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懂《老子》(一)
——我的读书笔记
杨玉鼎(邯郸)
关键词:规律和总规律
内容摘要:本文是在作者对《老子》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以其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知识、以现代语言来阐述对《老子》第一章的理解。
内容依次是:1,对本章中的“道”和“恒道”、“无”和“有”,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2,“无,名天地之始”,规律是抽象的,但每一种事物或每一个物种的发展变化规律,都是其所有个体生成和发展变化的样板。有了样板,才有个体;有了许多符合样板的个体才形成群体。每一种事物或每一个物种的发展变化规律,都是物质运动总规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都是以其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物质运动总规律的一种表达,总规律寓于“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之中。3,“有,名万物之母”,其规律的样板作用和可继承性是所有物种产生新生事物的必要条件,但其新生事物的生成要在该物种群体之中、并在该群体所提供的实有条件保障下由作为“母体”的个体的实际的孕育过程来实现。4,“恒无”和“恒有”,事物发展变化的共性和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同出而异名”,二者虽是人们为认识事物而形成的抽象概念,是思想方法中的对立统一,但其所反映的则是各种事物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在某一种事物或某一物种之内其规律是其所有个体发展变化之共性,大道,物质运动总规律则是宇宙间所有物质、所有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之共性。
中图分类号:B2
引言
通读了几遍《老子》(俗称“道德经”)的原文,心有不甘,就又看了几个版本的“译文”。对这些译文,觉得大多数虽然有点“形而上”,但文字上都还比较容易明白,但一些猜字迷式的、佛学式的、易学式的,玄里套玄,让我头大。试想,为了读一下这类译文还要钻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类的佛理、易经里的爻、卦、经、传,是不是有点太烧脑子了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易传,系辞上传),所以,我还是“形而下”一点吧,我尝试以现代的语言、词汇,利用现代哲学和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表达我的理解,不知效果如何。
大家都说《老子》这本书理解起来很困难。据说,自古至今,《老子》的译文有一千多个版本,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否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它针对的读者不是现代的大众,也不是春秋时期的大众,而是春秋时期的那些君王、诸侯、士代夫阶层。与孔子以仁义礼智信培养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的贤达之目的不同,老子想要造就的是卓越的国家领导者,是具有大智大勇能担负振兴天下之重任的“圣人”。
其二,《老子》,並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具有春秋时期特征的“楚简版”,仅有两千多字,应为老子李耳的原作。“帛书版”有五千多字,大概是因公元前516年王子朝携典藉叛周投楚使李耳受牵累被罢官之后,由周太史儋续写扩充而成。据胡适考证推测,骑牛西行、留下五千言者,也应是周太史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版”中,则有从战国到汉朝的一些文人改写的痕迹,当然也包括三国时期的王弼对《老子》的整理、编排和注释。
其三,先秦的文言文和隋唐以后的文言文,在习惯用词、词意、语音、语序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别。另外,内容也有错乱处。
其四,文字太简约。有些字,一字多意,让人不知按哪一种理解。
其五,许多篇章中,语意断裂,好像中间缺了一些文字,形成逻輯跳跃。是否原本就是一个授课提纲呢?
