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穷苦人每天吃什么?放到现代,你可能一口都咽不下去

亲亲古轩说个史 2024-02-25 20:46:07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都说“民以食为天”,然而古代人民对食物的要求非常低,只要能吃饱就可以。

不管是哪位帝王统治天下,能满足百姓口腹之欲,那么该封建王朝就能长长久久。不像现代人,各项菜系五花八门,如何吃出花样才是人的终极追求。[白眼]

01

吃饭不放油盐的古代人

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想体验一下古人的饮食文化。那么他最好足够幸运降生到帝王之家,否则等待他的只有难以下咽的食物。

古代的生产力并不发达,一顿美味大餐往往少不了各种调料。可惜平民之家用不起昂贵的调味料,盐铁两大物资是古代严格管制的商品。

上古炎黄时代,生产食盐的方法还非常落后,人工成本那么高自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享受的起。

因此只有古代贵族才能顿顿吃到放盐的食物,平民百姓则可能偶尔吃上一次有盐的食物。

后来古人努力钻研食盐的提炼技术,西周食盐产量已经大幅度提高。不过我们现在吃的食盐都是细盐,古代没有这么高超的技术。

他们提炼出的盐巴有许多杂质,吃起来味道相差很远,况且食物如果只放盐的话,也不能称作人间美味。

秦汉之后古人已经有成熟的酿造醋和酱油的方法,因此古代王公贵族家庭,经常命令仆人和丫鬟在自己家大宅子里摆上多个大缸。

然而这种生产效率同样低下,普通人哪里有机会吃到这些调味料,古代平民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

现代食用油的品种非常多,我们反而不怎么吃动物油脂了。然而古代没有先进的榨油设备,他们只能食用动物脂肪。

这种材料的价格非常昂贵,牲畜在古代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普通人哪里舍得顿顿往锅里放油。

平民的一日三餐往往没有盐也没有油,都是直接用水煮熟了吃,或者把粗粮蒸熟了当成干粮储存起来。

等忙完一天的农活回到家中饥肠辘辘时,他们就取出干粮沾点盐巴吃掉。这些食物的味道肯定非常一般,习惯了吃山珍海味的现代人恐怕难以下咽。

即便是养尊处优的古代权贵们,他们的饮食起居也未必有现代人过得好,毕竟我们现今的各种调味料五花八门,而古人称得上是美味佳肴的饭菜,也不过是放了油和盐而已。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宋朝开始时,我们的烹饪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北宋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的朝代,聪明的劳动人民自然不会忘记发展饮食文化。

由于冶铁技术的成熟,北宋百姓已经能从市场上买到铁锅。烹饪方式也从单纯的水煮,变得更加多样化。

北宋名门望族的餐桌菜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美食了。负责给王公贵族们做饭的厨子,这时也开始绞尽脑汁做出更好的食物。

于是各种烹饪手段被发明出来,中华民族集体迈进吃货时代,这才有之后中国的八大菜系,满足现代吃货们的胃口。

不过即使是发达的北宋王朝,想要顿顿大鱼大肉也得加官进爵拜相封侯。普通劳苦大众并没有这么丰盛的食物,多数时间用铁锅炒个菜已经算富裕生活了。

02

来之不易的食物

古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还是水稻和小米两种农作物,其中小米又被称为粟。

早在七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已经有栽种粟的习惯,另外狗尾草这种植物也是可以吃,它的生长要求低容易存活。

碰到食物紧缺的时候,古人也会吃草来填饱肚子。而水稻这种植物历史就更悠久了,中国也是首个种植水稻的国家。

后来大黄米与黄豆陆续上了我们的餐桌,但遗憾的是玉米小麦这类农作物,古人一开始是没有机会吃到。

玉米生长在美洲大陆小麦则生长在西亚,在全球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其他大陆的农作物做为一种特产,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美味。

除去五谷杂粮肉食也是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古人也是喜欢吃肉喝酒的。中国殷商时期养猪是每个农民梦寐以求的活动,在他们的甲骨文上得到深刻体现。

古代一只猪可以算是巨大的财富,毕竟生产力有限,缺少现代化养殖场的古人,猪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磨盘被发明出来之后,古人才算吃到真正的细粮。米糊豆浆之类的食物问世,这种食物更好被消化吸收。

细粮相比于粗粮味道好了很多,现代人如果回到只能吃粗粮的时代,那些肠胃脆弱的人会难以忍受。

03

盛世吃糠乱世吃土

古代文人雅士中不缺乏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写,杜甫就曾有诗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文学经典《红楼梦》中更是把权贵之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刘姥姥到贾府吃顿饭,一下子就花掉20多两银子。

