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奸徒还魂

虾小鱼 2025-02-04 22:17:25

明朝永乐年间,应天府郊外有个叫清平镇的地方。这清平镇不大,却也算热闹,一条青石板路贯穿全镇,两旁店铺林立,平日里人来人往。镇里有个叫刘二麻子的恶霸,本名刘彪,只因脸上有几颗麻子,便被人称作刘二麻子。

刘二麻子自幼父母双亡,无人管教,从小就染上了一身恶习。他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眼神中时常透着一股凶狠劲儿。年少时就喜欢在街头巷尾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他打架时手段狠辣,毫无章法,只凭着一股蛮力和不要命的劲头,久而久之,镇上的人都对他畏惧三分。

随着年岁渐长,刘二麻子愈发嚣张跋扈。他纠集了一帮同样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在镇上横行霸道。他们时常在集市上强拿强要,看到中意的货物,随手就拿走,摊主若是敢有半句怨言,便会遭到一顿毒打。有一次,一位卖菜的老农刚把新鲜的蔬菜摆在摊位上,刘二麻子就带着手下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他二话不说,伸手就抓了一把青菜,老农见状,心疼地说道:“这位大爷,您这买菜也得给个钱啊,我这小本生意……”话还没说完,刘二麻子就一巴掌扇在了老农的脸上,恶狠狠地说:“老子吃你点菜是给你面子,还敢要钱?”老农被打得眼冒金星,敢怒不敢言。

为了让自己在打架时更有优势,刘二麻子还自创了一套所谓的“疯狗拳”。这套拳法毫无套路可言,全靠横冲直撞和疯狂攻击,一旦他施展起来,如同疯狗一般,让人防不胜防。凭借着这套拳法和他的凶狠劲儿,在清平镇周边,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和他的手下整日在镇上闲逛,搅得镇里不得安宁,百姓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时间久了,刘二麻子觉得这样打打杀杀,靠抢夺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平日里抢夺来的钱财,在镇上做起了生意。他开了一家米店,本想着正经做生意,可他那恶霸的本性却丝毫未改。他凭借着自己在镇上的恶名,强迫周边的商户都从他的米店进货。哪家商户若是不从,他就会带着手下到人家店里捣乱,不是砸坏货物,就是威胁店家的性命。有个叫李记粮铺的老板,为人正直,不愿屈服于刘二麻子的淫威,坚持从别处进货。刘二麻子得知后,当晚就带着几个手下闯进了李记粮铺,把店里的桌椅板凳砸了个稀巴烂,还打伤了李老板。李老板无奈之下,只好妥协,从刘二麻子的米店进货。就这样,刘二麻子靠着这种不正当的手段,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在清平镇俨然成了一个土霸王,百姓们对他敢怒不敢言。

这一年春天,清平镇的一户大户人家王家娶亲。王家在镇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儿子娶亲自然是大操大办。婚礼当天,王家在镇上最大的酒楼——悦来楼设宴款待宾客。整个酒楼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们都纷纷前来祝贺。

刘二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不请自来。他大摇大摆地走进酒楼,找了个空位就坐了下来,也不管别人异样的眼光,自顾自地吃喝起来。酒过三巡,刘二麻子已经喝得满脸通红,醉意上头。他站起身来,端着酒杯,开始在酒楼里四处乱窜,挨桌敬酒。他走到女方宾客那一桌时,更是肆无忌惮,开始胡吹海夸起来。他吹嘘自己如何厉害,在清平镇如何说一不二,还当众耍起了他那套“疯狗拳”。只见他拳打脚踢,把周围的桌椅板凳撞得东倒西歪,酒楼里顿时乱成一团。

婚礼的主人王老爷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恼火,但又不敢得罪刘二麻子。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满脸堆笑地走上前去,对刘二麻子说道:“刘爷,您喝多了,要不先到隔壁雅间休息一下,等会儿再接着喝。”刘二麻子正在兴头上,哪肯罢休,他一把推开王老爷,大声说道:“怎么?我给你们家贺喜,你还不乐意了?”王老爷被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周围的宾客们都敢怒不敢言,场面十分尴尬。最后,王老爷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又找来几个身强力壮的伙计,连哄带骗地把刘二麻子扶到了隔壁雅间。等婚礼结束后,王老爷才小心翼翼地劝刘二麻子回家。

刘二麻子醉醺醺地走出酒楼,他的马车早已在门口等候。车夫看到他出来,连忙上前搀扶。刘二麻子却嫌车夫动作慢,一脚就把车夫踹到了一边,自己摇摇晃晃地爬上了马车。他嫌车夫赶得慢,一把夺过缰绳,狠狠地一鞭子抽在马背上。马受到惊吓,嘶鸣一声,便疯狂地奔跑起来。刘二麻子在马车上哈哈大笑,还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鞭子。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狂奔,速度越来越快。此时,一位卖针线的老太太正在路边收摊。她年事已高,动作迟缓,还没来得及躲避,就被飞奔而来的马车撞倒在地。老太太的脑袋重重地磕在了路边的石头上,鲜血顿时流了出来,当场就没了气息。周围的商户们看到这一幕,都惊恐地尖叫起来。可刘二麻子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老太太,骂了一句:“晦气!”便继续赶着马车向前冲去。

