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大野驴确实震动和拖档表现让这台车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要让这台车骑起来更舒适,要不就80以下,要不高转行驶,从这一点来说,又跟车型定位有所相悖。
我之前的水鸟1200,虽然比现在的1250在中低速的时候要暴力一些,但是至少全转速域基本都是可用的,我挂个6档跑60都可以做到不拖档。
有人肯定要说你有病?这类车你挂6档跑60?
你别说我还真跑过,之前跑川西小环线我错过了一个加油站,当时是真听歌听忘了,后面很长一截我就是高档低速跑,不为别的就为省油,同样也不觉得多难受。
前代的大野驴6档低于100公里感觉都在拖档边缘,这你能忍?
新款大野驴这一点就要好很多了,这几天我也试过高档低速,6档也能跑到60+时速不拖档了,非常非常非常好。
别又跟我扯KTM没激情了,长途路上没油,哭都哭不出来,我还要啥激情?只有悲情了。每个设置是否好评,跟车型定位息息相关,再次强调。
虽然进步明显,但是这一代LC8发动机还是有共振点,大概就是在5000转左右。
我是这么理解的,这几天我在温柔驾驶的过程中,不怎么能跑到5000多转就已经很舒适甚至超速了;而如果我想激烈驾驶,怎么也得上6500转,5000转这个共振点对我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我相信真正能买想买新款大野驴S版的朋友,你让他说这台车的缺点他也许还不一定一下子能想到这一点。
说说新款大野驴的几种驾驶模式。
今年的春节,成都的天气真的是好得可以,至少西门上是一滴雨没下过。
当然,地面不湿滑还是有组织故意制造湿滑,这个就不多聊了。
反正我是一次雨天模式也没开过,大家都知道我任何有驾驶模式的车上来都喜欢直接运动模式开整。690duke也一样,我有2年没骑过它了,这次还是直接运动模式TC关了开整,爽爆!
这不比跟人挤景点要爽多了?
来来,很快填坑,后面跟各位带来690duke的详细测评。
赶紧说回来,这些天骑大野驴我也是一直开的运动模式。运动模式就是160匹全马力输出,油门响应很快,高转非常快,电控级别相应降低。强烈建议老手和能分清楚场合,管得住自己的车友再用运动模式,不开玩笑。
差点忘了,人家专业测评都要报数据,我还是学着报一下:8750转爆发最大马力160.4匹,6750转爆发最大扭矩140牛米,零百我就不用报了吧?只要你敢,轻松3字头。
恐惧感绝对是不少的。
街道模式简单感受了一下,电子油门响应没有运动模式那么猛,但是只要你敢给油,动力一点不少还是会给到你,只是慢了一些而已。
大野驴的雨天模式我没记错就是把动力限制在100匹,然后电子油门响应变慢行程适当加长,然后电控全开,就这么个状态。
这个状态对新手来说肯定是最安全的。我又要说春风了,动力足够,但是可控,那是本事;动力足够,但是不可控,适应人群就要少一些了,还请多多加油在电控方面下功夫,国产一哥的任务可是很艰巨的。
越野模式更是一次没用过,因为我确实不是很喜欢玩泥巴,主要是洗衣服麻烦,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越野方面我纯小白,回头R版、或者790advR版这些狠角色,我会请大神一起聊,绝对的大神,这个等机会哇~
再来说说ACC自适应巡航。
新款大野驴前脸多了一副大嘴,这一块东西就是ACC自适应巡航模块。
现在一些中高端家用汽车上面,ACC这个东西应该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吧?
只要大家都守规矩,有敬畏感,多为他人考虑一分,这个东西可真的是香。
新款大野驴这个ACC功能跟汽车上基本是一样的,这套跟海外博世共同开发的ACC在车辆行驶中只要挂到2挡后就可以启动了。
时速只要在30到150之间都能起作用,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可以设置五档,还有有运动和舒适两种习惯选择,轻点刹车或者主动收油就可以退出。
虽然听起来香,不过这套系统是没有人像捕捉这些高阶功能的,国内的交通环境是个什么样子我就不说了,汽车算是最规矩的了,上天下地的电瓶车,嫌自家客厅太宽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这些交通参与者太多了,高速至少成都周边又不让摩托车上,国道忽然飞个小孩出来不更要命?