其六,书中的“恒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二元论的,“恒道”超然于万事万物之外,很突兀,让人理解起来不顺畅。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文玄,众妙之门。
我的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汉朝人为避汉文帝的名讳,把本章中的“恒”字改成了“常”字,改变了作者原意,大大增加了后代人理解原文的难度。
“常”,平常,时常,经常,是由人的感觉形成的,是相对的;而“衡”,则意为无论何事、何时、何地都成立,都存在,是共有的,永存的,具有客观的性质,具有绝对性。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道”,自古都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路线,路径,引深为“规律”;“恒道”,顺理成章,当然是指宇宙间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了。用现在的话说,“道”是具体事物或物种随时间变化的一整套信
息和程序系列,而“恒道”则是指涵盖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变化之无限的信息和程序系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人们总要讨论、论述从而认识各种具体事物或物种的发展变化规律,但那涉及的不是宇宙间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人们总要对各种具体事物或物种加以定义和命名,但那涉及的不是对宇宙间物质运动变化总规律的定义和命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无”,是指无形的东西,“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用现代话说就是“抽象”的东西;“有”,则是指有形的东西。以前我们把我们看不到形体的东西一概称为无形,现在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知道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等都有其形,所以可以说凡是物质都有形。对于我们能看到其形体而习惯称之为“万事万物”之外的那些物质,我称其为“无序的离散态”物质,以便与本文的“无形”相区别。
本文说的“无”“和“有”,即无形的东西和有形的东西,都是针对具体事物或物种个体的生成和群体更新而言的。看看天地万物,看看各种事物或物种,从古至今,无不是以新生个体的不断产生从而使其群体不断更新的方式发展变化,延续不断。这是我探索认识有关“道”的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
对每一种具体事物,或称对每一具体物种来说,无形,是指其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中包括孕育生成该物种新生事物的规律;有形,则是指其发展变化着的群体,其中包括能夠和已经形成孕育功能作为“母体”的个体、它们孕育功能的“成熟”和孕育生成该物种新生事物的实际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实体和实际过程。
为什么说“道生万物”?为计么说“无,名天地之始”?即,为什么要把规律定义为天地万物之始?
因为规律是“样板”,是区别不同物种的标准。这个“样板”不是如工程“放样”那样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动态的“样板”,是指某一物种的个体,从孕育生成、成长壮大到衰老消亡整个“生命”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诸如形态、性质、功能、行为方式等,所有方面的“样板”。每一个物种的群体中作为“母体”的个体,都遵循本物种规律中孕育新生事物的规定和程序孕育本物种新生事物,并在此过程中将本物种规律的密码复制到新生事物的机体中,方使新生亊物成为该物种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使群体得以更新和延续。每一个物种的个体,都从其前代继承本物种规律这个“样板”,並作为“软件”存储在自己的机体组织之中,不能须臾离开。倒如,我们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以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对作为编码,把该物种规律的密码,即其发展变化的信息和程序系列,“写”成脱氧核糖核酸形式的“软件”,叫“基因”,存储在其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每一个物种的个体不仅不能没有该物种的规律,而且其发展变化也不能偏离该物种规律的路线。例如我们人吧,偏离了自己物种规律的路线就要生病,求医治病就是为了纠正偏离,使身体状态回归到这个规律的路线上来。因此,一个物种只有有了规律这个“样板”,才能在这个物种老的群体中产生新生个体,有了许多符合这个“样板”的新生个体,才会有这个物种新的群体,从而使这个物种得以存续。而且,也正是通过新生个体的孕育过程来完成规律这个“样板”一代接一代的传递;如果一个物种规律的密码失传了,那么这个物种也就将灭绝了。所以,“无,名天地之始”中的“这个“始”就是指每一个事物生成和存续的前提,也是每一个物种生成和存续的先决条件。
下边,我们从太阳系生成时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对立统一的关係,来理解规律这个“样板”从何而来。
