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台湾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是“中国台湾省”。
这一表述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广泛讨论。
更引人关注的是,台湾艺人们对此作何反应?
他们公开表态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故事?
王毅外长的表态,以及随后央视新闻的强调,将“中国台湾省”这一话题推向高潮。
众多大陆艺人的转发不足为奇,但台湾艺人的反应却更具观察意义。
侯佩岑成为首位转发并明确表态的台湾艺人,随后,赵又廷、张韶涵、陈乔恩、欧阳娜娜等众多台湾艺人纷纷跟进。
一些在大陆发展良好的知名台湾艺人却并未公开表态,这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讨论。
这些缺位艺人的沉默,原因何在?
有人认为,他们或许并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只是为了在大陆发展而隐藏真实立场,伺机而动。
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抱有投机心理,试图两边讨好,静观其变。
还有一些人,或许是出于对岛内政治环境的顾虑,不敢轻易表态,明哲保身。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艺人因为信息渠道等原因未能及时了解情况。
部分大陆网友对这些长期在大陆发展却从未在关键时刻表态的艺人表达了不满,甚至有人提出制裁和封禁。
这种观点引发了一些自由派人士的批评,他们认为这是民粹主义的表现。
虽然制裁封禁略显极端,但公众朴素的爱国情感值得肯定,对长期“闷声发大财”的艺人的质疑也并非毫无道理。
“中国台湾省”仿佛一块试金石,检验着台湾艺人的立场。
口头上的认同或许并非真心,但如果连口头上的认同都无法做到,其真实立场更令人怀疑。
爱国是国民的天职,效忠祖国理所当然。
一些自由派人士常将“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挂在嘴边,以此标榜自身信奉普世价值,殊不知,这不过是拾人牙慧。
他们声称不爱国的人到了美国都成了爱国者,却不知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从入籍宣誓到课堂宣誓,无处不在。
与之相比,仅仅要求台湾艺人表个态,何过之有?
即便这些未表态的艺人并非坚定的“一个中国”支持者,我们依然可以给予宽容和理解。
毕竟,在法律未作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他们有权选择沉默。
但如果未来有相关立法,明确规定了艺人的相关义务,或者他们公开发表分裂言论,则另当别论。
如何鼓励台湾艺人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我们要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西方国家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毫无道理。
一个国家,如果国民缺乏认同感和凝聚力,如何发展壮大?
大陆社会应形成集体自觉,对坚定支持“一个中国”的艺人给予更多机会和支持,对投机取巧者保持冷淡,对发表分裂言论者坚决制裁。
具体而言,企业在选择代言人、拍摄影视作品时,应优先考虑爱国艺人。
相关部门在组织大型活动时,也应将爱国艺人放在首位。
这些措施并非强制规定,而是通过市场和舆论的力量,引导艺人的行为,使其感受到切实的利益和压力。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一纸文件更有效,也更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对于那些不表态的艺人,我们应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顾虑。
毕竟,两岸关系复杂敏感,他们的处境也较为特殊。
但我们也要警惕“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如何平衡理解与引导,如何避免出现反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鼓励和引导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在制度层面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文化安全。
那么,您认为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台湾艺人,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同时,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