就在这时,两个书生恰好路过此地。这两个书生,一个叫张逸,一个叫李轩,他们都是附近书院的学生,平日里饱读诗书,心怀正义。看到刘二麻子撞人后还如此嚣张,两人心中十分愤怒。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拦住了刘二麻子的马车。张逸大声指责道:“你这人怎么如此野蛮?撞了人还想一走了之,还有没有王法了?”刘二麻子看到两个书生竟敢阻拦他,顿时火冒三丈。他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冲着张逸和李轩抽了过去,嘴里还骂道:“哪里来的毛头小子,敢管你爷爷的闲事,看我不打死你们!”张逸和李轩躲避不及,被鞭子抽中了手臂,顿时出现了一道道血痕。

但两个书生并没有退缩,他们依然站在马车前,要求刘二麻子下车道歉,并将老太太送往医馆救治。刘二麻子见两个书生如此执着,更加恼怒。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尖刀,恶狠狠地冲着书生砍了过去。由于他醉酒,脚步虚浮,一个踉跄,手中的刀差点掉落。旁边的一位路人见状,趁机用力推了他一把,刘二麻子站立不稳,摔倒在地,手中的刀也掉在了地上。

张逸眼疾手快,捡起地上的刀,与刘二麻子对峙起来。刘二麻子爬起身来,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朝着张逸扑了过去,想要掐死他。张逸在慌乱之中,本能地挥舞着手中的刀进行自卫。没想到,这一刀正好刺中了刘二麻子的胸口。刘二麻子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后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刘二麻子被杀死,心中既震惊又解气。震惊的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敢反抗刘二麻子;解气的是,这个平日里作恶多端的恶霸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很快,官府的人就赶到了现场。他们将老太太和刘二麻子的尸体抬走,把张逸和李轩也一并带回了衙门。

消息很快传遍了清平镇,百姓们纷纷为张逸和李轩鸣不平。他们联名上书,请求县令从轻发落。大家都认为,刘二麻子作恶多端,张逸和李轩是出于正义才出手反抗,不应该受到惩罚。然而,县令却认为,张逸和李轩杀人属实,按照律法,必须关进大狱等候审判。就这样,两个书生被关进了阴暗潮湿的大狱。

两天后的深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刘二麻子的鬼魂从他的坟里飘了出来。他满脸狰狞,双眼冒着绿光,心中充满了怨恨。他知道是张逸和李轩杀死了他,于是,他化作一股黑烟,直奔大狱,想要找两个书生报仇。

刘二麻子的鬼魂来到大狱后,四处寻找张逸和李轩的牢房。他的出现,让整个大狱都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息。狱卒们吓得瑟瑟发抖,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就在刘二麻子即将找到书生的牢房时,县令和一位道士及时赶到。原来,县令早就料到刘二麻子可能会化成厉鬼前来报仇,所以请来了一位法力高强的道士。

道士看到刘二麻子的鬼魂后,立刻拿出一张黄符,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黄符突然发出一道金光,朝着刘二麻子的鬼魂飞去。刘二麻子见状,想要躲避,却被金光紧紧地笼罩住。他拼命挣扎,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但却无法挣脱。最终,在道士的法力下,刘二麻子的鬼魂被封印在了一个特制的桃木盒里。

第二天,县令来到大狱,他看着张逸和李轩,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两个书生是为了正义才出手,而且百姓们也都为他们求情。于是,县令决定将张逸和李轩释放。他亲自打开了牢房的门,对两个书生说道:“你们二人虽杀人属实,但念在是为了保护百姓,反抗恶霸,且百姓们联名上书为你们求情,本官决定将你们释放。”张逸和李轩听后,连忙跪地谢恩。

随后,县令带着张逸、李轩和众多衙役,来到了刘二麻子的坟地。道士早已在墓碑前摆好了法坛,开始做法。只见他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周围香烟缭绕。随着道士的法诀,刘二麻子的魂魄被从桃木盒中引出,再次被封印在了墓碑之下。县令站在坟前,大声宣判:“刘二麻子,你生前作恶多端,横行乡里,今日虽已身死,但仍要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本官判你所有财产充公,拿出十两银子安葬被你撞死的老太太,再拿出十两银子奖励张逸和李轩见义勇为。”

围观的百姓们听到县令的判决,纷纷拍手称快。他们欢呼雀跃,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气终于得以释放。张逸和李轩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分。他们本是一介书生,只想通过读书考取功名,为百姓谋福祉,没想到却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从此以后,清平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刘二麻子这样的恶霸来骚扰他们。张逸和李轩也继续回到书院读书,他们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将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他们勇斗恶霸的故事,也在清平镇流传开来,成为了百姓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