在四十六亿年前,有两个质量约为太阳质量三十倍的中子星碰撞合并时产生“超新星大爆发”,星体开裂,其中心部位的自由中子喷射而出,在那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环境下,自由中子射入低原子量的原子核里,从而生成了各种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和“大爆发”散射的物质混在一起,形成了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子云团。这些重金属元素可是产生我们地球生命不可缺的。有了这个有一定质量並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子云团,有了它的初始状态,并由它所处银河系中的位置以及周围其它天体的情况等客观条件相配合,就有了这个分子云团转化为太阳系的可能性,同时也就有了在天体演化普遍规律的框架下显现太阳系生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可能性。一旦这个分子云团的物质聚集使其质量达到一个临界值而开始转化,这个规律的可能性立刻变成必然性,这个分子云团就按这个规律转化为太阳系,初生的太阳系也就按这个规律发展变化。
太阳系发展变化规律蕴含在天体演化规律之中,决定着太阳系的生成和发展变化;地球发展变化的规律蕴含在太阳系发展变化规律之中,决定着地球的生成和发展变化;地球上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蕴含在地球的发展变化规律之中,决定着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正如老子之后道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列子在《天瑞》中写道:“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每一个事物的规律都是运动变化着的物质系统发展到一定进程所形成的一定条件下的自然结果,同时它又会成为推动物质运动下一个进程的原因,直至永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老子这里说的自然是什么?是运动变化着的无限宇宙物质系统之总和。大道是什么?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是什么?是所有物质和事物都遵循的规律、共有的规律。如何共有?无限宇宙中每一个发展变化着的事物或物种,都是无限的运动变化着的宇宙物质系统中,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变化规律都是物质运动变化总规律、总程序派生的“子规律”、“子程序”。换句话说,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物种,到每一个事物,从小至物质基本粒子到宏大的宇宙,其发展变化无不遵循“总规律”,即无不遵循矛盾法则,它们的规律无不是因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机遇以其各自特有的方式对“总规律”的一种表达。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正是遵循着自己对“总规律”的特有的表达形式孕育生成、发展变化,並且不违本层次、本领域、本系统、本物种之规律,在总规律的大框架下形成秩序,相互关联,并行不悖。也就是说,大道,“总规律”,即矛盾法则,既在无限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之上,也寓于无限宇宙每一个事物的规律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有,名万物之母。”孕育生成某物种新生事物,既须有其规律的“样板”作用和可继承性作为必要条件,又要通过作为“母体”旳个体的实际孕育过程来实现,但许多物种须依靠群体优势谋生存,单独个体恐怕生存都有问题,况且,有许多情况下单独个体也不能完成孕育生成本物种新生事物的过程;若一个物种,其群体中个体太少,就会因规律密码失传或退化的概率增大而濒临灭绝。因此,我把这个“有”,定义为包括作为“母体”的个体在内的物种的群体和孕育生成新生事物的实际过程。
对于每一个物种,其群体内作为“母体”的个体,都要生长到“成熟”期才能形成孕育的能力,然后在其群体为背景的有利条件下,在其它个体密切配合下,来完成孕育本物种新生事物的实际过程,並在此过程中把该物种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全部信息和程序系列之密码复制到新生事物组织之内;新生事物继承了前代传递的规律密码,就使其具有了与其前代基本相同的随时间变化的形态、性质、功能、行为方式等,成为该物种独立的个体,从而使该物种的群体得到不断更新而绵延不绝。
这里,不能不说一说事物或物种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发展变化着的事物个体或物种群体之内部的各要素、各要素的状态、各要素的作用和各要素之间的关係。外因,指该群体或个体与周围其它事物、与离散态的和聚集态的物质、与各种能量场等外部环境之间的关係。内因决定事物或物种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但内因必须有相应的外因密切配合,才能使事物或物种正常发展变化。外因是条件,外因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新生事物从“母体”继承来的本物种发展变化规律的密码,就成了它本身发展变化的内因,不仅确定了其内部的各要素、各要素的状态、各要素的功能和各要素之间的关係,而且要从规律密码中提取信息,随时随地与外因“对表”,相对无误,事物正常向前发展;若有不同,就是问题。问题小,还有一些权宜之计;问题太大,其正常的发展变化就停止了。这是事物或物种发展变化中继承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是内因和外因的对立统一。简单举例,冬小麦秋种夏实。夏天发芽的冬小麦不能正常生长,也结不了籽。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份,若旱情不严重,它们可以采用把叶子卷起来或落叶的办法减少水份蒸发,以保存其生命力;若旱情太严重,植物也就干枯了。白垩纪未期,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致使那时繁盛上亿年的恐龙一类的大型动物都灭绝了。
