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源头,有一个自新中国成立国以来就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名字叫“可可托海”。
之所以被列为机密地区,因为在可可托海隐藏着一个曾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三号矿坑”。
(图片摄影:范千程)
这个矿坑,说它是聚宝盆也毫不为过,因为它的富有和珍藏几乎世无匹敌。它也因曾为国家做出过极特殊贡献而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脉占了86种,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非金属矿物有煤炭、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珠宝石矿有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矿物种类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
而且这里各种矿物呈十分规则的螺旋带状分布,分布界线清晰分明。
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草帽型矿,在矿坑四周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矿石其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说“国内独有、世界罕见”并不夸张。
门捷耶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是靠我国这座三号矿坑的发现填补上去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在中国地图上基本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神秘代号111,原因自然与三号矿坑有关。
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出入矿区,都必须持有相关部门开具的边防通行证。
自从20世纪三十年代可可托海稀有矿脉被发现,三号矿坑所处小镇便身价逐渐百倍起来。
有史料描述,1956年可可托海矿务局职工医院就能做难度较高的剖腹产手术。1959年之前,富蕴县委、县政府驻地也一直在可可托海。1965年可可托海机场开建,1966年空中通道开启。
(图片摄影:范千程)
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了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巨型矿坑。一圈一圈的内壁旋环车道,很像古欧洲的巨型斗兽场。
三号矿坑每年都有一段时间会积水成湖,渗出的地下水将矿坑底部覆盖,在蓝天下晶莹如玉,宛如镶嵌在地球上的巨型宝石。
十多年前,歌曲《可可托海牧羊人》广为流行,让神秘的可可托海开始天下闻名。尤其歌中那句“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唱得许多人心情都难以平静。
现实中的可可托海,不仅仅有着“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浪漫故事。它的传奇采矿史更是充满神秘色彩。这里的三号矿脉,堪称是地质学者眼中的“圣地”。
随着可可托海的扬名天下,这里的“三号矿坑”也逐渐打开神秘的面纱。
现今,这“三号矿坑”是新疆首家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个景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游人涌来参观。
前几天,笔者一位友人随团去新疆旅游,有幸下到“三号矿坑”底部参观,深深为它的神秘且传奇的历史所打动。
可可托海,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
“阿勒泰”和“富蕴”两个地名均来历不凡。前者因阿尔泰山而得名,蒙语意为“金子”,后者则取“天富蕴藏”之意。
相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位名叫阿牙阔孜拜的牧民在可可托海放牧时,偶然捡到一块“漂亮石头”。他将“石头”带回了家,经过清洗打磨,竟然成了一枚五光十色的宝石。
此后,阿牙阔孜拜再次前往发现“石头”的地方,经过用镐头刨挖,再次采集到了多块“漂亮石头”。消息传出,许多牧民也纷纷赶往该地寻找“漂亮石头”打磨成宝石,佩戴在身上当吉祥饰品。
这期间,数位苏联地质专家经由阿尔泰山西北入境中国,寻找稀有矿脉。当他们来到可可托海,意外发现这里的许多牧民居然都佩戴着用稀有矿石制成的装饰品。
苏联地质专家鉴别,牧民身上的饰品,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稀有矿石。
他们判断,脚下的这片可可托海,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
于是,苏联人与当地军阀盛世才签订了《租借新疆锡矿条约》。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苏联获得了在富蕴、伊犁、阿尔泰山地区采集稀有金属的特权,在此发掘的一系列有色贵金属,被运回苏联,成为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
新疆和平解放后,可可托海的矿藏开采进入了中苏合营时期。在苏联援建新中国的156个项目中,就包括联合开采新疆的有色、稀有金属。
中苏关系交恶后,苏联单方面撤走援建专家、撕毁条约。中国人民在三年困难时期,被迫勒紧腰带偿还欠他们的外债。
除了用大豆、苹果等食用品,可可托海3号矿坑产出的稀有矿物资源,就偿还了24.86亿人民币的债务,约占到总金额的47%。
在《红旗》杂志1964年第9期刊登的《中共中央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九日给苏共中央的信》中明确指出:“到1962年为止,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粮油和其他食品价值21亿新卢布···,在同时期内,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矿产品和五金价值14亿卢布。其中贵重的有:锂砂10万吨,铍砂3万4000吨,硼砂51000吨,钨砂27万吨,压电石英32.9万吨,水晶7730吨,钽铌砂39吨,钼砂37000千吨,锡18万吨等。
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从1963年起,三号矿坑等地生产的锂产品,开始满足我国军事生产所需。
(游客参观矿洞。摄影:范千程)
三号矿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需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原料基础和资金后盾。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的关键原料,正是可可托海三号矿提供的稀有金属铯。
据说,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国防科工委特意向三号矿区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这份贺电和感谢信,如今已经成了当地永久珍藏文物。
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三号矿坑里还出产了一些创纪录的矿物珍品: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
极其引人注目的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
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的制造。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富有,很令一些外国人眼红。日本人曾在我国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提出用八万吨猪肉或“以一斤粮食,换一斤废矿石”,当即被我国拒绝。
在那一代矿山人中流传着很有骨气的一句话,“宁肯吃不饱,也不把废料换给日本人!”
当年的生产“废料”和现在尚未开采的3号矿脉余脉一起,都已被封存起来,成为和平时期共和国的战略储备资源。
早年,可可托海的采矿人,在极度严寒中使用着最原始的工具艰辛作业。在开采条件差、温饱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剧烈爆破和人拉肩扛外扩施工,许多时间劳动强度甚至超过了极限,无数人因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网络上的关于三号矿坑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业伤亡人数的介绍,不知道是否真实准确,但数目比较惊人。
新中国建立初期,三号矿的开采施工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艰苦的自然环境依然不好改变。据说,那时候矿上干活没有上班下班,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地,干部工人都一样,而且干部的伙食标准,还低于一线工人。
三年困难岁月,饥饿的干部工人拖着浮肿的双腿坚持生产作业,一车车稀有金属矿石,在武装警卫的守护下始终源源不断地运出矿山。
可可托海3号矿坑开采期间,有数千名干部工人扎根在这里。一代代科学家、地质工作者、开采工人冒着酷寒和放射性元素辐射危害,在这里埋头奉献,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一腔热血。
(网络资料图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可托海矿工在露天开采作业。)
三号矿坑成为旅游参观点后,常会看到有人还没有走到三号坑前就已经泣不成声;有人则在这里长跪不起···
可以猜想,这里一定埋着他们的亲人或挚友的青春,深藏着他们对国家的忠贞和奉献!
除了三号矿坑之外,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被誉为镇馆之宝,它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意外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仅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
按惯例,这款矿物体要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被韩凤鸣婉言拒绝并无私地捐给了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
这块价值连城的额尔齐斯石,距今发现命名已经近四十年。此前它一直静静地被摆放在两间平房的玻璃窗里,只有贵宾来可可托海参观时,方能一睹它的特殊风采。一般的游客只是听说而无缘相见。
可可托海3号矿坑于2009年正式废弃停止开采,但并非矿物资源枯竭所致,涉及到采矿技术、环保等多方面因素。或许它是进入了战略休眠期。
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则是“绿色丛林”。
可可托海地质公园于2000年启动建设,由额尔齐斯大峡谷、三号矿坑、萨依恒布拉克、可可苏里及卡拉先格尔五个景区组成。
2005年,这里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源于网络,图片除署名者外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