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不讲究吃穿、不爱打扮的女人,有着同一类父亲

第壹心理 2025-01-16 11:17:20

“漂亮”“爱美”“打扮”这些词你一联想,会想到什么呢?女性群体作为社会意识中需要追求外在的部分,这几个词使用频率最多的对象也是女性。

其中除了自我评价,还包含了许多他人的评价,同时也掀起了女性追求美丽外在的热潮和风气。

但是一种观念总会有赞成和反对的两个派别,已经有了追求外在美丽的一派,自然也就会有不追求外在美丽,专注内在的人。根据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更注重内在的女性,背后往往有着同一类的父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父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亲是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位男性,因此他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会对女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贯穿女儿的一生。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了“原型”理论,他认为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各种原型,其中父亲原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亲作为女儿心中的重要原型,他的形象和行为模式会成为女儿认知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参照。穿搭随性、不追求外在的女性的父亲往往在童年时,都希望女儿能更加专注于学习和内在。

董卿作为一名耳熟能详的主持人,在事业上做的风生水起,她的外在形象并没有刻意追求美,每次主持的时候都是一身简单的服饰和打扮,但每个人都不会觉得董卿是不美的。董卿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很小的时候,董卿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子,某次照镜子时,父亲看见后,召集全家开会,指着桌上的土豆批评董卿:“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有时间不如多看看书。”

在父亲的影响下,董卿明白了:“与其追求外表,不如让自己变得强大。”因此越发的专注自己的内在储备,才成就了今天“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国民主持人。很多让人觉得拥有“内在美”的女性,往往童年的时候都经历过被父亲责骂,专心学习的情况。渐渐地也养成了不在意外表,更喜欢穿着舒适的衣物,也不追求化妆打扮的习惯。她们的父亲对女儿的外在毫不在意,也不希望女儿在意,甚至会忽视、漠视女儿对美的情感需求,最后也会导致女儿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只能顺从父亲的安排。

在电影《简・爱》中,简・爱的童年经历也非常难过,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舅妈和表兄对她百般虐待。在这样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简・爱养成了坚强独立的性格,但同时也对自己的外表不太在意,比起外在她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也认为外在的美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就如同依恋理论强调的那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如果父亲长期忽视女儿的情感需求,女儿就无法建立起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从而导致情感上的缺失。这种情感缺失可能会让女儿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她对自身形象的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想告诉大家的是,追求美的事物是作为拥有视觉的动物的本能。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无论是年轻还是暮年,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追求美的背后更多是自己对人生的一种掌控,但是也不要过分追求美,让美成为凌驾你之上的存在。很多人因为容貌焦虑不断地伤害自己,走进自卑敏感的死胡同,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一致性概念:当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心感受一致时,她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内在美和外在美都是美的,不要放弃一端却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书写自己的人生,即使受到了过去经历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你要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既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也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传。”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追求内在品质的同时,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0 阅读:49
第壹心理

第壹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