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是连接胎盘和胎儿的一个特殊管道,外表光滑,由结缔组织、脐静脉、脐动脉组成,简单来说,脐带的作用就是帮忙胎儿在妈妈体内获得一切发育所需的营养。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有脐带,脐带常见于哺乳动物,例如我们饲养的宠物猫、宠物狗。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脐带,例如鸭嘴兽和针鼹,因为它们是卵生哺乳动物,幼崽不是在母体里面直接发育,而是像鸟类一样下蛋孵化。
袋鼠虽然也是胎生哺乳动物,但它们同样没有脐带。袋鼠的胎儿是早产儿,刚刚生下来只有糖豆大小,完全没有生存能力,需要在育儿袋里面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
怀胎十月,生育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往往一个人很难独自完成,需要其他人帮忙。在古代,帮忙接生的人叫做稳婆,以那些有过生育经验的妇女为主,然而当时的医学水平不先进,处理脐带的方法简单粗暴,一般都是用剪刀直接剪断,都不带消毒的,如果恰好家里没有剪刀,就会使用镰刀、菜刀等锋利的物体快刀斩乱麻,至于胎盘怎么处理,就看当地的风俗习惯了。
当前,处理脐带和胎盘的工具就要卫生多了,在使用前都会经过消毒处理,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护士会把脐带剪掉(距离婴儿肚皮2-3厘米),然后把脐带打结,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1周左右会脱落。
动物相比人类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么说吧,动物生育完全就是自个的事情,不仅要忍受生孩子的痛苦,还要时刻提防捕食者偷袭。大多数雄性动物不会负责饲养后代,在交配完成后,第一时间开溜,留下雌性独自抚养后代。
有些哺乳动物在幼崽出生时,会主动咬断脐带,并把胎盘和脐带吃掉。这类动物常见于肉食性哺乳动物,例如猫狗。家养猫狗在快生产的时候通常会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待产,生产完成后,我们往往只看到妈妈和幼崽,这时是不是好奇胎盘和脐带去哪里了,不用好奇,因为已经被幼崽妈妈自己吃掉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刚刚生产完,母体很虚弱,吃了胎盘刚好可以补充体力,二是胎盘不及时清理会污染幼崽的生存环境,胎盘也是肉会遭受苍蝇叮咬等。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猫狗都是这么有经验的,有些新手猫妈狗妈在第一次生孩子时会手足无措,看着幼崽发呆,一脸黑人问号,完全不知道还有咬断脐带的操作,这时它们一般会寻求铲屎官的帮助。
素食性动物就相对佛性一点了,它们不会主动咬断脐带,也不会吃掉胎盘,而是让脐带自行风干、自动脱落。尤其是猴子,母猴子甚至会把脐带当作玩具,时而用力拉扯,时而用嘴巴啃咬,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大猴背着小猴,小猴手握一根干瘪的绳子。
原来,动物是这样解决脐带问题的,奇怪的生物知识又增加了。