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再度加税50%,中美“惊涛骇浪”倒计时,中国对外公布外汇与黄金储备数额,让全球看到了中方应对外部挑战的底气所在。
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32407亿美元,连续16个月超过3.2万亿美元关口,仅在今年就实现了外储规模的“三连增”。

【中国公布了外汇与黄金储备数额】
另外,我国还在3月增持了9万盎司的黄金,黄金储备总额达到了7370万盎司,约2292.33吨,这也是自去年11月重启增持黄金以来,我国第5个月实现黄金储备总额增长。
中国现在公布外汇与黄金储备量,与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税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关。
中国需要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之际,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自身外汇市场的韧性,展现此前稳经济、稳外贸、稳预期等政策的成效,提振各界对于国家经济的信心。

【中国此番举动与特朗普加税引发的国际经济波动有关】
相比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增持黄金储备的举动更加值得我们保持关注。
受到全球地缘局势与宏观经济情况不确定性的影响,各国央行近些年都在有意增持黄金,去年全球央行购入的黄金总量达到了1045吨,中国央行去年也增持了44.17吨黄金。
具体到中国,央行现在积极增持黄金,一方面是要增强主权货币信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是要趁着国际金价下降,调整国际储备组合配置,提升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以减少全球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的冲击,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作准备。
后一点在中国央行增持黄金的月度变化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简而言之,中国央行不是一味地购入黄金,增加自身黄金储备,在去年国际金价持续在高位震荡的几个月中,中国就暂停了增持黄金。毕竟,逢高买入有些不值。

【在去年国际金价持续在高位震荡的几个月中,中国就暂停了增持黄金】
而在去年11月时,国际金价确实出现了新一轮波动,以伦敦交易所为例,11月开盘时对金价为2743.71美元/盎司,在一个月时间里最高涨到过2762.13美元/盎司,最低则跌到过2536.68美元/盎司,最大振幅达到了225.45美元/盎司。这就给了中国央行在金价降到低点时增持黄金的机会。
同样是在这个月,美国大选正式举行,特朗普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大选,确定能够重返白宫。而无论是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的实际行动,还是他在竞选期间所放出的狠话,都足以让中国在当时提前布局,有效利用国际金价的变动,重新开始适当增持黄金。
可以预见到,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发起关税战,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中国仍旧会增持黄金,利用这种贵金属的财富保值和避险属性,增加自身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底气。

【增持黄金有助于中国应对国际局势变化】
除了黄金这类贵金属,外界此前还发现,中国其他重要战略物资也早已入库就位。
外媒去年7月给出的评估数据显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已经达到了2.9亿桶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目标也从去年的6.5亿吨增加到了7亿吨左右,农业储备预算有所增加。此举被外界认为是在构建更加强有力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自身的粮食供应安全。
中国做出这一调整,大概率是看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遭遇。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之下,俄罗斯的供应链体系遭受冲击,一时间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诸多物资和上下游工业制成品。

【西方制裁对俄罗斯制造业形成了冲击】
如果不是普京政府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后,就对俄罗斯经济结构进行了微调,确保了国内的粮食、能源等战略物资供应,并在西方制裁落地后及时推进东转南进战略,俄罗斯很有可能被直接压垮。
在美国持续搅动亚太局势,继续阻止中国完成统一大业,台海方向风高浪急的情况下,中国自然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储备更多战略物资,以便在未来需要通过武力手段收复台湾岛时,有效应对美国等方的制裁,渡过困难期。
而中国与俄罗斯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拥有更加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不需要从海外获得太多的上游零部件供应。中国真正的困难在于国内的很多资源储量有限,对外依存度较高。所以,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也更加偏向于储备能源等物资。

【中国需要提前储备石油等战略物资】
也只有在提前储备大量战略物资,并且通过强化经济等领域合作,确保能够在遭遇西方制裁后,从伙伴国家手中获得稳定的各类物资供应的情况下,中国才会真正开始通过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整体而言,中国持续增加黄金等贵金属与战略物资储备的举措,既是应对国际局势动荡的务实之策,也是强化经济安全屏障的长远布局。
这一系列动作已然折射出了中国在全球博弈中“以实力求安全”的战略逻辑,同时映照出了中国在变局中谋定而后动的大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