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出狱后表示想去延安,毛主席提三个条件,陈独秀:碍难从命

若尘看文化历史 2024-09-30 17:32:35

陈独秀出狱后表示想去延安,毛主席提三个条件,陈独秀:碍难从命

1942年5月,四川江津一间简陋的房屋内。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革命元勋,如今却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就是陈独秀,那个曾经振臂一呼就能让全国青年为之响应的五四运动领袖。此刻,他最大的心愿竟是能重返延安为党工作。然而,命运弄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在当代人看来,这简直难以置信。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晚年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际遇,当真是世事难料。

【当年牛人,晚景凄凉】

要说陈独秀这个人吧,在民国时期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别看现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当年那可是威风八面的主儿。

说起来啊,这陈独秀可不得了。创办《新青年》,喊出“德先生”、“赛先生”,把那些老古董的封建礼教骂得狗血淋头。那阵势,跟现在网上的“喷子”有得一拼。不过人家是真有本事,不是瞎嚷嚷。

五四运动那会儿,陈独秀更是威风。一呼百应,学生们跟着他满街游行,把北洋政府吓得够呛。那场面,比现在的网红带货还厉害。

后来呢,又当了共产党的“一把手”。要搁现在,那就是一等一的大官儿。可谁能想到,风光了没几年,这位大佬就栽了。

1927年那会儿,大革命失败,陈独秀被开除出党。这下可好,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要搁现在,那就跟某些明星塌房似的,一夜之间就从神坛跌落。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还有更惨的呢。这位老兄后来又跟托派搞在一块儿,结果没多久又退出了。弄得里外不是人。再后来,又因为骂国民党,被蒋介石关进了大牢。

这一坐就是五年。等出来的时候,都快60岁了。你说说,这人生起起落落的,跟过山车似的。让人不禁感叹,风云变幻,人生无常啊。

【铁骨铮铮 宁折不弯】

1937年夏天,陈独秀终于出狱了。这位老兄虽然都快60岁了,可骨子里那股子倔劲儿一点没少。

你猜他出狱第一件事想干啥?去延安!就是要回到共产党那边去。这心思,跟现在有些人非要回老东家似的。

毛泽东他们呢,其实挺欢迎陈独秀回来的。提了三个条件:第一,跟托派彻底拜拜;第二,支持抗日统一战线;第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真心实意的。

这条件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第一条,要公开宣布与托派决裂。这对陈独秀来说,就跟现在让某些人公开否认自己的信仰一样难。

结果呢?这位老兄给毛泽东他们回了一句话:“回党是我的心愿,但写检讨,我可做不到。”就这么一句话,把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了。

你说这人怎么这么倔呢?从小到大,认准的事就不肯改。小时候不爱读四书五经,挨打也不怕。长大了更是出了名的固执。这性格,搁现在怕是要被说“不会来事儿”。

与此同时啊,蒋介石那边也没闲着。又是派人劝说,又是许诺高官厚禄的。但陈独秀对国民党可是恨之入骨。你想啊,自己两个儿子都是让国民党给害死的,这仇能轻易就放下吗?

面对种种诱惑,陈独秀愣是一个不为所动。这骨气,搁现在简直就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典范啊。

【内忧外患 难回延安】

陈独秀想回延安,可这路啊,真不是一般的难走。

先说国际上吧,那会儿斯大林在苏联大搞肃反,重点打击的就是托派。陈独秀虽然早就跟托派说拜拜了,可这黑历史就跟现在网上的黑料一样,想删都删不掉。

再说国内吧,更是麻烦。就在要不要接纳陈独秀的关键时刻,王明回到了延安。这位可是“左”倾路线的代表人物,对陈独秀那是各种不待见。

王明不但给陈独秀扣了个“日伪汉奸”的帽子,还把这事儿上升到路线斗争的高度。这操作,跟现在某些人为了打击对手不择手段有得一拼。

你说王明为啥这么做?还不是怕陈独秀回来后支持毛泽东,动摇自己的地位。这种为了私利不顾大局的做法,放在哪个年代都少不了。

就这样,陈独秀想回延安的路啊,是越走越难。他既不愿违心写检讨,又突破不了重重阻碍。这境遇,跟现在某些想东山再起却困难重重的人,何其相似。

【内心挣扎 最终拒绝】

话说到了1938年夏天,60岁的陈独秀辗转来到了四川江津。虽然人老了,但那倔强劲儿一点没少。

就在这时候,毛泽东派周恩来来看他了。周恩来说,只要陈独秀写份检查,就能去延安。这机会,简直就跟现在有人伸出橄榄枝一样难得。

陈独秀听了,心里那个纠结啊。一方面,他感激毛泽东还记得他这个老同志。要知道,当年的战友们,像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都已经牺牲了。能得到毛泽东的邀请,那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可另一方面呢,陈独秀又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形势了。他跟周恩来说:“我落伍了,生病了,年纪大了。开会的时候怎么办?我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最关键的是,写检查就等于否定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这对倔强的陈独秀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经过一番天人交战,陈独秀最后还是拒绝了:“我就不去延安了,替我谢谢润之吧。”这话听着轻描淡写,可谁知道里面包含了多少无奈和不舍。

这决定啊,既让人佩服他的骨气,又让人觉得他太固执。明明有机会重新开始,却因为放不下面子而错过。这种性格,放在现在,怕是要被人说不会变通。

之后周恩来又来找过他好几次,可陈独秀就是不改主意。哪怕知道自己可能会穷困潦倒,也不肯低头。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让人既敬佩又惋惜。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离世,享年63岁。

有人说,陈独秀这一生,起起落落,大起大落。年轻时呼风唤雨,到老了却凄凉落魄。可就算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向国民党低头,没有为了利益放弃原则。这种骨气,在现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实在是太少见了。

也有人说,陈独秀太固执了。明明有机会重新开始,却因为放不下面子而错过。如果他能稍微妥协一下,或许晚年就不会这么凄凉了。这种不懂变通的性格,在现在这个需要灵活应变的社会里,怕是很难立足。

无论如何,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功过是非,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1

若尘看文化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