实一直存在于美国政治中。

那么对于这些争议,美国人是否会改变这个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制度呢?

美国选举制度的未来

面对选举人制度的种种争议,美国改革的呼声其实从未停止过,想要改变这个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选举人制度,第一步就需要修改宪法。

想要美国修宪法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国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然后还要四分之三的州批准,这个门槛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历史上确实有人尝试过,自1800年以来已经有700多项修正案提议要改变或废除选举人制度,但是没有一个成功通过这就说明改革的道路是多么艰难。

在这种困境下一些人开始寻找其他出路,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就是一种绕过修宪的尝试,这个协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参与的州同意把自己的选举人票全部给全国普选票最高的候选人。

不过想要达到生效的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达到了门槛它的合宪性也可能受到质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州在尝试改变自己的选举人分配方式。

比如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就采用了按比例分配选举人票的方法,而不是“赢者通吃”,这也反映了美国人对选举制度的关注和思考,毕竟选举关乎每个公民的权利,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无论美国是坚持传统还是推动变革,都是在为实现更完善的民主制度而努力,这种不断自我反思和改进的精神或许才是民主最可贵的地方。

结语

美国大选从选举人团制度的由来,到摇摆州的关键作用,我们看到美国的民主之路试图不断自我调整、寻求平衡,在这场大选中我们看到了金钱与权力的纠缠,更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深刻反思。

好在美国候选人制度尽管存在争议和不足,但美国始终在探索如何让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更能代表民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未来的美国大选可能会出现变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审视自身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国际在线2024年10月31日《美国大选·从基础到精通丨一场少数人把控的政治进程》的报道

澎湃网2011年3月14日《美国大选|得选民票少也能当总统?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解析》的报道

中华网2024年10月30日《为何美国大选得票多不一定胜选 选举人团制度揭秘》的报道

0 阅读:16

南柯归洵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