所以说,这些天这功能我一次没用过,速度和驾驶我可能不太怕,但是不要命的其它交通参与者,我是真怕,大过年的弄个陌生爸妈回去养就给多了。
然后说说转向阻尼器,一般叫钛尺。
没啥好说的,我说了这些天我无论在梦里骑到160,还是在快速路骑行,即使是把风挡升到最高,也没有出现车把抖的情况。
当然我没有装尾箱,钛尺效果确实没试出来,但是不出意外这个钛尺和790duke的那个是一样的,有车友跟我说这个钛尺,有,就这样了。
这一点没有验证我不发表意见,反正一分钱一分货。
接下来说离合。
之前我在测评790duke的时候就说,这个快排是真心好用。以前我觉得最好用的快排是杜卡迪的,现在KTM的快排我觉得只能用更好来形容。
说到这里我得提一个品牌-PANKL。
PANKL赛车系统公司是奥地利的一家专门生产赛车及航天应用部件的公司。其定制版的锻造活塞、传动轴、曲轴、轻量化活塞、凸轮轴等顶尖金属零配件在赛车界是非常出名。
2019年,KTM的母公司PIERER Mobility AG收购了PANKL,于是KTM就有更好的条件,采用更先进优秀的材质去打造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了。
作为KTM的旗舰,新款大野驴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内部就使用了PANKL的高精度材质和制造工艺,以至于这个变速箱的快排体验简直好得没话说。
这几天的骑行,我没有遇到换挡方面的任何问题(大爱马古拉液压离合),不过平心而论,本田雅马哈川崎铃木的旗舰车型的换挡质感我认为还要更好一些。
不信?欢迎大家到各地经销商处体验。
再说说操控性。
前面说过,新款大野驴由于手把角度改变、马鞍式油箱等一系列整体设计,操控的灵活性真的比上一代有了很明显的提升,这个一定是正向优化。
但是,有一点我个人觉得有待商榷的地方就是这个轮胎。
之前大野驴用的蝎子我是挺满意的,但是这一代的大野驴换成了米塔斯的Terra Force-R,前120/70-19,后170/60-17。
个人感觉没有蝎子那么灵活了,这一点还要多跟车主们咨询下,毕竟我没骑几天,上一代大野驴也有好久没骑过的了,不好意思。
制动方面。
前刹还是使用Brembo径向对四卡钳配320mm双碟盘;后刹Brembo双活塞卡钳配267mm单碟盘。
上泵还是Brembo直推,旗舰车型理所当然。
制动效果没有任何值得抱怨的,又线性又够劲。
总结差不多了,通过这些天的体验,我相信能够为各位传达到一些与其它说给自己听的专业媒体一些听不到的见解了。
在我看来,新款大野驴跟之前车型相比,真的是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以至于性格都逐渐开始水鸟化了。
对不对呢?我个人觉得是对的。企业只要不像某些浙江摩托车企业那样骗钱,多向行业标杆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让旗下产品取得实质性进步,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竞争,多好。
既然是考虑长途摩旅,大多数车友在乎的还是享受风和自由,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沐浴阳光和清风。车子存在感太强,大多数人是不喜欢的。
KTM大野驴以往给人的印象就是“狂野”“门槛高”“骑它的人就是牛逼”的感觉,这样无形之间就把客户群体限制住了。
不信,我问问,有多少没骑过大野驴的车友是害怕骑它的?
相信我,新款大野驴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在努力淡化这个固有印象了。
它现在很可控,舒适性大大进步了,真正为长途摩旅也做了很多很多,我们对它的印象真的可以变一下了。
它现在是一台可以温柔得下去,也狂野得起来,舒适的,安全的,智能的,平易近人的长途摩旅利器了。
拉通这个级别大多数顶级车款做个对比嘛。
我认为水鸟还是标杆,这个就不多说了,这个确实很难有产品能超越;
非双1100是能够将公路和非铺装结合得最好的存在;
V2的MTS按理说是想要偏向公路运动性的,但是确实产品力跟定位我认为有些问题,特别是950~听车友说V4要好多了,有时间我尽量安排测评,骑过后咱们再谈;
Tiger1200不好意思我还没骑过,今年有时间争取体验一下,但是我个人还是主观上认为双缸车型更适合这个定位的车;
泛美我确实不大理解为啥能混到价格跳水的地步,看来价格合适,都选水鸟去了;
DL1050XT,个人觉得是YYDS,很快带来测评。
而新款大野驴在摩旅这一点上,确实进步了,个人认为排在水鸟和非双之后问题应该不大了。(但是我要选我应该还是水鸟和DL1050XT二选一)
优点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说说我感受出来的小槽点:
1.手把虽然后移了,但是对比ADV,它还是更像一个街车车把,高度和宽度都不是很够。
2.做工精致度方面,特别是凑近了看细节,还是不如水鸟和非双那样如工艺品般严丝合缝。
3.仪表很好,但是我还是希望早日完成汉化。
4.轮胎个人还是更习惯上一代大野驴的倍耐力蝎子。
5.相比水鸟,我还是不大敢中高速松双手。
购买建议新款大野驴相比于21款贵了9000元,但是就我试下来,这一代的大野驴改变可谓是天翻地覆。
如果你不习惯这个级别到处都是的水鸟,选新款大野驴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差不多了,老规矩,如果您觉得我的测评对您选车有所参考,那真的非常荣幸,可以的话,能够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那就更加感激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