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为什么说广府名曲《彩云追月》格局极大,情怀极深?

野话说文化 2024-06-19 16:22:51

明月夜

开篇先澄清两个事情。

其一是:” 关于这首名曲的作曲者

网络上吵翻天。我就不提名义上的作曲者了。

实际情况更可能是,在被当时的艺术家采风记录下来之前,此曲早已在广东流传。我们现在听《彩云追月》粤语版本,曲调和歌词皆有浓浓的广东音乐的特色,实际上,这首曲子也应该是像其他源于广东民间的乐曲一样(比如平湖秋月、步步高之类),乃是广府民间创作的,传唱在民间的一支小粤曲而已。

另外一个需要澄清一下的是:

关于十九路军把《彩云追月》作为出征曲的争论:

许多望文生义的人,认为此曲誊写于1935年,因此十九路军不可能在1932年淞沪抗战出征前唱这首曲子。关于此争议,也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无论实际情况如何,如今的人们觉得这首曲子与十九路军的英雄事迹结合在一起,再完美不过了。

那么,这样一首娴静优雅,甚至有点欢快的歌曲,怎么就与“十九路军”的英雄事迹联系在一起,最关键的是,人们还觉得如此贴切,如此让人感动呢?

这就是关键,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不得不了解一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先说中国文化中的对月追求:中国古人崇月,由来已久。

《诗经》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样的句子(明月皎皎,姑娘动人。从容窈窕,思至憔悴)。

月出皎兮

显然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人们就把皎洁的月光与美丽动人的爱情联系在一起。及至后世,尤其是唐朝,大量诗歌描写明月之美。

此时,赏月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一种“雅怀和幽情”,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里就曾说,兄弟好友相聚欢声笑语,“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而其中的“幽赏”,就是一种赏月时所具有的“很私人的情怀”。实际上,幽赏和高谈,正是文人雅士阶层追求的两种独具特色东方审美品格。

李白

屈原在《楚辞·天问》责问月亮说:“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月亮你有何种功德,圆缺周始竟然长生不老?你清清静静,你肚子里养个兔子干什么?

屈原

与此同时,除了赏月,古中国的上层精英逐渐把“明月”的含义从柔弱的情爱象征里挣脱出来,为明月附加了更加复杂的情感,尤其是家国的情怀。比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样的诗句,诉说的就是战争。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更是把“明月”暗喻成“明君”,希望能有“明君”结束自己的流放生涯。

小编按:这种由男女情爱过渡到家国之爱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男女双方的赏识、忠诚、思念与一个人对君王及家国的感情是非常相似的,甚至是一样的,尤其是古代社会基本上君王就代表了家国,每个读书人都像渴望爱情一样,渴望君王的赏识。古代也有大量的诗文假借咏唱爱情,来表白对君王的渴望和忠诚。

从此,古人对“明月”的审美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从“男欢女爱”上升到士大夫心头的“家国”情怀。

古中国的这种审美趣味,甚至播撒到了整个东亚中华文化圈。

举个例子来说(注意:本例子只用来说明东亚文化的审美及情怀):

好莱坞电影《决战中途岛》中有一个细节:在美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日本航空母舰飞龙号千疮百孔,马上就要沉没了。此时,舰长(冈田次作)要求其他人转移,自己留下来欲与母舰同沉。当时,冈田次作说了一句台词:OK,lets enjoy the moon(我们一起去欣赏月色吧)。

中途岛战役

这一细节,好莱坞导演显然有意为之。好莱坞导演深谙中华文化圈的文化,穷凶极恶的日本军人在这样的包装下,留下了一点“尊严”,塑造了东亚文化的某种“诗意人生”的艺术效果。这里我们不讨论好莱坞编剧的历史观,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导演显然非常懂得东亚文化圈文人武士在面对生死时的诗意情怀。

人,在或者的时候是社会属性的,也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什么家庭、事业、功勋、荣耀、责任等等吧。但是,当人面对死亡时这种终极问题时,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西方人会浮现出上帝的形象,东亚士大夫则是一种回归永恒的大自然的超然态度。

山月

不厌其烦的举证,虽然不能全面说明这一东亚审美的“幽幽情怀”,至少可以蜻蜓点水般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们的文化所展现的“道心惟微”之所在。有了这样的“情怀”和“道心”,就很容易理解《彩云追月》的所歌唱的“生死幽情”和“家国情怀”了。

血色山河

《彩云追月》歌词第一句:

明月究竟在何方?

歌曲第一句就发起了“追心之问”,明月究竟在哪里呢?此问与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言下之意:我听说世间有明月,可是明月在哪里呢?我怎么没见着。

这里,第一句歌词已经把明月奉为“世间罕有之物”了,足见明月之珍贵。这样的追问,正是一种渴望,人们渴望拥有明月普照人间。如果说十九路军出征前曾经唱过这首粤语歌,那么这就解释了他们选择此歌的原因。因为,这些英雄们正是要做一轮明月,以牺牲普照世间。

月照人间

《彩云追月》第二句:

白昼自潜藏

明月白天是看不见的。这里歌词以“白昼”比拟“和平时期”。和平时期,人们是看不到英雄的。和平时期,芸芸众生,大家都在忙忙碌碌,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即使有真猛士,他们也藏在红尘之中不为人知。这不禁让人想起周星驰的《功夫》,在庸常的日子里,猪笼城寨的武林高手潜藏浮世之中,包括五郎八卦棍、洪家铁线拳、十二路弹腿、包租公包租婆等,他们都是“白昼自潜藏”的平民英雄。十九路军,这支发源于广东粤军的部队在和平时期,与其他部队也没什么两样,普普通通,因为他们也是“白昼自潜藏”。

芸芸众生

《彩云追月》第三句:

夜晚露毫茫

显然,歌词的“夜晚”比拟为“非常时期、黑暗时期”,实际上就是“家国危难之时”。在此万马齐喑,同仇敌忾的黑暗时,一轮明月跃然而出,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现代人可能感受不深,但是在过去没有电的数千数万年间,人们对明月照亮黑夜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从而对明月产生了一种几句冲击力的情感,进而把明月比成光辉洒向人间的救世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便问一句,粤语的“毫茫”是不是就是“浩芒”,言其光芒浩浩荡荡之意?)

月夜

《彩云追月》第三句:

光辉普照在世间上

第三句已经很直白了,英雄和明月已经融为一体。和平来之不易,是因为有“英雄”当空把光辉洒向人间,这个“光辉”正是挽万众于水深火热的牺牲。

《彩云追月》第四、五、六句:

慢照着平阳

又照着桥梁

皓影千家人共仰

这一小段,把明月和英雄高度融合,借着仰望明月的具象隐喻人们仰望英雄,敬仰英雄。

《彩云追月》重复的旋律:

人立晚风月照中

独散步长廊

月浸在池塘

欢欣充满了心上

静听乐悠扬

越觉乐洋洋

夜鸟高枝齐和唱

这一段是重复前面旋律。歌词描写了一种在月照光辉之下的欢乐和平的景象,更衬托了这份和平的珍贵。和平是人所共求,但是得到却要付出极大的牺牲,幸得如此光辉的明月,伴我在这明亮的夜晚享受和平。

千里寄相思

中国古人对月的审美追求,其实已经超越了“家国”,上升到更高的“天下”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中国仁人志士的终极追求,其中最终的“平天下”,实际上是一种“天下和平”的理想境界,而艺术化的明月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这种情怀,这样的高级情怀,也远非西方的“人神交织”的宗教情感所能比拟,这份情怀格局之大,可以用一首陈子昂的古诗来表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0 阅读:5

野话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