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术”的时代召唤|陈平

当代油画 2024-12-12 10:38:37

陈平 《山》 布面油彩 50×70cm 2008

陈平 《树》 布面油彩 70×70cm 2008

“大美术”的时代召唤

陈平 | 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作品传递了艺术家的情怀,我庆幸从事艺术事业。

大约几千年前中国人便用毛笔画画,软软的毛笔经过皴、擦、点、染,水、墨、纸相融,黑、白、灰幻化莫测,勾勒出一幅幅有血有肉有筋骨、酣畅淋漓的美丽画卷。水墨画映射了中国传统审美抽象的至高境界,代表了中国绘画的独特语言。

陈平《静荷无声》 布面油彩 50×70cm 2000

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各国(包括日本)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设计运动”,而彼时中国的“艺术设计运动”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普及。与其说中国不乏技艺高超(大众对于画作普遍的认同标准——画得像)的画家,毋宁说缺乏优秀的艺术设计。

陈平《阳光生活》布面油彩 120×150cm 2006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之初,没有沿袭中央美术学院苏式的教学模式,先贤们多留学欧洲、日本,携来西方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并融汇本民族艺术传统,中西合璧的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陈平 《2000年代》 布面油彩 120×120cm 2008我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入学之初,导师杜大恺便让我们每天练习写毛笔字。当时的线描基础教学是教学生直接拿毛笔在宣纸上勾勒,不起草稿。张延刚老师的线描给我印象颇深。他的人物线描写生不仅造型准确,而且用笔力透纸背、方圆转折一气呵成,充满阳刚之气,技艺与品格不逊古人。舍去了西洋素描以面造型的繁缛,线的抽象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今人的浪漫。

陈平《天安门1》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07

陈平 《天安门2》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09在校时,杜大恺老师让我从当代的艺术视角临摹中国古代重彩画。我在临摹明清官像画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构成”的形式,这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乃至今天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这种艺术语言对于美术创作的启发尚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陈平 《依依墟里烟》 纸本设色 28×34cm 2008美术界曾有“形式与笔墨之争”,形式和笔墨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古代与现代的画作许多蕴含形式美,如明清官像画、仕女画,现当代常玉、吴冠中、袁运甫、广军、杜大恺等许多大家的画作既有笔墨又有形式,还有“趣味”,这种“逸趣”相较于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更具时代特色,对当代观众更具可读性。“笔墨当随时代”,能够流传史册的应该是记录当下时代或体现当代艺术语言的作品,而非简单放大或篡改古画据为己作。

陈平《轻舟已过万重山》纸本设色 30×30cm2021

陈平《山雨欲来》 水墨 41×34cm 2021从小学便开始拿毛笔画画的我和笔墨有着不解之缘,本科就读于中国画专业。今年暮春时节,我和同事们一起去婺源写生,烟云氤氲的山水幻景使我顿悟水墨画为何诞生在江南、笔墨纸砚的制作优现于江南,此番胜景使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毛笔进行创作。从学校毕业后我便多在创作,少有写生。“写生”的概念或源于西方,中国古代画界不主张写生,绘画“六法”第一法便是“气韵生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不拘泥于形似,画家往往目识心记,“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在这样的环境、心境下闭门挥毫、“含道映物”“澄怀味象”“俯仰天地”“卧游”山水,怡然而自得。

陈平《无语》纸本设色 26×34cm 2016

陈平《眯脒鼠与喵先生2》  纸本设色 78×54cm 2014就学期间,杜大恺老师让我们广泛阅读世界艺术史、文化史、哲学史、美学史等等,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像杜大恺、刘巨德老师这样才识广博、能文能“武”(艺术实践)的艺术家,尤为值得学习和尊敬,他们的教导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而且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陈平《梦》纸本设色 23×19cm 2016

古代中国的画家首先是一个文人,具备渊博的学识,才能成就真正的文人画。广博的知识储备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具有专业技术支持的美术评论家更是难能可贵。尽管当下的社会分工(包括学科)越来越细,但是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画家终将沦为平庸的画匠。

陈平《笑天下》纸本设色 70×80cm 2024记得上学时我目睹刘巨德老师《夹子救鹿》动画片的画稿,人物稚拙的造型尤其是可爱的小脚丫,观来让人顿觉童趣满满、爱意融融。再如韩羽先生的经典佳作《三个和尚》,造型夸张、诙谐,令人百看不厌。正所谓“大巧若拙”,在经历了严格的造型训练,绘画达到“拙”是一种去伪存真的艺术境界,“情趣”不是刻意追求的,是一种天性,抑或是一种人生态度。我对动画、漫画、绘本等颇感兴趣,尤其是有“逸趣”“童趣”之佳作,观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似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愉悦心性,一扫生活的负重。没有恢弘的巨制、没有谨严的造型,我的绘本《家有宝宝》(彩色铅笔绘制,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笔法拙稚,重拾儿时的天真。

陈平 《家有宝宝》 绘本封面 2015

陈平《家有宝宝》绘本插图 2015在清华美院的就读经历,使我大量接触到了公共艺术、装饰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历年来清华美院许多老师都是多面能手,画种不拘一格,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美术创作。

陈平《巢》纸本设色 32×42cm 2006文化有异同,但无先进与落后之分。较之古代,现代人目之所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影院、游戏厅……视觉艺术也更趋多元——电影、动画、游戏、数字绘画……信息时代让全球的资讯瞬间共享。视觉艺术由二维向三维的飞跃是一个突破,三维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远超越二维平面艺术。

陈平《小姐姐》数码版画 60×60cm 2019近些年我大量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数字艺术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形式多样化呈现,抑或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传统中国画在现代多元视觉艺术冲击下日现式微,中国画要在当代美术领域中保持地位,必须创新,假如没有创新,中国画终将“穷途末路”(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成为一小撮人把玩的“古董”。

陈平 《东方女神》 数码版画 60×60cm 2019

陈平 《虚惊一场》 漫画 2020

陈平 《老猫开会》 漫画 65×48cm 2016

陈平 《裂》 综合材料 110×110cm 2001我喜读古诗文,经常引用古诗词作为作品标题。中国古文字的优美远非现代汉语所能及,在当下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赏阅古文是一种享受。我眷恋着中国文化和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体制内的创作状态可以使我的创作取向不受市场的限囿,广泛涉猎于国、油、版、雕、壁画、数字绘画、综合材料、设计、绘本、漫画等多种艺术门类。清华美院先贤们倡导“大美术”的艺术理念,指引我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

陈平 《祖》 丝网版画  200×50cm 2008画种作为绘画的媒介与手段,不应成为艺术表达的羁绊和桎梏。当下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新设实验艺术专业,反映出社会对于艺术表现多元化的接受程度,这种取向赋予艺术家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以“大美术”创作理念为指导,打破画种间的壁垒,多元艺术相互融合,使思想自由、充分地表达,必将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原载《艺术市场》杂志2021年第8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此略改)作者介绍陈平,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