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的比喻,对于心爱的人的思念如同满月一般圆满、充实。表达了思念之情并以月亮作为比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将云比喻成翻墨,将雨比喻成珍珠,颜色干净利索,直接将人拉入现场。
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喻这个修辞手法,比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的作用。
不管在现代文中,还是在古代诗歌中,都能让读者有一种美的享受,往往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惊艳的。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魏晋·陶渊明《杂诗》
世俗的官场之风使铮铮铁骨的陶渊明难以忍受,41岁做了80多天的县令之后,耻于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过上了隐居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通透的认为: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每个人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不分彼此。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
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既然人如微尘,生命如此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难得;那么,对于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点点欢乐,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是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看见迷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自然浑然一体。
刘禹锡把秋月之下的洞庭湖山水变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诗豪刘禹锡曾经自称“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意思是在他的身上充满一身正气和豪气。
白乐天有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箭,好一幅浪漫的初秋晚景图。
这首诗虽然是写诗,但是诗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集中反映。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王维《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出使)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诗人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他说自己轻车简从,过居延,入胡地,一路上看见随风飘转的蓬草,和北飞的归雁,正象自己风尘仆仆的身影。
大漠落日的奇景深深铭刻在诗人脑海里。行至萧关碰上侦察兵,得知首将(都护)还在前线。
王维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因为这个时候的王维名为出使,其实是被排挤出朝廷,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孤独、寂寞、悲伤之情。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整首诗把自己出塞的万里行程大略述及,语意平平,惟有落日壮景给全诗一个光辉的凸起。平坦的大漠上,一道孤烟直直地升起,长练般的黄河托着一轮圆圆的太阳。
王维是公认的画家,构图上就富于洗练、匀称、阔大的美感。横与竖、直与圆,互相对比,互相映衬,线条单纯,明快,夺目,象最天真稚拙又最老道完满的一幅画面。
而目,烟不断上升,日不断下沉,本来都是动态的,作者却用说明属性的形容词谓语把这一切处理成静态的。
这恰恰捕捉住了这一苍茫时刻的景象,仿佛地老天荒,这一瞬间就是永恒。王国维赞叹此联为“千古壮观”,确不为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公元765年初,杜甫辞夫严武四川节度使参谋职务。不久严武死,他更无所依傍,遂买舟东下,途经渝州、忠州时写了这首诗。
杜甫那夜舟中所见,微风吹动着边柔嫩的细草,夜间一叶孤舟上耸立着桅杆,写出了夜的安静和人的孤独凄凉。
抬头看着星星悬挂在天际,旷野无堪,天地相接:月高初升,像是从大江波涛中喷涌而出。
这两句诗孤立地看,确实是壮人胸怀的;但放在“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之后,作为衬托的大背景,和前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而言,其情味就不同了。
前边景色写得如此孤凄纤小,此处大江平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以天高地广、大江奔涌的辽阔,反衬细草微风、危樯孤舟的渺小,天地之间,扁舟一叶如芥,更显其子然孤独。
夜处孤舟的凄然氛围,触发了诗人的情怀。
“名岂文章著”的潜台词是:我的政治才能也可以使我名垂后世,岂止诗歌!但谁是伯乐?
“官应老病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就应该退休,这象是别人抛弃他的借口,实际他才五十四岁。
借别人的看法,反话正说,发泄自己一生不得志。
杜甫的“致君尧舜”的理想不能实现了,有不平,有愤慨,也有自嘲的意味。
今后如何是好呢?他将自己比喻为像沙鸥一样四处流浪,同时也有不受名枷利索的束缚、自由自在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含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的绝命词。传说中,李煜在寓所中让旧妓演唱这首词,声音传到了外面,宋太宗听到后大怒,认为李煜不感恩于大宋留他性命,反而整日创作这些悲天悯人的词作,实在是活得不耐烦了。
于是,宋太宗命令赐下毒酒。
李煜喝下毒酒后,全身抽搐,手脚蜷缩在一起,直到死去。
李煜终于明白了,人生万古忧愁,不过是各自背负着行囊蹒跚而行。他终于明白,不是穿上华服就能安享普天的景仰。
那高耸的宫墙,从来没能抵挡住命运的剑影刀光;那庙堂里的尊享,能万古流芳的从不靠别人,而是靠自己的能力、自己创造的辉煌。
前半生的作词,再愁也是风花雪月,后半生作词,那是有血有泪的国破家亡。
对于李煜来说,无论怎样做词,他内心的愁恨却从没有过哪怕是片刻的隐化、消散,相反,只有随着时间而更不断地加深、加重,他的浩叹也一声比一声悠长,一声比一声沉重。
“春花秋月何时了”,听话音,很不耐烦了。难道李煜不喜欢春花秋月吗?当然不是。作为词人,他自然不愿让这花月等闲而过,而是喜欢将它们邀入词章,让自己词兴遄飞。
然而,此刻李煜内心,却是别有一番的萦牵,这时的花月春风,对于一个身陷囹圄的亡国之君来说,只能使他感到无尽的懊恼,触景则伤情。“何时了”,表面上问春花秋月,实际上是在究诘这黯寂的囚徒生活到哪一天才能结束。
昨夜一阵春风,使他不禁想起往年的春天——“一悼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渔父》),多么地无忧无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忆江南》),何等地逍遥!他的思绪飘到了金陵故宫,那里的雕栏玉阶还应该是好好的吧?只是曾经徜徉其中的人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
物是人非啊!月色溶溶夜夜光,春花艳艳日日新,可这日日夜夜带给他的就是永无休止的悲
哀!就像那日夜不停而东流的长江,像一切流淌不尽的江河水!
李煜最纯真,这使他的词很感人。但是,李煜的成就不能只归结于他的纯情和天真。如没有南唐国祚的终结,就不会有成为囚徒的李煜,不会玉成他诃作的升华:如果没有从帝王到囚徒这沧桑巨变、高岸为谷的惨痛,李煜又怎能写下这一字一泪又是一字一珠的词章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亡国的深仇巨痛成就了李煜的事业,你要问我有多少哀愁,就像无尽的江水滚滚东流。
四十二岁,李煜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尽管江山败于宋人之手,但他的诗词却征服了整个宋朝乃至百代。在诗词的帝国里,他成为了永生的王。
源远流长的秦淮河啊,你是一条流淌着悠久历史的河流,你头顶上的那轮明月曾照掠过繁华无比的乌衣巷,也曾普照金陵城内奢华的楼阁宫殿。
这条南唐曾经的护城河,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荣耀和沧桑。你可知道,你曾夜夜出现在一位亡国帝王不堪回首的故国梦魂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