出身普通的刘姥姥直接就被吓坏了,原来这些钱已经够庄家一年的口粮,可是贾府却买来几只螃蟹办一桌酒席就花完了。

此外刘姥姥还特别夸赞贾府的菜肴是人间极品,她平日里就吃些野菜瓜果,几乎不吃肉。

刘姥姥倒不是什么素食主义者,她也想顿顿吃肉,但是奈何条件不允许。自己一家人如果不是贾府时常接济一下,勉强存活下来,要是碰上个什么大灾大难。

恐怕也是吃树皮掘野鼠的命运,然而红楼梦中的贾府平时吃的菜品,现代人也可以轻易复刻端上普通人的餐桌,但古代权贵的美味佳肴却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由此可见吃惯了粗茶淡饭的古代人,突然吃到自己平日里尝不到的饭菜,其心理作用加味蕾的双重刺激,自然就让饭菜美味到极致。

如果是生活富足的现代人,穿越回红楼梦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富贵人家的菜肴,可能也会觉得味道一般般吧。

倘若不幸降临在贫苦人家,一日三餐顿顿清汤寡水,时不时掺杂酸溜溜的野菜,恐怕会特别想念现代衣食无忧的生活。

翻开史书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其实不多,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天灾发生,揭不开锅饿的前胸贴后背是家常便饭。

每当这个时候,古人总是绞尽脑汁寻找可以果腹的任何食物。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现在也成了觅食的风水宝地。

只要不是寒冬时节,山里还是有些能吃的野果子,但野果始终只能充饥,想要吃饱是不可能了。

另外古人饿极了也会找野花吃,像什么映山红、槐花之类的,不过野花的味道肯定不是太好。

如果不是极度的饥饿感,任谁也不愿意把它吃进胃里。封建帝王时代,自古就有一条俗语,盛世吃糠乱世吃土。

其实盛世也未必就能吃到稻糠,局部饥荒造成饿殍遍野也时有发生。我们今天吃的红薯、玉米等量大管饱的食物,最初中国古代人是吃不到这些的。

明朝有了一定的对外贸易规模,这类食物才传入中原王朝,由于它们的产量大易存活的特性。

才让中国古代丰收之年人人都能有口饭吃,我们也迎来一次人口大增长。而封建王朝末年,皇帝昏庸再碰上天降大灾。

古代贫农生产的稻米都被收缴,连吃糠的机会都没有,就真的只能吃土了。虽然古人饿极了真的会去吃土,但事实证明人的胃是无法消化它们的。

食土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04

甩掉饥饿的“帽子”

回到现代中国人的菜单不再单薄,甚至上太空的航天员也可以从容的选择是吃红烧牛肉还是吃宫保鸡丁。

渴了有饮料冰淇淋,空间站就像自家餐厅一样。时过境迁,我们早就摆脱了饥饿落后的帽子。

然而谁能想到100年前,普通百姓天天都为一顿吃喝发愁。西方学者趁机嘲笑我们,是一个饥荒遍地的国度。

直到袁隆平的出现,他深知一粒粮食的重要性。袁隆平早在1964年就着手研究高产杂交水稻,他埋头苦干9年之久,培养出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杂交水稻。

于是水稻亩产量从每亩地700公斤,一路飙升到每亩地1100公斤。这种产量吓人的水稻,立即堵住了欧美国家的悠悠众口。

可以说“两弹一星”使中国避免挨打,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中国避免挨饿,两者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

2021年5月23日袁老不幸病逝,这天下着大雨但为袁老送别的队伍却久久不散。

长沙城的鲜花都被人买光了,不少出租车司机一听客人要去殡仪馆悼念袁隆平。纷纷表示不收费车接车送,民众都怀念着袁老对中国农业的贡献。

然而袁老不止是惠及中国,他的心里装的是全世界人民,当非洲贫困国家还在忍受饥饿时。

袁隆平替8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出一万多名农业专家,他们学习了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为更多的国家扫除饥饿。

而现代人能在衣食住行上超越古代,离不开像他一样伟大的人,默默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1] 《食经》北魏崔浩 中华文化信息网

[2] 国学常识 | 古代饮食都有什么? 新浪网

[3] 百年仓廪,从“食不果腹”到“全面小康” 光明网

0 阅读:5

亲亲古轩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