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卫星锅”被禁用?到底能看见什么?也许我们太小看卫星锅了

爱娃的学习谈 2023-12-07 13:44:11

卫星锅,一个曾经深深扎根于老一辈记忆中的物件,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提起卫星锅,很多人脑海中先出现的画面就是——屋顶上架着一个大锅,锅盖儿微微翘起,中间插着个天线杆杆儿。

其实,这个所谓的“卫星锅”,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卫星电视接收机”。

在那个数字信号发达的今天还没到来的年代,它承载了一代人看电视的记忆。

那会儿,你家有个电视机儿,就少不了要搭配一个卫星锅,不然只能面对一片雪花点点的屏幕发呆。

我还记得小时候老爸整天抱怨,家里的卫星锅经常没信号,那会儿我们家住在农村,村里唯一通电的就是自家了,别人家要是想看电视,也就只能跑我们家蹭观看。

只可惜我们家的卫星锅老是信号不稳定,一遇上天气不好,就全部失灵,每次只要刮起大风或下起倾盆大雨,卫星锅就失去信号,电视机直接黑屏,变成了个摆设。

我记得那时候的卫星锅体积很大,形似个铁锅,还要把它牢牢地放置在房顶,所以一到风雨天,它就摇摇晃晃的,感觉下一秒就要被掀起来飞天。

每到危急存亡之际,老爸就必须穿上拖鞋,手持大锤,爬上屋顶对准卫星锅一顿捣鼓。

我和邻居的孩子们总是好奇地站在院子里张望,眼睁睁看着老爸在滂沱大雨中疯狂敲敲打打,恨不得把卫星锅敲出个洞来。

现在回想起那个场景,还是忍俊不禁。

老爸穿着背心短裤,手握大锤,在狂风暴雨中与顽固的卫星锅搏斗,那架势简直就是当年成龙老师在电影里演过的打斗场景一模一样。

笑完之后也是感慨,老爸也太有喜感了,简直就是当年的“香港功夫电影之王”重现。

我记得有次老爸修理了小半天卫星锅也没用,最后终于放弃回到屋里。

一伙人都失望地坐在那儿无言以对时,老爸突然灵机一动,从柜子里掏出了他的老式转盘收音机。

这收音机可以收听一些简单的广播电台,画面当然没有,但胜在声音清晰。

我记得那时正是《西游记》广播剧热播,所以我们就都聚在收音机周围,听着电台播放这部经典之作。

一时间屋里弥漫着收音机的沙沙声与嘈杂的雨声交织在一起,配着电闪雷鸣的惊心动魄,倒也营造出一番意境。

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小小的卫星锅也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了。

曾经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家,如今一个个早已摆脱了对卫星锅的依赖,电视机前坐的是游戏主机和机顶盒。

现在提起卫星锅,恐怕很多00后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是个啥了,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我们的视野。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曾风靡一时的卫星锅,它到底长什么样?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为啥最终它会被禁用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卫星锅的外形非常有特点,它由铁质圆形底盘和立在中央的信号接收天线两部分组成,看上去酷似一口架起来的大锅,所以老百姓便亲切地称它为“卫星锅”。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地球上空约3万7千公里高度,有许多特殊的通信卫星在运行。

这些卫星发送的电磁波信号极其微弱,需要用特殊的接收器来捕捉,而卫星锅中的天线,具有接收这种微弱无线电波的能力。

然后它内部的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数百万倍,再通过解调、解码芯片,最终还原并输出成电视频道信号。

这就像一个超灵敏的“信号捕手”,从太空深处捞取信息,传送到我们的电视机前,我国最开始的卫星锅并不是正规产品,而是人民群众自己动手制作的。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逐渐进入普通家庭,但是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有线电视网络,于是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就发明出了利用卫星信号接收电视节目的方法。

他们从生活废品中寻找圆形金属物品,比如废弃的大锅、面盆等,加工成圆形底盘,然后焊接、组装上天线和简单的电子设备,就成了能够接收卫星信号的自制“卫星锅”。

这简直是近乎“创世”式的技术创新,极大满足了当时人们收看电视的需求。

后来,随着技术进步,正规的卫星电视接收器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不过长期以来,自制的卫星锅仍然深受部分民众喜爱。

原因在于它的制作成本低廉,而且接收效果不差,只要一个铁质底盘,焊上根天线杆,再配几块简易电路板,加起来不过几块钱,就能收看到各类电视频道。

相比几百元的正规机顶盒,显然更加经济实惠。

另一方面,自制卫星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比如它对信号没有任何加密和过滤,这意味着接收到的内容可能包括成人血腥暴力低俗等不适宜内容。

特别是放置在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方,这些不当内容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记得有次我外婆不小心把台翻到了恐怖片,我好奇地凑过去一看,惊悚的音乐一响,鬼朝我飞来,我顿时两眼一抹黑,差点没昏厥过去。

外婆也吓得赶紧换台,可惜这一幕已经成功刷新了我对人生的认知……从此每每想起就心有余悸,甚至至今难以释怀。

除了内容控制的隐患,卫星锅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也暗藏巨大安全风险。

我们知道,它的体积往往很大,重量却不算重,很怕招风。

为了使天线能最大限度地接受信号,老百姓们常将其安装在房顶这样比较高的位置,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据我所在村的一位老人讲,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邻村里确实发生过因卫星锅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当时正值夏季气候剧变,狂风大作,一个自制卫星锅在强风力作用下脱落,正好砸中了下面正好经过的一位中年妇女,当即就拉往了医院抢救,场面相当惨烈。

事后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这起事故的起因在于该村民为节省成本,使用了较差的材料和工艺来自制卫星锅。

它的底盘比较薄,螺栓锈蚀较严重,在大风刮袭下首当其冲,结果就发生了悲剧。

更严重的是,卫星锅上那面积较大的金属结构,很容易在雷电天气中发挥“避雷针”的作用,吸引闪电击中。

一旦引发直击雷电,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数据显示,使用卫星锅的建筑被雷击的几率明显更高,这在多雷区尤为显著,强大的雷电一旦通过金属架构导向建筑内,很可能会造成严重触电事故或者引发火灾。

考虑到种种安全隐患的存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果断下令禁止继续使用自制卫星锅,并推广使用更安全规范的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如今,IPTV、OTT机顶盒、各类视频APP已经取代了这些落后的模拟信号接收方式,人们通过手机、电视盒子、电脑等数字终端观看影视内容已经成为主流。

可以说卫星锅的全面退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存在的各种安全与管理风险,终究难以为继。

当今社会人们更追求安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老式模拟信号接收已然难以为继,能够被历史淘汰也在情理之中。

回首当年,能够通过简陋的“卫星锅”就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岁月,今天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

1 阅读:270
评论列表
  • 2023-12-08 23:59

    不是被禁用,而是应该是淘汰吧!

爱娃的学习谈

简介:育儿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应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