规律的无形,转化为该物种群体内作为“母体”的个体孕育生成新生事物过程的有形,转化为其群体不断更新的有形,这是无形和有形的对立统一。
对某物种内的个体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但通过其群体一代接一代不断更新,就使该物种延续不断,每一个物种也都因此延续不断,由此,宇宙间万事万物才繁盛,才生生不息,才气象万千。这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
由于规律的作用,每一个物种的后代个体,在形性功能、“行为”方式及“生命”历程等诸方面,总和其前代基本一致,那么是否就可以认为物种的发展变化就是重复性的,是往复循环呢?我不认同这种看法。
事物应是随时间呈螺旋形向前发展变化,每一代都是“螺旋”上的一“匝”。虽然每一个物种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是比较确定的,是相对稳定的,但从更长的历史视角看,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中,为了适应环境的新变化,该物种的个体会一点一点地修正规律,並在孕育生成新生事物的过程中把修正的信息遗传给后一代而产生变异。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生变,这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我不厌其烦,絮絮叨叨,来贴“对立统一”这个词的标签,为了什么?是因为这个词确实很重要,“对立统一”就是“矛盾”,是辨证法的核心,是推动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本质的东西。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恒无”,共有的规律,事物间共有的要素,现代哲学叫共性或普遍性;“恒有”,可以理解为某事物固有的要素,与共性或普遍性相对,叫个性或特殊性。每一个事物或物种都有其个性,那就是它们各自具有的形性功能、行为方式、“生命”历程等具体要素。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那么在事物或物种之间的共性里有什么“妙”可观呢?
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到老子的家乡拜会老孑,交谈中,71岁的老子对孔子说:“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答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老子和孔子的这段对话,论述很精辟,广为传播,相关文章也不少,但都没注明出自哪一本典籍,我反夏查找,也未查到。不过从精神实质和语言特征分析,我相信是真的,《庄子.田子方》中记载的老子相类似的一段话可以佐证:“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为昼夜,而莫之能滑(错动,错乱),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物之初”,是指事物生成之时构造事物的那些物质的状态。这其中有万事万物之“同”,有万事万物之“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由此认识不同的事物或物种共同的本源,以把握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线索,以领悟大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有序的聚集和无序的离散,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基本形态。我们所能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序聚集态的物质,它们只是物质总量的极小部分,都是由精微的无序离散态物质转化来的。这就是万事万物之“同”,就是“万物之所一”,万物共有的那个“一”。
人们能理解的物质形态,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等离子态的,甚至包括一些天体中心处才有的“电子简并态、中子简并态、夸克态”的,只占全部物质总量的约百分之五,而暗物质约占百分之二十七,暗能量约占百分之六十八。暗物质和喑能量都是离散态的,即使人们能理解的物质,其中一大部分也是离散态的。无序离散态的物质转化为有序聚集态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条件的,须有相应的外因密切配合。有序聚集态的“万事万物”,若失去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就又会转化为无序离散态的物质。而且,每一个事物内部同时存在着聚集和离散两种趋向、两个过程,一边聚集,一边离敢,二者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这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正常状态。
例如,我们人体骨骼中既有成骨细胞,也有破骨细胞,二者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人年少时成骨细胞作用大于破骨细胞的作用,骨骼就生长,骨量就增加,骨密度也比较高;人过中年之后,随年令增加致内分泌的变化,使破骨细胞的作用慢慢超过成骨细胞的作用,因此,人到老年,骨骼尺寸会收缩,骨量减少,骨密度也会减小,致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人体其它生理系统的变化趋势与上述情况类似,各类细胞的不断凋谢和不断新生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每一个人从生到死,体内各类细胞不知要新陈代谢多少代数,开始时新生的是绝对优势,到最后凋谢的总会超过新生的。这就是说,聚集和离散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之平衡点总会从一端慢慢地移动向另一端。这就解释了人的生命为什么是有限的?万事万物的“生命”为什么也都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从宏观上,我想可以对“万事万物”总结出以下三条明显的共性:
