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既不能完全肯定,更不能完全否定

辉维观澜 2024-06-14 13:36:50

1949年至1979年这30年,是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的30年,是农村实行公社集体化大生产的30年,也是中国贫富差距最小,阶级斗争高于一切的30年。

在这30年中,共和国在军事领域打赢了朝鲜战争;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在工业领域建立了工业门类齐全的完备工业体系,不仅在城市有国企,在广大农村也有村集体、公社办的集体企业;在农业领域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这些成就都是无可争议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们无疑都证明了那个时代的伟大。

然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新中国的前30年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很低,很多人吃不饱、只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比如对知识分子不够尊重;比如将阶级斗争理论与“成分血统”挂钩,埋没了许多人才;比如,过分强调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比如“大跃进”的浮夸风曾让人们苦不堪言……这些不足,同样是那个时代无可否认的制度烙印。

所以,对于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我们既不应该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也不应该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而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那个时代的成功经验,同时探讨那个时代的一些不足和教训。这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方式,这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前30年的成功经验:全民共有、共享、共奋斗

关于前30年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国家、集体资产共享共有,贫富差距空前缩小的公平社会氛围,激发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人们战天斗地的斗志。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有学问的专家,还是普通工人、农民都有机会为国家,为集体献计献策,既有当众发言的权利,更有被采纳、被奖励的可能。这实际上就是国家版的“扁平化管理”,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国家、集体添砖加瓦,国家和集体也并未亏待百姓。比如,在医疗保障领域,当时中国的军公教人员及在校学生有财政托底的全免费医疗待遇;国企和集体企业员工有劳保待遇下的全免费医疗待遇;农民有公社及村集体资金托底的基层医疗免费待遇,如果得了大病,公社和村集体也会设法解决村民去大医院就诊的费用问题。所以,虽然当时的医疗保障制度并非绝对的全免费,但看病资金问题基本都在国家、集体的框架内得到了解决,并未产生百姓看不起病的情况。

前30年的不足和教训:有限的客观基础与主观认识共同造成的缺憾

现在,有人经常在网上提起过去“穿补丁衣服”“吃不饱”的历史,但他们却很少提民国时人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的现实。说白了,我们的新中国本就建立在一穷二白、基本生产资料缺乏的基础上,连现在用的农村水渠都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挖的。虽然生产力基础如此薄弱,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人口却由4亿增加到了10亿。试问,当时国家怎么可能有办法迅速让10亿人口瞬间吃得饱、穿得好呢?天天揪住这些不足,去指责那30年,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只会显得自私和无知。

至于主观认识上造成的错误,也是有的,比如对“阶级成分血统论”的过分坚持,对知识分子不够尊重,“浮夸风”和“个人崇拜”的盛行,说到底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彻底、不够准确的产物。这些错误其实在前30年中,已经部分得到纠正,比如以“58年大跃进”为代表的浮夸风很快在60年代初得到了制止。至于“阶级血统论”“个人崇拜”盛行,以及对知识分子不够尊重的问题之所以在前30年中未获得完全纠正,则更多的是林彪、江青为首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干扰下造成的。

总之,对于新中国的前30年,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眼光去看待,对正确的部分就应承认是对的,对错误的部分就应承认是错的。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好的传统,摒弃坏的传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继续为创建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

5 阅读:1024
评论列表
  • 2024-08-26 21:27

    春属扯蛋,没有前三十年的基础,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 2024-08-11 21:56

    那个年代在国家贫困、财政没钱、工具和条件艰苦、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能建设大量工程,把电力、自来水、交通、钢铁、石油等建起来,否则,就没有工业基础,没有搞制造业的条件。八十年代如果没电、没自来水、没交通,谁会投资?

  • 尘缘 10
    2024-08-17 13:52

    这样说还有些道理,总比那些成天说那时风清气正火红年代好多了!

  • 2024-10-02 12:24

    胡说八道,你能不能有点常识!

  • 2024-10-26 19:22

    实话,客观评价

辉维观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