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夏季把膜覆,花生长得壮能保产量,这方法值得去尝试

雪夜归人 2025-02-13 19:04:38

南方夏季把膜覆,花生长得壮能保产量,这方法值得去尝试

在南方那片温润而富饶的土地上,夏日骄阳似火,高温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鼓手,鼓噪着大地。此时,花生种植成为了不少种植者心中的大事。花生的产量与质量,不仅关乎种植者的经济收益,更是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馈赠能否最大化利用的关键。而在众多保障花生生长的方法中,给花生地覆膜,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手段。

南方夏季气候炎热,降水充沛,这种环境对于花生生长而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不适当的条件下,高温会促使花生植株过度蒸腾,水分流失过快,土壤养分也在高温下加速分解和流失。而频繁的降雨又容易导致土壤积水,造成根部缺氧,进而引发病虫害。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对比数据。以某花生种植区为例,在未采用覆膜技术的年份,由于夏季高温影响,花生植株的平均生长高度较正常情况矮了约20%。花生果针入土深度也受到影响,平均较理想状态下浅了15%左右。这直接导致了当年的花生产量较往年正常年份降低了25%左右,而且花生的饱满度和品质也明显下降。

而采用覆膜技术的种植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覆膜就如同为花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从温度方面来看,覆盖薄膜的花生地,土壤温度能够较未覆盖的地块在高温时段低出3 - 5摄氏度。这种温度的降低,大大减缓了花生植株的蒸腾作用。根据测量,覆膜后花生植株的水分蒸发量比未覆膜时降低了约40%。

在土壤养分保持方面,覆膜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南方夏季多雨的环境下,雨水对土壤中养分的淋洗是非常严重的。未覆膜的花生地,在一场大雨过后,土壤中氮元素的流失量可达到总养分含量的20%左右。而覆膜能够拦截雨水,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流失。数据显示,覆膜后的花生地,土壤中氮元素的流失量比不覆膜时减少约60%,磷、钾等主要养分元素的流失也有显著的降低。

而且,覆膜对于防止病虫害有着独特的优势。南方夏季湿度大,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未覆膜的花生地,叶部病害的发病率达到30%,根部病害的发病率为15%左右。覆盖薄膜后,由于保湿性和隔离作用,叶部病害的发病率降低到10%以下,根部病害的发病率也控制在5%以内。这意味着更多的花生植株能够健康生长,不受病虫害的侵扰。

从果实的生长来看,覆膜也让果实的发育更加理想。在覆膜环境下生长的花生,果针入土深度适中且稳定。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干扰减少,生长发育更为顺畅。未覆膜的花生,果实形状不规则,发育不良的比例可达35%,而覆膜后的花生果实发育正常率高达90%以上,果实的饱满度和重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覆膜技术的操作其实并不复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覆膜材料。一般来说,厚实且透光性适度的聚乙烯薄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薄膜的宽度要略大于行距,以保证能够完全覆盖花生行。接着,在播种后,要尽快进行覆膜操作。将薄膜平整地铺在地面上,用土将膜的边缘压实,确保不透气。

不过,在覆膜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覆膜时要避免膜面出现破损,一旦有破损要及时用土封堵。而且,随着花生的生长,在花生植株顶部附近,要适时揭开薄膜,以免影响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南方夏季的这种覆膜种植法,就像是为花生找到了一位贴心的守护者。它综合解决了高温、多雨、病虫害等多方面的问题,全方位地呵护花生的生长。通过这样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在走捷径,而是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利用现代的农技手段与当地的种植环境相结合,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这也启示着广大种植者,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方法,也许就能在看似严峻的种植环境下,找到适合自己作物生长的最佳路径,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这种覆膜的方法在南方夏季的花生种植中,就像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一种保护手段,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一种对未来丰收的殷切期望。如果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它的价值并且付诸实践,那么南方的土地将孕育出更多的花生宝藏,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让种植者收获满满的幸福与财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