其一,有序聚集态的有形的事物都是由无序离散态的物质转化来的,最终还会转化为离散态物质;而且每一个事物的“生命”过程也都是物质的有序聚集和离散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从形成到解体的一个过程,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终,正常情况下,都具有从孕育生成、成长壮大到衰老消亡的“生命”历程。
其二,每一个物种,都具有孕育生成本物种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机制,从而使该物种的群体不断更新,绵延不断。
其三,宇宙间的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事物之间,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之外,还有一个涵盖无限多个宇宙的物质场,包括引力场、斥力场、电场、磁场、温度场、压力场、光照以及其它宇宙射线等等。每一个事物都以自己的场强为这个公共的物质场作贡献,每一个事物也都以这公共的物质场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这个公共的物质场是每一个事物发展变化不可或缺的外因。
“恒有,欲以观其徼。”“恒有”是事物或物种的个性,“徼”则是指事物或物种之间的区别和界限。
不同的物种,各种具体事物,从尺寸在一微米以下的病毒、细菌,到直径达九百三十亿光年我们所在的宇宙,都在“万事万物”之列,它们的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性质、功能、存在方式、规模、时限、作用、影响、“生命”历程等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我们既要研究事物的共性,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我们也研究事物的个性,观察和分析亊物之间的区别,以认识具体的事物。
事物间由个性产生的差别,可分为隐性的和显性的两种情形。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差别以隐性为主;种、属、科、目、纲、门、界,事物的类别从近至远,其隐性差别越来越少,显性差别则越来越多。例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脸,从远处看都差不多,凑近了仔细观察五官的差异,才能知道哪一个是张三,哪一个是李四。猕猴和人都属哺乳动物灵长目,这是共性;但猕猴和人比较,不仅面目、体态差别显著,而且猕猴四肢着地行走,还多了一条尾巴。对不同类、不同界的事物,则其显性差别就更大、更多。例如,孕育生成本物种新生事物,即“传宗接代”,是所有事物或物种的共性,但多数植物采用开花结果的方式,而且不同植物授粉方式也不一样,另外还可无性繁殖;动物繁殖,有卵生,有胎生,还有卵胎生;在社会的新旧转換中,从旧社会中产生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力量,是以推翻旧的生产关係和上层建筑建立自己新的生产关係和上层建筑的方式来造就一个新社会。再来看我们所在的宇宙吧!如太阳这样能长期发光、状态稳定的恒星,宇宙学里叫“主序星”,当其中心部位能参与核聚变反应的氢被消耗尽的时候,就进入衰老期,进而一步步地依次演化为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质量一步步集中,引力一步步强大。当宇宙间演化形成的千万亿个黑洞聚集到一起,就形成体积相对非常非常小、质量和引力却及乎无限大的一种天体,宇宙学里叫“奇点”。初生的“奇点”如同一粒虫卵或种子,会在涵盖无限多个宇宙的物质场中猛烈地吸积物质和能量,这个“孵化”过程据说要持续千亿年,待它吸积的物质和能量超过饱和的临界点,物极必反,就如虫蛹破茧飞出蝴蝶般,冲破引力形成的“视界”的束缚,形成“宇宙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多姿多彩的新宇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恒无”和“恒有”,即共性和个性,或叫普遍性和特殊性,同出而异名”,同是来自构成某一事物的要素,也许就是同一要素,只是我们为了比较、分析、研究和认识不同事物而以不同立意、不同视角来观察事物,例如按颜色、按形状、按功能、按作用、按存在方式、按组织结构、按变化程序、按发展方向,等等,一般都是抓主要的东西,暂且舍弃次要的东西,抓本质性的东西,暂且舍弃非本质的东西,在构成不同事物、不同类型事物的要素上找“同”和“不同”,形成概念,加以命名,这种思想方法叫抽象。共性和个性,虽是我们思想方法中的对立统一,但它们所反映的则是不同物质和不同事物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它是一种抽象和具体的对立统一,也是事物的整体和局部、整体和个别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对于一种事物或一个物种来说,其规律是其所有个体发展变化的共性;而大道,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即矛盾法则,则是宇宙间所有物质、所有亊物运动变化规律之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是从个性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係,说起来都很玄妙。然而,比它们更为玄妙、“玄之又玄”的东西则是“恒道”了。谁悟懂了大道、掌握了大道的法则,谁就能自然而然地走进探知宇宙间万事万物奥妙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